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寫給年輕人的“野心修煉手冊”。本書告訴你:不要糾結,自我成長不必在乎別人的嘲諷和否定。那些奮斗之后為自己贏得的自給自足,不應成為不思進取的借口。你所謂的“知足常樂”,其實源于“得過且過”。野心是渴望實現(xiàn)人生大飛躍,大膽進取之雄心。這世上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那么,這個人為什么不能是你?
●知名暢銷書作者傾力所作。
●你和你想要的生活,只差一個覺醒意識。
●現(xiàn)在平凡不算什么,可怕的是你還在為此找各種借口。
●81個關鍵詞句,81個人生啟動按鈕,直接助推自我人生提升。
●人生之平凡,不是要平庸。人生之低調(diào),不是要低配。
天 宇
知名圖書策劃人
市場營銷學家
傳統(tǒng)文化踐行者、推動者
北師大心理學系研究生畢業(yè),魯迅文學院作家班結業(yè)。
曾出版過數(shù)本散文集和詩集,多次榮獲文學大獎。2001年從純文學創(chuàng)作轉向商業(yè)文學創(chuàng)作。
原創(chuàng)著作《一分鐘說服》《如何贏得顧客的心》《搜索張朝陽》等長期雄踞暢銷書排行榜。
序言
1 生命的意義——做人遠比做工作更重要
2 生涯規(guī)劃——為自己的成功劃出一張藍圖
3 價值觀——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4 準備——做最充分的準備好的結果
5 定位——找到更要找好自己的位置
6 夢想——沒有夢想的人與成功絕緣
7 目標——成功就是目標的達成,其它都是這句話的注解
8 改變——要讓事情變得列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9 閱讀——永遠做一件事就是增加自己的價值
10 思考——思考致富
11 改正缺點——改正缺點比發(fā)揚優(yōu)點更重要
12 有幅癡障的面孔——大智若愚又何妨
13 企圖心——成功需一個燃燒的渴望
14 外表——形象決定成敗
15 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一切
16 行動——杜絕拖廷
17 使命感——人生需要使命感
18 自我反省——檢討是成功之父
19 勤奮——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努力
20 光明思維——過去不等于未來
......
1.生命的意義——做人遠比做工作更重要
世界潛能大師吉米 羅恩說:“我成了什么人,而不是我得到了什么,做人比做工作更重要。”
一個人的生命意義主要體現(xiàn)于兩點:
1.你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2.你要為別人做什么事。
我非常認同這種觀點,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外在的,只有自己的內(nèi)心才是內(nèi)在的。一般而言,一個人成為了什么人,那么他就會擁有什么樣的朋友,擁有什么樣的事業(yè)。這就是相似定律。我相信,一個人只要把人做對了,那么,他的世界就對了。一個人如果做人不成功,那么他是無法把事情做成功的。我們常說,做學問有博士,做人沒有博士。做事業(yè)有專家,做人沒有專家。意思是:
1.做人沒有境界。沒有好,只有更好。
2.比較而言,做人比做事難。
當你具備了成為千萬富翁的條件的時候,你才會吸引到千萬財富。
你成為什么人遠比你得到了什么更為重要。因為你成為了什么人,你才會得到什么東西。得到和成為是相輔相成的。你成為什么人直接影響到你得到了什么。你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正是由于變成今天的你這樣一個人而得到的必然結果。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要擁有比你得到的更多,你就要變得比現(xiàn)在的你更。除非你改變現(xiàn)今的你,否則你所擁有的就不會發(fā)生變化。
一個人的收入永遠不會超過他個人的能力。即使有時你的收入會有僥幸的提高,但是如果你沒有掌握與其相適應的能力,你的收入還是會回到原有的水平。
有人送給你1000萬美元,如果你沒有提高自己的水平,使自己具有1000萬美元的能力。那么你是守不住這1000萬美元的。因為你的思維,你的格局對1000萬美元這個概念缺乏想象。一個世界超級富豪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錢都聚集起來,平均分給每個人,過不了多久,它們又會回到原來主人的口袋里去。”
不通過自身發(fā)展取得的成就是難以保持的,這是一條鐵律,自然法則。
所以,任何一位已經(jīng)成功、正在成功,抑或是想要成功的人,在踏上成功之道之前,及時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明確自己的生命意義。問自己這一輩子到底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到底要擁有一個什么樣的人生,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是什么。
因為這一切如果沒有回答清楚,或是弄明白。那么當你船到江心的時候,你會后悔,你會價值觀錯亂,你會迷失方向,你會迷失自我。
泰國總理川 立派86歲的老母親川梅,是一個擺食品攤的小販。她在曼谷的一家市場內(nèi)擺攤賣蝦仁豆腐、豆餅、面餅。
她兒子川 立派當總理的及時天,就有人問她:“您兒子當總理了,您還用得著擺攤嗎?您不覺得丟兒子的臉嗎?”
她說:“兒子當總理,那是兒子的工作,那是兒子有出息,我擺地攤,那是我的工作,兩者并沒有什么矛盾。我不覺得有什么丟人的,我很喜歡擺攤,在這兒,能見到很多的老朋友。我較高興的事,就是看到兒子下班回家后狼吞虎咽地吃我親手做的豆腐。”
泰國的媒體稱贊說:“一個來自平民階層的平凡母親,教育出一名以其誠實正直而受人尊敬的總理。”川梅在面對記者時謙遜地表示:“我其實沒有做什么,我只不過在他小時候教導他做人必須誠實、勤勞和謙虛,我只是讓他明白,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