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學術文化名著:辯士與游俠》析論東周時代士(文)與俠(武)的興起,全書分六章:古代的僧侶與奴隸、封建束縛下之貴族與農奴、封建束縛之解體、辯士的活躍、游俠的行徑、辯士游俠之潛伏再興與轉變。書中引用了許多見于《史記》的著名戰國故事,參以戰國時諸子中的文字,讀者可由此了解其時有關辯士與游俠的風氣。
陶希圣對于西洋封建制度并未給一個徹底的解說,因之對于中國封建制度的解說也稍失之于空泛籠統,到了后來,陶先生大概感覺這問題太廣大,應從專題研究人手。又作了《西漢經濟史》、《辯士與游俠》等書……
——齊思和
由于20世紀初的新史學觀念大力倡導打破傳統政治史狹窄的研究領域,將更多的目光投放于民眾的生活史,帶動了一場『眼光向下』的學術革命,對民眾的社會生活的多角度研究,也同樣是社會史研究的可貴成果。……這個領域中的……重要著作如李長傅的《南洋華僑史》(暨南大學南洋文化事業部,1929),陶希圣的《辯士與游俠》(商務印書館,1931),孫曜的《春秋時代之士族》(中華書局,1931)……等等,不勝枚舉。
——趙世瑜、鄧慶平
及時章 古代的僧侶與奴隸
一 序論
二 奴隸與僧侶及貴族
三 僧侶之衰落
第二章 封建束縛下之貴族與農奴
一 貴族的發達及其游閑
二 農奴的固定及其貧苦
三 知識與教育之獨占
第三章 封建束縛之解體
一 貴族衰落及中間階級的抬頭
二 都市發達與商人階級
三 自由地主與富農之發達
四 游民無產階級之發生——對游士游民的評論
第四章 辯士的活躍
一 都市中的地主
二 國際外交與游說家
三 遠征軍事與新軍人
四 游士與政權之爭奪
五 游士處世之種種相
六 游士生活與貴族官僚
第五章 游俠的行徑
一 游民活動的本質
二 獨立的英勇行為——刺客
三 集團的活動方式
四 藏亡納死與豪家
第六章 辯士游俠之潛伏再興與轉變
一 集權國家與游士游俠
二 游士的再興及其鎮伏
三 游俠的威權及其轉變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