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收錄的12個判例是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由美國聯邦法院作出的環境訴訟經典判例,幾乎涵蓋了美國環境法的各個領域。本書是國內及時次系統地介紹美國聯押法院環境法經典判例的著作。為了便于讀者了解這些判例,編譯者在每章的判例前對該判例涉及的法律作了簡要的介紹,并且在本書的及時章介紹了閱讀本書所需的一些背景知識。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于:它不僅詳細地介紹了每個判例的法院意見,同時也忠實地記錄了某些法官的部分贊成、部分反對意見以及某些法官的反對意見。這種載明各種意見及其交鋒的判決書顯然更接近法律分析的本質,更接近法庭上唇槍舌劍的交鋒,更能夠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到熱血沸騰、充滿想象,宛如置身于法庭現場一般。
本書適合于高等法學院校師生、法律職業者、政府官員以及熱心于環境公益事業的人士閱讀,也可供高等法學院校案例教學課程使用。
本書共包含12個判例,幾乎都是美國聯邦法院的經典判例。其中一個有關訴訟資格的判例,3個有關國家環境政策法的判例,2個有關清潔空氣法的判例,一個有關土地利用法的判例,一個有關危險廢物法的判例。這些判例當中既包含了某些法官部分贊成、部分反對的意見,還包含了某些法官的反對意見。它幾乎涵蓋了美國現行主要環境立法的各個領域,從中也可以大致領略到美國各單項環境法律規范的輪廓。
汪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及時章 導讀
及時節 美國環境法概要
第二節 美國法院制度概述
第三節 本書判例和制定法出處的標注格式
第四節 本書的名詞解釋
第二章 有關訴訟資格的法律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環境公民訴訟與訴訟資格
第二節 塞拉俱樂部訴內政部長莫頓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72年) ——環保團體的訴訟資格以及自然物的訴訟資格
第三章 《國家環境政策法》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國家環境政策法》
第二節 卡爾弗特·克利夫協調委員會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案
(美國上訴法院哥倫比亞特區巡回法院,1971年)——政府部門在決策時必須考慮環境因素
第三節 佛蒙特州美國佬核電站公司訴自然資源保衛委員會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78年)——部門在規則制定程序中的自由裁量權
第四節 斯特賴克海灣居民委員會訴卡倫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80年)——NEPA是否僅僅要求部門在決策時"考慮到"環境后果
第四章 1973年《瀕危物種法》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1973年《瀕危物種法》
第二節 田納西流域管理局訴希爾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78年)——即將完工的大壩和新近發現的小魚,孰輕孰重
第三節 格蘭德河鰷魚訴美國墾務局局長約翰·w·基斯案
(美國上訴法院第十巡回法院,2003年)——為了遵守ESA,部門是否可以單方面修改合同
第五章 《清潔空氣法》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清潔空氣法》
第二節 塞拉俱樂部等訴拉克爾肖斯案
(哥倫比亞特區美國聯邦地區法院,1972年)——禁令救濟的標準
第三節 聯合電力公司訴聯邦環境保護局等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76年)——達到一級空氣質量標準無需考慮經濟與技術是否可行
第四節 美國雪弗龍公司訴自然資源保衛委員會等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84年)——"泡泡政策"是否是對《清潔空氣法》的合理解釋
第六章 《聯邦水污染控制法》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聯邦水污染控制法》
第二節 自然資源保衛委員會訴道格拉斯·M.科斯特爾案
(美國上訴法院哥倫比亞特區巡回法院,1977年)——州作為未被指定的區域的規劃部門的責任
第七章 《超級基金法》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超級基金法》
第二節 紐約州訴海濱房地產公司和唐納德·利奧格蘭德案
(美國上訴法院第二巡回法院,1985年)——土地買受人對于先前存在于土地上的危險廢物的清除責任
第八章 對私人土地使用權的管制及其經典判例
及時節 對私人土地使用權的管制
第二節 戴維·H·盧卡斯訴南卡羅萊納州海岸委員會案
(美國聯邦較高法院,1992年)——減少或消滅土地的經濟價值的管制是否構成"征用"
本書英語姓名譯名表
本書英語地名譯名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