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無數英雄于此為自己的國家奉獻最寶貴的青春。這是一個流動的舞臺,情與愛不斷描繪出一幅幅壯懷激烈的畫卷。這是一個有著逾百年歷史的看臺,鮮花和掌聲、歡笑和淚水交織出數十億人渴望勝利的心聲。
奧林匹克,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名字,你從古希臘神話中走來,你就像是宙斯手上的耐克女神,默默而深情地注視著這個偉大星球歷史的更替、地理的變遷、科技的進步、文明的復興……你蘊涵了太多太多的悲歡,太多太多的渴望……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008年,全中國人都在對北京奧運翹首以盼。在那幸福的時刻即將來臨之際,我們除了準備欣喜和狂歡,也很有必要回顧一下奧運的歷史,它記載著一次次的夢想、一次次的超越、一次次的輝煌…… 本書的故事涉及奧運精彩創意、奧運趣聞軼事、奧運致富商機和奧運崇高精神,為您展現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奧林匹克舞臺。
繆晨,1976年生,自由職業者。曾就職于日本阿洛卡、德國費森尤斯、瑞典阿斯特拉公司,著有《誰敢動我的奶酪》、《膽商:成功的及時資本》等書。
引子
及時編 奧運精彩創意
第二編 奧運趣聞軼事
第三編 奧運致富商機
第四編 奧運崇高精神
及時編 奧運精彩創意
萬國舞臺
1918年1 1月,持續4年的及時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此次大戰導致了至少1 000萬人失去生命。奧運會也因此中斷了一屆。1918年,國際奧委會決定由比利時港口城市安特衛普承辦第7屆奧運會。
安特衛普早在1460年就成了歐洲的商業城市,它是北歐重要的商業和交通中心。而且,它還是著名的"鉆石之都"。但由于在"一戰"中受到德國的入侵,在"一戰"結束時,安特衛普港的吞吐量比戰前下降了80%。盡管如此,安特衛普還是對第7屆奧運會給予了極大的熱情。在與奧運會相關的藝術設計工作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本屆奧運會有一張制作十分精美的宣傳畫,系由馬爾達·馮·庫克(Mapta van Kuyck)設計。畫中是一位擲鐵餅人,其皮膚看上去具有光澤和彈性,肌肉勻稱發達,肩膀略有傾斜,看上去富有動態。很明顯,作者的設計內涵是想表明體育能夠強健人的體魅。
此宣傳畫與第5屆奧運會的宣傳畫比較類似,但與其不同的是,設計者別具匠心地將背景中的各國國旗設計成了一個自上而下環繞運動者的"帷幕"。當帷幕徐徐拉開時,人們就看見了運動者的身影。這象征著奧運會給予世界各國運動員一個全球性平等競爭的大舞臺。
此宣傳畫的擲鐵餅者,還被比利時政府制作成了郵票發行。郵票采用附捐式發行,分有齒、無齒兩種;郵資中的附捐金額用于慰問及時次世界大戰中的受難者家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