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又稱為《詩》和《詩三百》,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按用途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謠,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宮廷正樂,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頌”是周天子和諸侯用以祭祀宗廟的舞樂,有四十首。
《詩經》對后代詩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詩經》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西周、東周、東周春秋中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其中有些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師,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主要思想主張:“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禮”(以禮治理國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世界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
國風 周南
國風 召南
國風 邶風
國風 鄘風
國風 衛風
國風 王風
國風 鄭風
國風 齊風
國風 魏風
國風 唐風
國風 秦風
國風 陳風
國風 檜風
國風 曹風
國風 豳風
……
國風 周南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國風 秦風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古代的書,只有一部《詩經》可算得是中國古的史料,《詩經》中所說的國政、民情、風俗、思想,一一都有史料的價值。
——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