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現象》是一本很杰出的人的杰作。作者德日進是一位耶穌會神父,同時也是一位的古生物學家。在這書中他實現了三重的綜合――物質、物理的世界與心智、精神的世界的綜合;過去和未來的綜合;以及復雜眾多的和統一單獨的相綜合。他認為,宇宙的歷史是一部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的歷史:物質不斷復雜,意識不斷強大,從物質現象發展到生命現象,終出現人以及人的思想――人的現象。
1)堪與達爾文思想相提并論的進化理論
德日進從考古發現出發,大膽的提出關于宇宙、生物、人類、精神逐層進化的觀點。他認為世界是進化的,從物質到生命,再到人類和精神,將走向上帝之中的統一,即俄梅戛點(omega),某種意義上宣揚生命向宇宙蔓延的失控作者kk,,預言奇點到來的庫茲韋爾都可以看做是德日進思想的繼承者。
2)關于人的未來的預言
對于生命的未來,德日進認為“宇宙的歷史就是―部進化的歷史。進化本身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種不可逆的向上運動。”沒有正向演化,生命只能得到擴展;由于正向演化,生命就有了不可戰勝的升華運動”。德日進不反對外部影響的作用,但認為物體的內在動力才是物體直向演化的主要動力。宇宙一直是依靠自己的內在力量而逐漸進化的,結構復雜性與意識并進的規律就是直向演化的有力證據。”
德日進(1881―1955)生于法國。20世紀頗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曾在中國從事考古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是“北京猿人”的發現者之一。從考古發現出發,他大膽提出關于宇宙、生物、人類、精神逐層進化的論點,發展出一整套進化論的宇宙觀和人類觀。他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整體,而且是一個正在創生的有機體;它不惟演化成生物、有意識的生物、有心智的人,且仍繼續朝精神方向在演化。這種見解,使他在世時飽受批評,也使他逝世后成為當代先知性的人物。德日進的所有著作已收入《德日進全集》,其中《人的現象》和《人的未來》是體現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譯者簡介:
范一,福建長汀人。教授、碩士生導師。歷任福建師范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比較文學碩士生導師。為福建省社會科學院聯合會理事,福建省外國文學會副會長,福建省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福建外語》副主編。曾參與翻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德國近代文學史》等10余部著作,一百余萬字。
譯者序
至讀者
序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后記
我們在講過年輕地球的種種生成力量之后,可能會覺得(這一點可以從本章標題看出),自然界里不存在標志著生命開端的界限。礦物世界和生命世界,假如我們草率地以它們的極端形式,運用我們人類的普通尺度來看待它們的話,它們便形同兩個對立的東西。但如果我們迫使自己通過空間分析,或者通過時間推移(兩者的結果都一樣)的方法運用微觀的甚至無限小物質的尺度,它們則是一種統一的、逐漸向四面擴散的物質。
在這樣的深度豈不是所有差異都消失了么?正如我們早已知道的,在單細胞生物水平上,動物和植物之間沒有比較明確的界限。在很大的分子化合物水平上,“活的”原生質和“死的”蛋白質之間的某種界線也日漸消失(這一點下面還將講到)。人們仍把這些未加分類的物質稱作無生命的……可是,我們不是同意這樣一個論斷么:假如它們里面不是已經具有某種發育不全的心理,那它們就不可了解了?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的。通過現實試驗確定生命或某個其他已知數的零時間,現在看來還不可能(以前我們曾認為這是可能的)。從試驗和現象的角度看,這個宇宙和它的每個部分有的只是持續時間,而且這一持續時間在我們身后是無邊無際的。可見,任何物本質上都在繼續它的構成.其根源則要追溯到越來越遙遠的過去。世間的一切,不論開始時多么淡薄,但總是始于一開始的。毫無辦法!這就是我們認識的基本前提。
不過,弄清并最終承認宇宙胚胎發生對于任何一個新現象的必要性和事實,絲毫不會排除這一現象的歷史發生現實。
在一切領域,當某個量度加大到一定程度時,它就會大大改變它的形式、狀態或性質。曲線改變方向、平面變成點、穩定的東西遭到破壞、液體沸騰、卵分裂,直覺的閃光使一大堆事實得到了說明……
狀態改變的臨界點、斜線上的梯級、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躍進,這些乃是科學今后想象和捕捉“及時瞬間”的然而正確的方法。
在講過有關生命前的這一切后(也應該在此之后),我們必須從這種改變了的新的意義上來研究和確定生命的開端。
我們無法測定地球的延續時間,但它肯定是很長的。在這期間,地球冷卻到足以使碳化合物分子鏈在其表面得以生成和保存下來。地球的外殼很可能覆蓋著一層水,僅露出一些未來大陸的雛形。即使用我們最現代化的研究儀器武裝起來的觀察者也會覺得,這時的地球是荒漠的、沒有生命的。假如當時把這些水收集起來,那么就是在我們今天最精密的過濾器里它們也不會留下任何活動的微粒。在較大倍數的放大鏡下面也只能見到一些惰性化合物。
可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以后,在某一個美妙的時刻,就在這些水里,在某些地方,開始有很小的生物蠕動。這種最初的蠕動變成了數量驚人的有組織物質。這一厚而復雜的物質層便形成了我們星球今天的最終(或者說得確切點,最終前的)外殼--生物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