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的早餐》是作家米原萬里的美食美文隨筆集。
人類舌尖上永遠住著一對好鄰居,深厚的文化和有趣的笑話。米原萬里身為知名俄語翻譯家,也是赫赫有名的“毒舌美人”,自如地游走在歐亞大陸,記錄下爆笑吐槽的舌尖之旅。
興高采烈地在俄羅斯吃魚子醬,愁眉苦臉地在捷克吃炸鯉魚,去歐洲尋找童年的美味土耳其蜜糖,又在派駐西伯利亞時吃新鮮的冰魚刨屑……米原萬里追隨著難以滿足的味蕾,游走在飲食文化的廣闊地圖上。食物滿足了饑腸轆轆的腸胃,也撫慰了漂泊不定的心靈,美食和煩惱全都一掃而空!
吃好吃的東西要死,不吃也要死,無論如何都要死的話,不吃就太浪費了!
為吃飯而活著也很偉大!毒舌美人爆笑吐槽的舌尖之旅,美食和煩惱全都一掃而空!
人類的舌尖上永遠住著一對好鄰居:深厚的文化和有趣的笑話
戰斗種族俄羅斯對伏特加和熊的熱愛究竟從何而來?魚子醬、土耳其蜜糖、冰鮮魚刨屑究竟多美味?
米原萬里嘗遍歐亞大陸,立下“要為吃飯而活著”的大志,妙筆生花寫美食
吃好吃的東西要死,不吃也要死,無論如何都要死的話,不吃就太浪費了。——米原萬里
米原萬里(1950-2006),日本作家,文化學者,俄語翻譯。早年就讀于布拉格的學校,返回日本后長年從事駐外俄語翻譯工作,并發表多部文學作品。作品多與日俄文化交流相關,著有《旅行者的早餐》《奧爾加 莫里索普娜的反話》《米原萬里的口譯現場》等。
序曲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及時樂章
圍繞著伏特加的兩個謎
旅行者的早餐
圍繞魚子醬的虛虛實實
哥倫布的禮物
直到馬鈴薯生根
土耳其蜜糖的版圖
晚餐給敵人吃!
中場休息
三個教訓和一個預想
第二樂章
德古拉的嗜好
海蒂愛喝的山羊奶
葡萄酒是耶穌基督的血
故事中的蘋果
桑布真的吃了老虎黃油厚松餅嗎?
亨塞爾與格萊特的糖果屋
圓面包如何逃離狐口?
大蕪菁的食用方法
踩著面包墜入地獄的女孩
卷心菜中蹦出的小孩兒
桃太郎的黍米丸子
《咔嚓咔嚓山》的貍肉湯
《飯團滾滾》的災難
間奏曲
隨胃所欲的神戶
第三樂章
人類二分法
未知的食物
西伯利亞的壽司
黑川的便當
冷凍白肉魚的刨屑
廚房的法則
家庭和平與世界和平
比太陽旗更重要的紅日便當
敏銳的觀察力
食欲和愛情能共存嗎?
先天還是后天?
沒本事,光會吃也是一種本事
胃口與速度的關系
叔父的遺言
后記,或者說是作者的借口
會講趣聞和笑話是俄羅斯人必備的素養,一般的俄羅斯人至少要儲備五百個小笑話。再一本正經的優等生也要儲備三百個小笑話,才像個堂堂正正的大人。
熊頻頻出現在俄羅斯人喜歡的小笑話中,這莫非是國情決定的?伊索寓言里有個帶有教育意味的故事,兩個旅行者在森林里遇到了熊,其中一個人馬上拋下旅伴爬上樹,而被拋下的那個人因為裝死而得救。俄羅斯民間故事、民謠及諺語中熊的出場頻率,讓日本民間傳說中狐貍的出場頻率望塵莫及。
相當于“未打狐貍先謀皮”的俄羅斯諺語是“打死熊之前先考慮皮的用途”,與“丑女愛情深”對應的說法是“熊的親切”。“熊的親切”出自一首寓言詩。有只蚊子落在兔子的臉上,熊好心想幫忙打蚊子,于是用前掌拍了一下,結果兔子一命嗚呼了。作者是被稱為“俄國伊索”的克雷洛夫。
也許俄羅斯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熊的概率很高,所以才對其愛恨交織。熊不僅是俄羅斯大馬戲團受歡迎的節目中的成員,連裹著一層巧克力的威化餅干“米什卡”,名字也來自熊的愛稱,巧克力的顏色和熊的毛皮一樣。莫斯科奧運會的吉祥物是叫“米什卡”的小熊玩偶。在政治漫畫中,俄羅斯人經常被比喻為猙獰、粗野而愚蠢的熊。
總之,俄羅斯現代民間笑話中經常出現熊,說是理所當然,也確實是理所當然。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有個男人旅行的時候,一大早在旅館附近的森林里散步,遇到一頭巨大的熊。他一溜煙地逃走,可熊緊緊在后面追趕。他忘我地跑啊跑,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跑到了懸崖邊,看了一眼陡峭的絕壁下方,嚇得身子發軟。要是掉下去就沒命了。就在他無處可逃的時候,本來遠遠落下的熊追了上來。被逼到窮途末路的男人不禁向上天祈禱。
“啊,我們在天上的父,請將虔誠的基督徒的靈魂授予這可怕的野獸吧!阿門!”
話音未落,熊咚的一聲跪在男人面前,將兩只前爪合在胸前,開始喃喃自語。
“我們在天上的父……”
咦,是幻聽嗎?不,這聽起來像是人類的語言。這莫非是祈禱的姿勢?也就是說,上帝應允了我的祈禱。呀,這真是奇跡。男人高興地暗暗握緊了拳頭。此時,熊還在繼續祈禱。
“……感謝您賜予我美味的早餐,阿門!”
受歡迎的故事口口相傳,不受歡迎的就會被淘汰,這是口傳文學的特點。我本以為這則故事在遭遇熊的小笑話中算是杰作了,沒想到大部分俄羅斯人都沒聽過。相比之下,下面這一則分明不怎么樣,我遇到的俄羅斯人卻不知為何都知道。而且,明明連結局都知道了,在講述或是聽別人講這個笑話的時候,他們還是笑得差點兒暈過去。
有個男人在森林里遇到了熊。熊馬上質問男人:
“你是什么人?”
“我是旅行者……”
“不,旅行者是老子,你是旅行者的早餐。”
俄羅斯人經常聽到許多堪稱杰作的小笑話,欣賞能力理應已大大提高,聽到這個只能騙騙小孩子的莫名其妙的笑話,為什么還會捧腹大笑呢?很長時間以來,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后來才得知它好像與“旅行者的早餐”有點關系。起因是下面這個天真無邪,或者說索然無味的故事。
一次密林深度游活動,及時天就被參加者投訴:
“宣傳小冊子上明明寫著附帶早餐,為什么沒有?”
“對啊,對啊,肚子餓死了。這不是欺詐嗎!”
面對憤怒的參加者,導游從容不迫地告訴大家:
“各位,森林里到處都藏著果實和蘑菇。清澈的小河里不是隱藏著紅點鮭,樹底下不是潛伏著野獸嗎?密林,才是旅行者的早餐的寶庫。”
聽到“旅行者的早餐”,俄羅斯人一下子就沸騰了,撇下我和聽我翻譯的日本人不管,自顧自地哈哈大笑。結果日本客戶都對我的俄語能力失去了信任。
所以,這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只好動手查閱各種資料。可是,不管是詞典還是克雷洛夫的寓言集,慣用句詞典還是典故詞典里,都沒有關于“旅行者的早餐”的記載。
“‘旅行者的早餐’到底是什么?”
我問俄羅斯的好朋友,“咳咳咳咳……”他們卻在電話另一頭忍俊不禁。只要一出現這個詞,他們好像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笑意。但大家都像約好了似的對原因諱莫如深。
“這個啊,是在蘇聯生活過的人才能理解的笑話。對不相關的人解釋,他們也不會懂啦,呵呵呵呵。”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什么俄羅斯人對“旅行者的早餐”會產生過度的反應,我甚至連弄清楚的機會都沒有。
后來,從莫斯科大學的斯特里扎克老師那里聽來一則小笑話,才解開了這個疑問。
“日本的貿易公司好像從我們國家收購了不少‘旅行者的早餐’。”
“怎么可能。那么難吃的東西,除了俄羅斯,其他國家會有人吃嗎?”
“不,好像不是為了罐頭里的東西,聽說是用來做罐頭的白鐵皮的質量非常好。”
原來,蘇聯曾經有種以難吃著稱的罐頭叫“旅行者的早餐”。把普通的名詞直接當商品名稱用,這種簡單粗暴的起名方式很有蘇聯風格。
順便說一下,我在日本經常去的商業街上的肉鋪叫“大黑屋”,酒鋪叫“川越屋”,魚鋪叫“田口”,鐘表店叫“天下堂”,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在蘇聯,店鋪沒有富有個性的名字,招牌上只是冷漠地用大字寫著“肉”、“酒”、“魚”、“鐘表”之類的名詞。面朝紅場的莊嚴華麗的建筑里有家百貨店,它的名字叫GUM(國有百貨店的首字母)。商品名稱也是如此,為了不讓人們產生“弄錯了也無所謂,我就是要買”的念頭,采用的都是極為冷漠的風格。
“旅行者的早餐”這種罐頭的名稱,同樣反映了把生產視為神圣,把商業活動尤其是促進銷售的努力視為罪惡的禁欲式審美意識。
這個暫且不提,我心想一定要嘗一嘗它的味道。有次去俄羅斯出差的時候,順路去了一趟超市,果真看到了這種罐頭,居然有牛肉、雞肉、豬肉、羊肉、魚肉五種口味。打開看看里面的東西,味道和模樣像是把肉和豆子、蔬菜一起煮過,然后凝固而成的,沒有爛到糊狀的地步。對了,跟狗糧罐頭很像。這個再加上面包和飲料的話,大致能保障營養均衡。至于味道……在山里走了24小時,一點東西都沒吃,空著肚子睡到第二天早上的話,或許會覺得好吃吧。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地請駐莫斯科的報社和電視臺的特派員以及貿易公司的朋友們幫忙,再次購買這種罐頭,但據說最近很少見到了。本以為是過渡到市場經濟后,終于不再生產賣不掉的罐頭了,卻偶然看到演員伊戈爾 亞斯洛維奇刊登在熱門雜志《燈光》二○○一年五月號《二十世紀博物館特輯》上的文章。
我覺得沒有人會忘記“旅行者的早餐”。那大概是把某種肉類與富含淀粉的谷物蒸煮后混合成糊狀,舀一勺嘗嘗,也猜不出用了什么材料。從名稱上來看,應該是為了在遠足或旅行時食用而制造的。旅行者有很多,但去旅行時想帶上“旅行者的早餐”的人卻沒幾個。為什么呢?當時流行的歌里唱道“因為背包塞滿了,放不下了呀”。當然,不受歡迎的原因不止這一個。坦白說,我自己也對那個罐頭里的東西抱有極大的疑問和不安。“旅行者的早餐”價格低廉,相應地,品質也很低劣。而且,人離家越遠,越珍惜自己的胃。旅行者和定居者對它的評價都不高的原因就在于此。然而在計劃經濟下,生產是決不能停下來的。但是按照消費者的意愿,這種罐頭很難賣出去,所以就把它和暢銷的熱門商品捆綁在一起銷售。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后來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時期,它與別的食品一起從貨架上消失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只有森林中遇到熊的旅行者被熊宣布為“旅行者的早餐”的小笑話留了下來。
看到這篇文章,才知道那個童話風味的小笑話與難吃的罐頭名字相同并不是偶然,它本來就是為了揶揄這種不受歡迎的罐頭而出現的。我微微有點感動。換了旁人,也許會阻止生產這種難吃又沒銷路的罐頭的愚行,也許會努力改良使之變得美味,俄羅斯人卻對它的生產和銷售置之不理,只管努力發明揶揄它的小笑話。俄羅斯人的才能和精力似乎沒有用在實處上,但因此在文學上獲得的成就卻讓人肅然起敬。
說到難吃,有一種“西紅柿煮海帶”罐頭,就連蘇聯解體前夕物資極為匱乏的時候,也堆在超市的貨架上賣不掉。
“這個肯定很難吃”,雖然我是有了心理準備才買下來,但轉動起子開罐頭時,心里還是有那么一點點期待。
“也許開發出‘西紅柿煮海帶’的人,以及制造這種罐頭的工廠領導都試吃過,覺得好吃呢。”
然而,果然相當難吃,難吃到無法用“味覺上的差異”這種善意的說法來搪塞。現在店里也找不到它的蹤影了,可能是被撤下生產線了吧。
抱歉,說了不少關于難吃的罐頭的話題。當然,俄羅斯也有很多既便宜又好吃的好東西,會讓人暗自開心:“嗨,真是中頭彩了。”
其中排名及時的就是鱈魚肝罐頭。
有位朋友十分迷戀法國文化,常以美食家自居,甚至到了有點矯揉造作的地步。我有一次給他端出搭配白葡萄酒的鱈魚肝,當然沒有告訴他是什么。他在法式面包上涂了厚厚一層,一口咬下去,滿足地笑著評價道:“Pas mal(不錯嘛)。這個肥鵝肝相當不錯嘛。”
此后,我常常用它充當肥鵝肝招待來訪寒舍的客人,所幸大多數人從來沒吃過肥鵝肝,所以這件事至今還沒有敗露。其實我只吃過兩回鵝肝,所以判斷不出它到底有多像真貨。
也許我會被冠上流行的罪名“商品信息造假”,但用不到肥鵝肝罐頭百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買到味道幾乎相同的替代品招待客人,實在難以停手。當然,用它來賺錢的話就是令人發指的詐騙行為了,但自家用來待客,又能讓客人心滿意足,不是讓人很開心嗎。
那么,為什么在這里泄露隱瞞了很久的“商業機密”呢?因為最近根本找不到這種鱈魚肝罐頭了。
俄羅斯的食品店現在充斥著精美的進口產品。在市場化、自由化的名義下,本地那些裝在土里土氣的容器里,但又不可思議地引人注目的罐頭食品被陸陸續續趕出了市場。
鱈魚肝罐頭當然也逃不過這一劫。這樣一來,連“旅行者的早餐”和“西紅柿煮海帶”都令人懷念了。
很多人喜歡按血型將人進行分類,而我會先把人分成“為活著而吃飯”和“為吃飯而活著”。前者多為喜歡空想的悲觀主義哲學家,后者多為樂天謳歌人生型的現實主義者。——米原萬里
《旅行者的早餐》拿到手就讀得停不下來,里面的每一種食物都想吃吃看。在布拉格一下飛機就開始尋找書里說過的美食。什么時候也能吃到神秘的土耳其蜜糖呢?——熱心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