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之后,掀起了全民讀詩詞熱潮。中國古典詩詞是詩人所有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的蓄積和精華,本書不但像《中國詩詞大會》一樣,呈現(xiàn)了近百首耳熟能詳?shù)墓诺湓娫~的智慧和韻味,更是沿用戀戀中國風浪漫和唯美的文筆對每首詩詞進行了解讀,不但可以理解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更多的是對詩意和詩中那段歲月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1. “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掀起了全民讀書清流,哲思圖書緊貼閱讀潮流,全力打造“哲散文”系列圖書,將古典詩詞和唯美浪漫的散文化語言解讀相結(jié)合,重磅推出的古詩詞讀本;
2. 唐詩之韻,或痛徹心扉,或曾經(jīng)滄海,或振奮人心,或凄涼滄桑,絕倫美奐,久而彌篤;
宋詞之美,煮雨烹茶,望山聽花,寫下無盡人生況味,一曲既絕,任誰傾聽。《中國詩詞大會》題庫全篇目收錄,共沐詩詞之美,同享詩詞之趣;
3. 與現(xiàn)行中小學通用《語文》課本接軌,是中小學生復習和備考的常備書;
4.從前,鴻雁傳書,首句必是見字如面;從前,物,總要附一簡句,或手抄一句詩詞;
寫寫字、讀讀詩,不過是,不想不經(jīng)意間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結(jié)合網(wǎng)上比較熱的讀詩及手抄詩詞活動,《為你讀詩詞》每篇古詩詞后邊都附有古風字帖,打造能讀能背能抄寫的手賬式私人專屬抄錄書,讓 人能一邊閱讀故事,一邊記錄心情;
5. 哲思家族10萬 自媒體全線熱推,連續(xù)三個月新書重點宣傳。
《哲思》是共青團河南省委主辦的青年勵志雜志,它告別說教,強調(diào)深入淺出,力求通過故事的趣味和智慧來傳達背后的深意;它希望找到一種長久的精神力量,通過這本雜志,傳遞給未來那些經(jīng)過歷史考驗的寶貴的價值觀和信仰,致力于潛移默化培養(yǎng)和影響新一代積極、健康、豁達、平靜、真實的成長和生活。
及時章: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白/峨眉山月歌
柳宗元/江雪
張九齡/望月懷遠
張九齡/感遇十二首• 其一
宋之問/渡漢江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林逋/山園小梅
杜牧/遣懷
王昌齡/閨怨
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
白居易/問劉十九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崔護/題都城南莊
蘇軾/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蘇軾/蝶戀花•春景
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怨王孫•春暮
李清照/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
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納蘭性德/木蘭辭•擬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容若/金縷曲•贈梁汾
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趙佶/在北題壁
蘇軾/次荊公韻四絕
第二章:多情卻似總無情
蘇武/留別妻
李延年/佳人歌
潘岳/悼亡詩
薛濤/十離詩•筆離手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元稹/寄贈薛濤
杜牧/贈別二首•其二
韓翃/章臺柳
韓翃/寒食
江采蘋/謝賜珍珠
顧況/無題
李商隱/燕臺詩
武則天/如意娘
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李益/寫情
張玉娘/山之高
嚴蕊/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
汪元量/長相思•越上寄雪江
林逋/相思令•吳山青
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樂婉/卜算子•答施
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張耒/風流子•木葉亭皋下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梅堯臣/悼亡三首•其一
管道升/我儂詞
徐燦/永遇樂•病中
蔣坦/秋燈瑣憶
蔣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納蘭容若/夢江南•昏鴉盡
納蘭容若/南鄉(xiāng)子•煙暖雨初收
納蘭容若/南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第三章:一年好景君須記
佚名/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南朝民歌/西洲曲
佚名/詩經(jīng)•陳風•月出
佚名/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無名氏/樂府詩集•越人歌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維/鳥鳴澗
王維/相思
司空圖/獨坐
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白居易/秋雨夜眠》
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德誠/頌釣者
蘇軾/花影
蘇軾/贈劉景文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謝枋得/武夷山中
蔣捷/虞美人•聽雨
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周邦彥/訴衷情•山林杏子落金盤
蘇軾/行香子•述懷
顯忠/白云莊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詩中意]
“永貞革新”失敗,先驅(qū)者柳宗元被貶謫到遙遠的邵陽,接著進一步被貶謫到更遙遠的永州。與他一同被貶的還有劉禹錫等七人,這就是歷史上令人扼腕嘆息的“八司馬事件”。
禍不單行,柳宗元被貶的同一年,他的結(jié)發(fā)妻子楊氏因難產(chǎn)而死,去永州的途中,他的母親也撒手人寰。他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失魂落魄地來到了永州,開始了長達十年孤獨寂寞的貶謫生涯。
唐朝時的永州就是一個還未開墾的蠻荒之地。初來乍到的柳宗元非常失望,起初的一段時間,他無心打理政事,整天寄情山水,借以排遣心中郁積的苦悶。
入冬的及時場雪,勾起了柳宗元對長安,對親人的懷念,他穿過幽深的巷子,來到一條叫瀟水的河邊,佇立橋頭賞雪,忍不住吟了此詩。
柳宗元口頭作完這首《江雪》,想再看一眼獨釣寒江雪的老翁,然而,老翁早已不見蹤影。這時候,柳宗元才明白,一切只不過是他的幻覺。
如果沒有《江雪》,柳宗元的孤獨形象是模糊的,有了《江雪》,柳宗元的孤獨形象就是“獨釣寒江雪”的漁翁形象了。冰天雪地里,柳宗元不是在釣魚,他是在釣一種叫孤獨的境界。這種境界,沒有人能夠理解,只有他一個人深知其中的滋味。
第二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因為那首《江雪》給了他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也因為永州的山水撫慰了他受傷的心靈,柳宗元開始以一種出世的心態(tài)來看待他所遭遇的所有不幸。一陣深刻的反思之后,柳宗元又找回了年輕時意氣風發(fā)、激情四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