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影響的佛教高僧,受日本胡廷的邀請,他不惜生命,赴日弘法。用十二年的時間六次東瘦。鑒真到日本后不僅傳授戒律,弘揚佛法,建造了日本歷史上及時座律宗寺院——唐招提寺,而且為日本人民傳醫送藥,將唐代先進的文化帶到日本,為日本的佛教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被日本人民譽為"日本律宗的祖師"及"日本文化的恩人"。本書充分利用日本真人元開所著《唐大和上東征傳》及散見于國內外的一些文獻資料,并借鑒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對鑒真的生平行跡尤其是六次東渡的歷程、鑒真佛教思想的傳承、鑒真在日本的佛事活動、鑒真對日本佛教的貢獻、鑒真在日本的文化建樹及成就,以及《唐大和上東征傳》的成書、流傳及價值等都做了比較的分析研究,并對鑒真東渡的思想意蘊以及鑒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及影響等做了探討。
郝潤華,女,1964年生,甘肅武成人。文學博士。曾赴日本奈良女子大學留學。現為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李益詩歌集評》、《與詩史互證方法》等。
引 言
及時章 鑒真成長的時代與歷程
及時節 盛唐政治與佛教文化的興盛
一 盛唐時期的政治文化氣象
二 唐代的佛教文化
三 鑒真的出生地——揚州
第二節 從南山弟子到律學大師
一 受戒于道岸律師
二 弘法于江淮之間
第二章 鑒真東渡的文化背景及原因
及時節 中日文化交流的盛況
一 唐王朝與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
二 佛教在日本的傳播
三 日本朝廷的宗教需求
第二節 東渡的原因與動機
一 日本高僧的邀請
二 國內的佛道之爭
三 域外弘法的高遠志向
第三章 鑒真六次東渡的經過
及時節 五次東渡
一 發愿東渡及其準備工作
二 九死一生的東渡歷程
第二節 東渡成功
一 弘法之心不屈不撓
二 歷盡艱險到達日本
第四章 鑒真在日本的文化事業
及時節 鑒真的佛事活動
一 奈良時期的日本佛教
二 鑒真在日本的傳教活動
三 日方對鑒真弘法的態度
第二節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 精心建造唐招提寺
二 傳播華夏文化藝術
三 對日本醫藥學的貢獻
第五章 鑒真佛學思想的承傳及其成就
及時節 鑒真佛學思想的承傳
一 戒律與唐代律宗的形成
二 鑒真的律宗傳承及思想
三 鑒真與天臺宗
第二節 開創日本佛教的新局面
一 日本律宗的祖師
二 對日本天臺宗與密宗的貢獻
第六章 鑒真思想行為的地位與影響
及時節 鑒真東渡事跡的記載與流傳
一 《唐大和上東征傳》的成書過程
二 《唐大和上東征傳》的文本價值
三 《唐大和上東征傳》的版本流傳
第二節 鑒真東渡弘法的文化意蘊
一 東渡的思想意義
二 中日人民的緬懷與紀念
索 引
人名索引
詞語索引
文獻索引
附 錄
鑒真簡譜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