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地指出真正使一道菜肴成為國菜或是地方菜的那個因素?你如何界定(比如說)黎巴嫩或伊朗的美食?是什么令這些菜肴彼此不同?每一種菜肴的主要口味、烹調技巧以及典型的盛盤方式是什么?簡單說來,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吃飯的時候,他們吃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吃?
在本書中,米娜將帶著你做一次環球旅行,不僅是味蕾上的,也有歷史的、文化的、風俗的。作者選取全球39種菜系,品味其味覺特色、探尋構成這一菜系的決定性因素以及提供基本的烹飪技巧。
可以說,這是一本"跨界的"的書。當這本書開啟你的味蕾時,它同時也向你打開了一個世界,讓你看到了完整而鮮活的人類生活本身。
作者遍訪歐洲、中東、東南亞、非洲、美洲,將其劃為39個美食區域,深入挖掘39種菜系的特點。
地理、歷史、風俗、美食,環環相扣,不僅展示了某一種美食體系的形成背景,也呈現了不同美食體系之間的相互影響,例如辣椒、香料、巧克力等食材的全球化貿易路線。
一本有趣的灶臺手冊。作者求教于才華橫溢的大廚、美食家、作家,甚至是好友的奶奶,整理出每一種菜系的代表性食譜,讓你在自家廚房就能體驗地道的世界美食。
一本關于吃的快樂時光的記錄,有非洲大廚在倫敦打拼的心得分享、與好友分享奶奶做的捷克蛋糕的經歷、在印度村莊與村民圍爐烤大餅的感受、作者做某道菜時小酌一下的分享,這些細節信手拈來,很自然地融于美食寫作之中,創造了一種愉悅的氛圍。
簡潔的、有設計感的手繪食物圖,穿插于字里行間,趣味盎然。
本書獲得2015年度"福特納姆&瑪森美食圖書獎"(Fortnum & Mason Food Book Award)提名。
在2015年度世界美食圖書評選(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s)中,獲得英國美食&旅游圖書大獎。
作者簡介:
米娜·霍蘭德(MinaHolland),英國《觀察家》(美食月刊)撰稿人,也是一名葡萄酒品鑒人。長期的旅行生活給了她關于美食寫作的靈感,《美食地圖集》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
譯者簡介:
陳瑋,浙江大學哲學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倫理學、美學和古希臘哲學。已出版的譯著有:《藝術的力量》(合譯)、《布萊克維爾指南》(合譯)、《科學與宗教:21世紀的問題》(合譯)等等。
引 言
菜肴是什么?
本書使用指南
廚房必備
? 歐 洲 ?
葡萄藤
法國
諾曼底
盧瓦爾溪谷
羅納—阿爾卑斯
普羅旺斯
西班牙
加泰羅尼亞
西班牙北部
西班牙中部
安達盧西亞
煎炸底料
葡萄牙
意大利
拉齊奧
愛米利亞—羅瑪涅
卡拉布里亞
西西里
威尼托
歐洲東部
德國
斯堪的納維亞
? 中 東 ?
糖、香料以及一切好東西
土耳其
黎凡特
以色列
伊朗
? 東亞和南亞 ?
重組香料之路
印度
印度北部
印度南部
泰國
越南
中國
廣東(粵)
四川
韓國
日本
? 非 洲 ?
熱辣辣
埃塞俄比亞
西非
摩洛哥
? 美 洲 ?
大熔爐
加利福尼亞
路易斯安納
墨西哥
加勒比(牙買加)
秘魯
巴西
阿根廷
縱深閱讀
供貨商名錄
鳴謝
致謝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