《重新注冊:西川譯詩集》為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世紀(jì)北斗詩叢"的"詩"系列之第四種。
西川以詩人著稱,但作為翻譯家,其成就在當(dāng)代亦稱得上高標(biāo)突出,其詩歌翻譯是公認(rèn)的性與詩歌性兼具。本書是西川從前后二十余年的翻譯作品中,精選了五六十余位詩人的詩作,既有葉芝、米沃什這樣的名家,更有一大批此前國內(nèi)聽之甚少,但"必須"介紹進(jìn)來的詩人與作品。這些譯作自可見出西川不同尋常的視野、眼光和語言功力,與其詩歌創(chuàng)作,某種意義上也提供了平行的參照且構(gòu)成了互文關(guān)系。值得一提的是,西川翻譯的詩以這種形式結(jié)集出版,是及時次。
推薦一
詩人西川的首部翻譯詩作自選集,三十年詩歌翻譯集萃。
推薦二
西川以國際性視野與詩人眼光,選擇當(dāng)代活力詩人詩作,以一己之力更新當(dāng)代漢語詩歌語境的世界地圖。有一些名字未必為我們熟悉的詩人,但他們值得被讀到。
推薦三
西川書前撰寫了的長篇《說明》,回顧了個人詩歌翻譯歷程,更對當(dāng)代中國詩歌翻譯現(xiàn)狀進(jìn)行了評述,探討了一些根本性的詩學(xué)問題。
西川 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家、翻譯家,生于1963年。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英文系。現(xiàn)為北京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教授。系2002年美國艾奧瓦大學(xué)國際寫作項目和亞太研究中心訪問學(xué)者、2007年紐約大學(xué)東亞系訪問教授、2009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xué)寫作系奧賴恩訪問藝術(shù)家。著有詩集、詩文集、散文集、隨筆集、論文集、評著、譯著二十余部。曾獲上海《東方早報》"文化中國十年人物大獎2001—2011"。
說明
托爾斯泰花園的蘋果:19501970年代出生詩人十家二十三首
[西班牙-加利西亞語 ]
尤蘭達(dá)`卡斯塔紐 Yolanda Castao 1977
托爾斯泰花園的蘋果
戀人來自南中國
存證
[俄羅斯]
斯坦尼斯拉夫`勒弗斯基 Stanislav Lvovsky 1972
在一家名為"鄉(xiāng)間別墅"的酒吧
看著照片
吵鬧
[斯洛文尼亞]
托內(nèi)`施克亞內(nèi)奇 Tone krjanec 1953
平靜
馬蹄蓮
讓
[斯洛文尼亞]
維羅妮卡`丁亭亞納 Veronika Dintinjana 1977
圣弗朗西斯
麻雀,醫(yī)院窗中所見
[希臘]
阿納斯塔西斯`維斯托尼提斯 Anastassis Vistonitis 1952
歐律狄刻
[馬耳他]
安托萬`卡薩爾 Antoine Cassar 1978
詩歌
鉛
[土耳其-庫爾德語]
白江`瑪突爾 Bejan Matur 1968
青蛙之歌
風(fēng)暴卷走了童年
每個女人都認(rèn)識她自己的樹
[印度-卡納達(dá)語]
瑪姆塔`G.薩迦 Mamta G. Sagar 1966
母親與我
雨
[印度]
維瓦克`納拉亞南 Vivek Narayanan 1972
S先生的侄女
托爾斯泰花園的蘋果:1950—1970年代出生詩人十家二十三首
[西班牙-加利西亞語]尤蘭達(dá)·卡斯塔紐
Yolanda Castao(1977— ),生于西班牙加利西亞的圣地亞哥德貢泊斯黛拉。西班牙語言文學(xué)和傳媒碩士。詩人、專欄作家、加利西亞電視臺某文化節(jié)目主持人。出版過五本詩集,數(shù)次獲獎,參與組織各種詩歌朗誦會和文學(xué)工作坊。致力于詩歌與音樂、表演、舞蹈、視覺藝術(shù)、視聽覺藝術(shù)的結(jié)合。
托爾斯泰花園的蘋果
我
曾驅(qū)車馳行于波斯尼亞的奈瑞特瓦河岸,
曾在丹麥哥本哈根大街的車流人流之中騎車狂奔。
我曾用自己的胳膊親自探索過波斯尼亞薩拉熱窩的彈洞,
曾坐在司機的位置上穿過斯洛文尼亞的邊界,
曾乘雙翼飛機飛掠過加利西亞的貝坦索斯河口。
我曾登上停泊在愛爾蘭海岸邊的渡船出發(fā),
最終在尼加拉瓜湖中的奧梅泰普島登岸。
我將永遠(yuǎn)不會忘記匈牙利布達(dá)佩斯的那家商店,
也不會忘記希臘泰薩里亞省的棉田,
也不會忘記我十七歲時在法國尼斯的一家旅館里度過的一夜。
我的記憶在拉脫維亞的朱馬拉海岸濡濕了它的雙腳,
在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忽有歸家之感。
我
曾差點死在智利利馬的一輛出租車?yán)铮?/p>
曾穿越立陶宛帕克羅吉斯田野的明亮的橙黃,
也曾如寫出《 飄 》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穿過亞特蘭大那條奪走她生命的街道。
我的腳步曾經(jīng)踏在希臘克里特島埃拉弗尼希粉紅色的沙子上;
這腳步也曾踏過紐約布魯克林的一角、布拉格的查理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拉瓦吉街。
我曾橫越沙漠去摩洛哥的埃騷威拉,
曾高掛在尼加拉瓜莽巴丘火山的天空索道上滑行。
我不會忘記我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街邊睡過的一夜,
也不會忘記黑山的奧斯特勞格修道院,也不會忘記希臘邁泰奧拉的石頭。
我曾在比利時根特一個廣場的中心大聲說出一個人的名字,
曾滿懷希望地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經(jīng)過奧什威辛那個下午我永遠(yuǎn)不再是同一個我。
我
曾開車向東一直到黑山的波多戈里察附近,
曾乘雪上摩托車穿行于冰島的瓦特納約寇冰川。
我從不曾像在巴黎圣丹尼斯大道上那般孤獨。
我將永遠(yuǎn)不會再品嘗到希臘科林托葡萄的滋味。
我,有24小時摘下了
托爾斯泰花園的蘋果。
我想回家:
我最愛的
加利西亞的柯茹尼亞的
避難所,
恰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