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娜·博翰楠、赫伯特·霍溫坎普著的《創造無羈限--促進創新中的自由與競爭》以如何有效地綜合運用知識產權和競爭法促進創新為主線,以創新為視角反思了這兩個法律領域的多個具體制度,對于知識產壑法提出了很多有見地的改革見解,并對反壟斷法如何針對新時期的新問題進行調整提出了有益的建議。例如,為知識產權侵權請求設置損害要件,按照促進創新激勵的目的解釋知識產權法模糊不清的條文;倡導反壟斷法多關注促進創新和限制創新行為;澄靖知識產權濫用法則的關切對象;正確理解創新密集型市場上知識產權協作和縱向限制具有的積極意義,并在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適用過程中加以考慮。本書是從這個角度進行論述的本理論專著,而兩位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夫妻關系也促成它成功融合了反壟斷法和知識產權法這兩個都相當復雜的法律領域。本書是在作者極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上提煉出的理論論述,可謂是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具有參考價值和啟發意義。本書在英語世界有影響力,并得到美國聯邦高法院和聯邦巡回區上訴法院的引證。
克里斯蒂娜·博翰楠,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學院法學教授。1994年畢業于佛羅里達大學,獲環境學學士學位。1997年以年級第yi名的成績獲得佛羅里達大學法學院法律博士(J.D.)學位。博翰楠教授講授侵權法、版權法、沖突法、憲法、知識產權研討班等課程,她的研究成果集中于知識產權、憲法第yi修正案和競爭法方面,在多個法學雜志上發表高質量論文多篇。2013年獲得美國律師協會頒發的Mark T. Banner杰出知識產權獎,是shou個獲此全國性大獎的學術界人士。 赫伯特·霍溫坎普,美國愛荷華大學Ben V. & Dorothy Willie法學和歷史學教授。先后獲得文學學士(1969年)、文學碩士(1971年)、博士(1976年)和法律博士(J.D.)學位(1978年)。霍溫坎普教授筆耕不綴、著作等身,發表有100余篇學術論文、50余篇雜文和書評、多部專著。其著述涉及歷史學、宗教、經濟學、政治學、法理學、憲法學、財產法、侵權法、競爭法、知識產權法等多個方面。2008年美國司法部授予霍溫坎普教授"約翰·謝爾曼獎",以表彰他在競爭法領域取得的成就?;魷乜财战淌谑悄壳懊绹C率zui高的反壟斷法學者。 蘭磊,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競爭法,以及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交叉學科。先后獲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2011~2012年以中美富布賴特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學院進行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交叉研究,美方導師是赫伯特·霍溫坎普教授。出版有《英美報刊核心商務術語釋義》《商務英語常用術語釋義》《英文判例閱讀詳解》《反壟斷法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合著);參與《反壟斷法經典判例選讀——禁止壟斷性協議》的寫作;參與《商事合同通則》2004版和2010版(張玉卿主編)的翻譯和譯文審校工作。在《華東政法大學學報》《東方法學》《商務》《價格理論與實踐》等核心期刊多篇。曾在英國富而德律師事務所任法律翻譯、《財富》(中文版)兼職翻譯。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章 知識產權密集型市場上的競爭政策
第二章 互補關系和網絡關系
第三章 損害概念的重要意義
第四章 創新、競爭與專利制度
第五章 提升專利的社會價值
第六章 版權的監管俘獲問題及其影響
第七章 一個版權損害理論
第八章 重塑版權:違憲審查與制定法解釋
第九章 限制創新行為
第十章 知識產權濫用
第十一章 創新和排斥效應
第十二章 創新公地
第十三章 售后限制
后記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