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縱向、橫向比較、跨學科研究等方法對夫妻財產制、同居、子女撫養、老年人權益保護、遺囑自由等家庭財產法領域的制度設計進行研究,分析了所比較的法律制度的差異與聯系,對我國家庭法相關制度研究向縱深發展、民法典親屬編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樊麗君,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德國波恩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婚姻法與繼承法。近年來,在《法律科學》《比較法研究》《民商法論叢》等刊物發表了一系列德國家庭法研究論文和譯文。如《中德離婚法定理由比較》《論德國法上的兩愿離婚》《德國法定離婚理由研究》《1900年德國離婚法立法背景研究》《21世紀的親子關系法》 《離婚的財產法后果:批判性評析和歐洲前景展望》《歐洲登記伴侶關系和同性婚姻法立法報告》《特留份制度研究》《繼承法對家庭、財產和企業保障的意義》。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參與民政部《婚姻登記工作規范》《中國公民收養登記辦法》等法規論證工作。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中譯版譯者序
及時章 大法官的主題演講
離婚的財產后果:英格蘭與歐洲其他地區比較
一、前言
二、發展史
三、存在的問題
四、解決問題的途徑
五、國內法律改革
六、案件移送
七、穆爾訴穆爾案
八、艾格拜吉訴艾格拜吉案
九、法律適用與案件移送
十、結論
第二章 歐洲夫妻財產法
歐洲夫妻財產制
一、夫妻之間的財產關系: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解決方法方面的差異
二、法定夫妻財產制
三、約定財產制
四、比較與展望
歐洲家庭法協會在夫妻財產關系領域的初步研究結果
一、緒論
二、初步成果
三、歐洲及國際現行法律體系
四、指導原則
五、跨國關系
六、其他議案與歐洲家庭法委員會
七、關鍵性選擇及其考量
八、結構
九、概念
十、結論
第三章 家事契約——自治權問題
歐洲視野中的家庭法契約
一、序言
二、當事人自治權與離婚后果——共性與差異
三、自治權及其邊界:學術界的不同觀點
四、結論
婚姻財產約定與英格蘭—威爾士法律委員會的工作
一、序言
二、法律委員會的婚姻財產協議項目
三、現行法律
四、婚姻財產協議:英格蘭、威爾士的現行法律
五、婚姻財產協議:改革的立法模式選擇
六、結論
同居義務:身份與契約的較量
一、同居和家庭財產法:傳統與機遇
二、新的管理制度:我們應該如何抉擇?
三、結語
第四章 法律對老年人權益的保護
《德國民法典》有關生前預囑的規定
一、前言
二、老年人醫療保護
三、德國有關生前預囑的規定
四、私法自治與國家強制的平衡
五、結論
論老年人的保護及國家的作用——以家庭法為視角
一、家庭的概念、角色及功能的演變
二、與老年人保護相關的克羅地亞法
三、人權保護重要領域內的老年人監護、扶養以及免于
家庭暴力
四、監護
五、扶養
六、保護家庭成員遠離家庭暴力
七、結論
民法視閾內的老年人非機構養老——法國與德國住房公共服務與
成人托管比較法研究
一、前言
二、帶配套服務的老年人專業住房
三、成人托管
四、比較研究的結論
照顧契約:老年人照顧安排
一、引言
二、家庭住房換取長期照顧
三、將老年人照顧安排作為一個獨立的課題
四、結語
第五章 遺囑自由與家庭成員權利的保護
利益均衡視角下的遺囑自由
一、引言
二、挪威繼承法下的利益平衡
三、結論
英格蘭—威爾士及愛爾蘭的遺囑自由與照顧父母的成年子女
一、序言
二、繼承法的目標
三、在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家庭經濟補助與提供照顧的子女
四、結語與法律發展空間
第六章 子女的撫養
子女撫養費與親子交往之間的聯系
一、引言
二、一些歐洲法律制度中子女撫養費和交往之間的(非)關聯
三、跨學科研究的成果
四、結論
中歐國家父母對子女的撫養費義務,究竟是通往地獄的路還是
通往天堂的階梯?
一、概論
二、蘇聯法已經成為家庭法新的立法模式(1945—1963年)
三、發展與變遷(1963—1989年)
四、過渡時期后的家庭法(1990—2010年)
五、我們在走向天堂還是地獄?
協調和統一: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兒童撫養法律比較
一、序言
二、歷史背景
三、子女撫養法
四、結論
第七章 國際私法家事法的統一
歐洲國際私法的統一:會是成功故事嗎?
一、引言
二、復雜性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嗎?
三、歐洲國際私法與各國實體法以及程序法的關系
四、國際私法的統一以及法律的多樣性
五、結語
國際繼承法的歐洲一體化
一、歐洲繼承項目
二、三個普遍問題
三、未來歐洲繼承法的范圍
四、特殊問題
五、相鄰沖突法的互動
歐盟繼承條例:準據法選擇與家庭成員保護
一、前言
二、準據法確認的一般規則
三、準據法的選擇
四、結語
歐洲兒童撫養費的國際追索
一、序言
二、《新海牙兒童撫養公約》
三、2009年特別委員會議
四、《歐盟撫養法》的執行
五、《歐盟撫養法》與《新海牙兒童撫養公約》的關系
六、結論
第八章 結語
論歐洲家庭法的未來
一、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
二、共同面臨的社會與法律政策挑戰
三、婚姻財產與扶養:相互聯系還是相互獨立?
四、特殊的家庭問題:家庭住所
五、自治權范圍
六、國際私法
七、結論及未來之路
譯后記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法學法律界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著力實現中國法學會作為國家法治建設領域核心智庫的發展目標,為專家學者開展法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提供支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中國法學會特決定設立后期資助項目,對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價值的法學研究成果予以后期資助,納入"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文叢"出版。2015年下半年后期資助項目經由21人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評審,14項申報成果獲得立項,現予以統一出版。今后每年我們將評選確定一定數量的后期資助項目并予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