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先生 鼎力推薦:
溝通,是把生命世界不相連的部分聯系起來的過程。管理離不開溝通,溝通滲透于管理的各個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的本質就是溝通。劉平青教授的這本新作,不僅將職場溝通之道結合生動的案例娓娓道來,還涵蓋了自我、家庭各個方面的溝通巧技能,角度新穎、內容豐富、引人入勝。若想參得管理溝通藝術的真諦,此書值得一讀!
管理溝通領域學術,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張莉 教授:
該書在清晰闡述自我溝通之后,借助豐富的案例尤其是中國情境的案例,將復雜職場的內部溝通和外部溝通“庖丁解牛”,既便于學員自己閱讀,亦有助于教師實施教學,值得推薦!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先生 鼎力推薦:
劉平青
湖北人,中共黨員,博士后,教授,博土生導師,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院長、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兼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常務理事。
國內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員工關系管理、自我成長等領域知名專家。
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30多項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和企業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6部,強調管理研究、教學與實踐三位一體。
個人人生使命:快樂成長,有志于做一位“接地氣”、“有靈魂”的中國管理學人!
及時篇 自我溝通篇
及時章 導論
巧技能之一: 強而不霸, 弱卻有心
一、 強弱是相對的
[案例1-1(1)]你永遠不知道什么情況下
自己會成為弱者
二、 強而不霸
[案例1-1(2)]不嘚瑟你會死啊
[案例1-1(3)]松下幸之助對廚師的
尊重
[案例1-1(4)]長老的包容
[案例1-1(5)]“我是元老我怕誰”
可休矣
[案例1-1(6)]林海峰的成功秘訣
三、 弱卻有心
[案例1-1(7)]善于贊美的教授
[案例1-1(8)]面對“打壓”學會謙讓
[案例1-1(9)]感恩惜福
[案例1-1(10)]最美麗的心, 就是
同理心
巧技能之二: 系統溝通, 細節感人
一、 溝通是一個系統
二、 構建溝通閉環
三、 細節畫龍點睛
[案例1-2(1)]一件“小”事
[案例1-2(2)]細節最能體現品性
[案例1-2(3)]下屬有話要讓
他說出來
巧技能之三: 尊重差異, 展示特色
一、 尊重差異
[案例1-3(1)]哪里出了問題
[案例1-3(2)]裙子多少錢
[案例1-3(3)]印多少本宣傳冊
[案例1-3(4)]教授的褲子
[案例1-3(5)]不同立場, 不同認知
[案例1-3(6)]不同立場, 不同利益
[案例1-3(7)]白人與黑人
二、 展示自身特色
[案例1-3(8)]周然學畫
[案例1-3(9)]沃倫 巴菲特的輝煌
人生
[案例1-3(10)]打磨故事的七個問題
巧技能之四: 角色明確, 換位思考
一、 溝通角色交織
[案例1-4(1)]電影《撞車》里的傾聽障礙
與同理心傾聽
二、 信息者
[案例1-4(2)]迷茫的研發部
[案例1-4(3)]“和氣生財”
[案例1-4(4)]麥凱66表格
[案例1-4(5)]“講方言”
[案例1-4(6)]電梯演講
[案例1-4(7)]電話挽留
[案例1-4(8)]開門
三、 信息接收者
[案例1-4(9)]巴菲特投資希斯糖果
[案例1-4(10)]李離伏劍
[案例1-4(11)]一面之詞的經理
[案例1-4(12)]相親記
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二章 自我認知與溝通
及時節 自我的狀態
一、 “不知道有自我”、 “不愿意有自我”
和“不能夠有自我”
[案例2-1(1)]“樹大招風”的才能
[案例2-1(2)]只“聽話”是不夠的
[案例2-1(3)]李經緯的悲情
二、 “現在的我”、 “過去的我”和
“將來的我”
[案例2-1(4)]你必須要有目標
三、 “駱駝我”、 “獅子我”和“嬰兒我”
第二節 原生家庭與溝通
一、 原生家庭影響溝通模式
[案例2-2(1)]原生家庭塑造了
最初的“我”
二、 在原生家庭中尋找自我
三、 合理切斷原生家庭的“我”
[案例2-2(2)]做自己, 別為他人活著
第三節 情緒管理與溝通
一、 情緒影響人一生
[案例2-3(1)]生活永遠有兩個選擇
二、 接受我們的情緒
三、 情緒紓解與溝通
[案例2-3(2)]有情緒就跑三圈
第四節 人際互動與溝通
一、 微笑的魅力
[案例2-4(1)]微笑的力量
二、 關愛的報償
[案例2-4(2)]價值連城的10美元
三、 贊美的力量
[案例2-4(3)]贊美讓宰相肚里能撐船
四、 誠實的美麗
[案例2-4(4)]誠實以對讓內心坦然
五、 放棄的智慧
[案例2-4(5)]致命的珠寶
六、 距離產生美
[案例2-4(6)]人際禁忌
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三章 自我成長與溝通
及時節 自然成長與溝通
一、 順其自然
[案例3-1(1)]順其自然的力量
二、 向自然學溝通
[案例3-1(2)]鯰魚效應
[案例3-1(3)]水的哲學
[案例3-1(4)]沃爾瑪的包容度
[案例3-1(5)]從自然中悟出的
經營哲學
三、 向書本學溝通
[案例3-1(6)]李嘉誠一分鐘
自我介紹
四、 向他人學溝通
[案例3-1(7)]學習名人要抓住根本
[案例3-1(8)]善于向上司學習
職場禮儀
[案例3-1(9)]長孫皇后對唐太宗
的啟發
五、 向實踐學溝通
[案例3-1(10)]海爾的OEC管理——
日事日畢, 日清日高
[案例3-1(11)]絕處逢生
第二節 主動成長與溝通
一、 首要的是生存能力
[案例3-2(1)]自己有事, 自己學會
負責
[案例3-2(2)]剔鑿生命
[案例3-2(3)]漢高祖與“三杰”
二、 主動離開舒適區
[案例3-2(4)]勇于冒險
三、 培養先見力
[案例3-2(5)]誰能讓雞蛋站立
四、 沉淀核心專長
五、 修煉忍耐性
[案例3-2(6)]沙子的命運
[案例3-2(7)]鄧小平為什么能
“三起三落”
第三節 被動成長與溝通
一、 被批評之后怎么做
[案例3-3(1)]聞過則喜, 韓國跨進
現代化
二、 逆境商是練出來的
[案例3-3(2)]梵高的孤苦人生
[案例3-3(3)]蒲松齡辛酸“高考”路
[案例3-3(4)]大學生積極面對落魄
之境
三、 與“小人”和睦相處
[案例3-3(5)]“小人”費無忌
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二篇 內部溝通篇
第四章 下屬溝通
及時節 心態溝通
一、 自我心態溝通
[案例4-1(1)]升職的煩惱
[案例4-1(2)]老干部越級處理
二、 下屬心態溝通
[案例4-1(3)]令人惋惜的離職
[案例4-1(4)]上帝的杯子
[案例4-1(5)]老木匠的禮物
第二節 業績溝通
一、 業績目標溝通
[案例4-2(1)]鋸掉經理的椅背
[案例4-2(2)]績效考核改革困局
[案例4-2(3)]一意孤行正職領導
二、 業績過程溝通
[案例4-2(4)]魅力型的女強人
三、 業績結果溝通
[案例4-2(5)]年終獎分配之困
四、 溝通自始至終
第三節 積極溝通
[案例4-3(1)]史上最牛女秘書
一、 認識下屬
二、 溝通基石
[案例4-3(2)]一個小孩的故事
[案例4-3(3)]傀儡皇帝
[案例4-3(4)]孔子與蘇格拉底
[案例4-3(5)]中俄女排之爭
三、 積極技巧
[案例4-3(6)]這就是理解和體諒
[案例4-3(7)]微信的喜與愁
[案例4-3(8)]最有價值的金人
四、 應對策略
[案例4-3(9)]不歡而散的離職
[案例4-3(10)]銷售明星養成記
[案例4-3(11)]不思進取的關系戶
[案例4-3(12)]說壞話的老員工
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五章 團隊溝通
及時節 團隊成員類型
一、 領導者與追隨者
[案例5-1(1)]吃近虧, 不吃遠虧
[案例5-1(2)]空降兵的煩惱
[案例5-1(3)]職場新人切忌當
“炮灰”
[案例5-1(4)]孫悟空型領導的
難題
二、 團隊人際關系
[案例5-1(5)]人際關系溝通不當的
結果
[案例5-1(6)]高盛的團隊協作
[案例5-1(7)]信口開河“新人類”
語驚四座
三、 中西團隊差異
[案例5-1(8)]日本人的營養午餐
[案例5-1(9)]海底撈的“家文化”
四、 中國團隊類型
[案例5-1(10)]人員離職背后的
故事
第二節 團隊溝通文化
一、 溝通效率與凝聚力
[案例5-2(1)]豐田人的凝聚力來自
何處
[案例5-2(2)]Facebook定期交流
培養團隊認同感
[案例5-2(3)]松下電器的團隊儀式
二、 溝通的形式與儀式
[案例5-2(4)]溝通不暢成冤家
第三節 團隊制度溝通
一、 團隊制度建設
[案例5-3(1)]鐵的校規
[案例5-3(2)]晉商的成功之道——
制度建設
二、 團隊沖突處理
[案例5-3(3)]沖突的收益
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六章 組織溝通
及時節 入職溝通
一、 面試溝通
[案例6-1(1)]面試自信滿滿卻被
拒絕
二、 入職流程
[案例6-1(2)]入職體檢引發的爭端
三、 主動融入
[案例6-1(3)]小文委屈的考核
第二節 晉升溝通
一、 個體與組織合作
[案例6-2(1)]沃爾瑪的伙伴關系
二、 個體的晉升溝通
[案例6-2(2)]競崗風波
[案例6-2(3)]晉升前的積極準備
[案例6-2(4)]潛伏——副站長之爭
[案例6-2(5)]業績突出卻得不到
提升
[案例6-2(6)]競職講演稿
[案例6-2(7)]忠誠于組織
[案例6-2(8)]讓領導了解你
[案例6-2(9)]晉升需要同事的支持
[案例6-2(10)]傲慢的年羹堯
[案例6-2(11)]新晉升的劉經理
[案例6-2(12)]A晉升失敗后的
抱怨
三、 組織的晉升管理
[案例6-2(13)]一把手集權現象
[案例6-2(14)]航空W院, 晉升中身份
不公平引發離職
第三節 離職溝通
一、 個體與組織沖突
[案例6-3(1)]隆力奇的
“人走茶不涼”
二、 個體的離職溝通
[案例6-3(2)]羅瑛的離職值不值
[案例6-3(3)]胡偉的離職選擇
[案例6-3(4)]盲目跳槽, 悔恨終身
三、 組織的離職溝通
[案例6-3(5)]組織層面成功挽留
骨干人才的流失
思考題
案例分析題
第三篇 外部溝通篇
第七章 上司溝通
及時節 認清上司
一、 摸清上司的類型
[案例7-1(1)]戴笠的故事
二、 上司的DISC類型
三、 上司所在組織的特征
第二節 主動溝通
一、 端正態度: 做飽滿謙遜的“稻穗”
[案例7-2(1)]謙遜有禮, 放低
姿態
二、 主動結盟: 形成長期利益
共同體
[案例7-2(2)]國王與占星大師的
故事
三、 強化信任: 建立上司管理的
基石
[案例7-2(3)]蕭何與劉邦的故事
四、 認清形勢: 把握上司管理的
關鍵
[案例7-2(4)]溝通是一門學問
五、 主動匯報: 掌握上司管理的
重點
六、 講好故事: 提升上司管理的
能力
[案例7-2(5)]臣請不知
第三節 積極應對
一、 應對DISC上司
二、 應對女性上司
[案例7-3(1)]“難以忍受的女上司”
三、 應對不軌上司
四、 應對年輕上司
五、 應對暴躁上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