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興宇編寫的《法律文書制作形成研究》主要從法律文書制作技能形成和法律文書文本制作形成兩方面闡述。法律文書制作技能形成研究包括卷宗、筆錄、敘案和說理,要突破這些難點主要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讓法律文書制作技能得到升華;法律文書文本制作形成研究可概括為四體形成研究,即主體、客體、載體和受體研究。
侯興宇,男,1966年10月生,苗族,貴州雷山縣人,中共黨員,貴州警官職業學院法律系副主任,法學副教授,文學學士,法律碩士。中國法律文書研究會常務理事、理事,中國法學會會員,貴州省寫作學會會員。先后畢業于雷山丹江小學和雷山民族中學;1989年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獲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2008年貴州大學法律碩士畢業;2009貴州省委黨校中青班畢業。1989年7月西南師范大學畢業分配到貴州政法管理干部學院任教,2000年原貴州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和原貴州省警校合并為貴州警官職業學院,仍一直任教至今。主要從事法律文書學、刑事訴訟法學、法律概論、寫作學、法律語言學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歷年來在各種學術期刊上公開五十余篇,其中,《司法文書理由新議-----媒●傳●效應》、《司法文書表達方式的分布及運用》、《司法文書語言句子的三元結構》、《從刑事裁判文書的發展看司法公正的塑造》、《論法律文書的敘案說理》《法律文書應從立法形式予以確認》等論文獲中國法律文書研究會學術交流一等獎;參編和副主編全國教材《法律文書學教程》(復旦大學)、《法律文書范例評析》(復旦大學)、《中國法律文書學》(華東政法大學)《法律文書寫作教程》(武漢大學)《現代漢語》等。主要承擔省教育廳課題《法律文書制作評判的三級標準》、《法律文書制作實務技能》等。
卷一 卷宗篇
一、卷宗及其功用
二、卷宗建立
三、卷宗立卷與歸檔
四、卷宗運用與制作
卷二 筆錄篇
一、筆錄的概念、功用
二、筆錄制作及其方法
三、常用筆錄制作
四、現行筆錄制作存在的問題
卷三 事實篇
一、法律事實及其功用
二、材料選取
三、語言切換
四、特定敘述
五、證據表述
六、事實模式
卷四 說理篇
一、法律理由及其功用
二、本質概括與個案概括
三、語言節奏
四、法律認識
五、法律適用與法理邏輯
六、理由模式
七、說理范式研究(以裁判為例)
卷五 結論篇
一、法律文書結論及其功用
二、結論與主旨的關系
三、法律文書結論類型之一——要求型結論
四、法律文書結論類型之二——意見型結論
五、法律文書結論類型之三——決定型結論
卷六 模式篇
一、兩結構模式
二、外部結構的規范性(程式化)
三、內部結構的有序性體現在兩大主體內容的解讀
四、公檢法律格式的演變規律
卷七 風格篇
一、適體
二、裁判體
三、起訴類文體
四、法庭辯論體
五、申辯體
卷八 主體篇
一、制作主體而言,裁判主體為代表,裁判主體也具人性化
二、訴權的人文文化
三、法律關系主體的情感性、正義性訴求
卷九 展望篇
一、以裁判文書為例看法律文書司法公正的不斷塑造
二、法律文書應從立法形式上予以確認
三、法律文書的公開與公正
卷十 典范篇
一、古代文例評析
二、現代判例評析
三、當代判詞評析
四、國外判例評析
卷十一 實訓篇
一、法律文書基本技能實訓
二、卷宗法律文書實務實訓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