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并幾乎是每一個大公司的實現規模化經營、超常規發展的必經之路。為迎接"入世"的挑戰,我國的企業正經歷著一場劇烈的、以企業合并為基本特征的組織結構變遷。應當看到,企業合并在結合并當事方企業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對合并當事方企業所處的市場結構帶來了長期性的影響,這些影響方可能會導致市場競爭的顯著下降和消費者福利的減少,因而如何在促進企業合并的同時,對企業合并進行必要的規制便是一國反壟斷部門的主要任務之一。
本書系統地比較了歐盟、美國企業合并規制制度在市場界定、實體分析、實體標準的效率化和程序規范四個方面的共性和差異,進而對企業合并規制制度的一般性原理和規則進行了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立我國的企業合并規制制度進行了探討。
前言
及時章 導論
及時節 企業合并規制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歐盟企業合并規制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美國企業合并規制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企業合并中的市場界定
及時節 競爭法上的市場
第二節 企業合并規制中的市場
第三節 企業合并規制中產品市場界定
第四節 企業合并規制中地理市場的界定
第三章 企業合并規制中的實體評價
及時節 企業合并規制實體分析框架
第二節 歐盟的支配標準和美國的實質減少競爭標準
第三節 寡頭市場上的合并問題
第四節 資產剝離
第四章 企業合并規制實體標準的效率化轉向
及時節 美國企業合并規制的實體標準
第二節 歐盟合并規制中的效率
第三節 歐盟與美國實體標準效率化的差異:案例法的角度
第四節 美國、歐盟企業合并規制實體標準
第五章 企業合并規制中的程序問題
及時節 兩種不同的的程序模式:行政主導型模式和法院中心型模式
第二節 企業合并規制中的程序規范
第三節 合同規制的域外效力和國際合作
第六章 我國企業合并規制問題探討
及時節 制定和完善我國企業合同規制制度的總體設想
第二節 我國企業合并規制的實體規范
第三節 我國企業合并規制的程序規范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衛新江,男,1969年3月出生,安徽涇縣人。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法學博士;荷蘭商學院訪問學者,英國伯明翰大學法學碩士。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現在武漢大學商學院、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海牙國際法學院從事學術研究,并在歐盟委員會競爭總司金融服務處從事競爭法實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