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建于2000年9月。其學術目標是將我國民俗學之父鐘敬文先生開創的民俗學,以著名文獻學家啟功先生為學術帶頭人的典籍文獻學和由章黃學派重要繼承人陸宗達先生創立的傳統語言文字學結合在一起,從上、下層文化和語言文字載體三方面整理和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傳承與演變的規律,繼承、弘揚祖國文化遺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論文選集(第1集)》是該中心及時本論文選集,李運富主編,收文四十篇。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建于2000年9月。其學術目標是將我國民俗學之父鐘敬文先生開創的民俗學,以著名文獻學家啟功先生為學術帶頭人的典籍文獻學和由章黃學派重要繼承人陸宗達先生創立的傳統語言文字學結合在一起,從上、下層文化和語言文字載體三方面整理和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傳承與演變的規律,繼承、弘揚祖國文化遺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論文選集(第1集)》是該中心及時本論文選集,李運富主編,收文四十篇。
談《規范漢字表》的制定與應用字料庫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建立"信息交換用古漢字編碼字符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漢字的自然發展規律與人為規范 ——兼談《規范漢字表》研制的科學理念試論地名標準化"語文標準"的原則問題談碑刻文獻的語言文字學價值《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前言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簡論類推簡化漢字構件系統數學模型的創建與分析漢字形體關聯度模型及計算論漢字結構的演變漢字的理據缺失與重構重新分析與漢字的發展《房山石經》與《龍龕手鑒》字形比較研究戰國文字中的鹽及相關資料研究楚簡"鼗"字及相關諸字考辨魚、漁、潛、湟、敝、傲關系考 ——兼談漢字字際關系研究方法及意義論辭書的原創性及其認定原則 ——兼論《現代漢語詞典》的原創性和原創點當論訓詁學與漢語雙音合成詞的構詞研究語素的古義特征對雙音詞構詞的影響 ——從幾個表"視覺動作"的語素談起《墨子間詁》城守諸篇對王氏父子注釋的取舍《毛詩故訓傳》直訓類型的語義分析談傳統上古音研究的觀念和方法傳統古音研究方法論二則 ——時地音互動觀與歸納演繹二法上古章、見交替反映的齊魯、楚、吳越、中原方言歷史層次淺論漢語早期詩歌的句首韻、句中韻 ——兼談王引之《古詩隨處有韻》從歷史語法角度看《國語》的語料價值上古漢語的雙音節連詞"然而"試論"程度副詞 一般動詞"形式試論不與動態助詞共現的動詞節水水利民俗流動人:寺廟與鋪保(1917—1956)數字民俗學的個案方法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節日走向 ——以當代中國節日為例中國傳統風俗觀的歷史研究與當代思考中國歷史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論綱竹林七賢名義考辨周初《大武》樂章新考"往圣"的一段"絕學" ——論孟子"浩然之氣"的宗教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