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一千天的抗美援朝戰爭,對作者何宗光來說是一個無法抹去的記憶。
何宗光同志作為連隊的文化教員、作戰參謀、連長,從"跨過鴨綠江"的及時仗"激戰云山"、"急涉九龍江"到"收復平壤",一直到把美國侵略軍趕出北朝鮮領土,退回到"三八線"以南……他始終和戰士們一起,在炮火連天、硝煙彌漫中摸爬滾打。
這不是小說,而是親身見聞經歷,從朝鮮戰爭爆發、奔向三八線、突破臨津江,劍指漢城、云山大作戰……那一個個生死相依的戰友、那一幕幕苦樂相伴的戰地生活、那行行色色的美軍俘虜、那隆冬的慰問袋,那金秋的慰問團、生死線上那情,那淚,那大愛、那些可敬可親的戰地女兵、那黎明前的秘密凱旋。
本書作者何宗光是20多萬字的自傳體的敘述文。何宗光同志把他在朝鮮戰場上三年的親身經歷,寫成幾十個小故事,以"我"為主線串聯起來,相互連貫,前后呼應,既是一個完整的大故事,又可獨立成篇。這些回憶,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場震驚世界的"抗美援朝"戰爭的片片斷斷,星星點點,內涵深沉,語言樸實,真實可信,感人至深。
何宗光版的《我的抗戰》,一部朝鮮戰爭前線真實的口述史
"去朝鮮那年,我剛18歲,入伍一年。"1950年10月,本書作者何宗光跟隨批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從朝鮮戰爭爆發、奔向三八線、突破臨津江,到劍指漢城、云山大作戰……前后曾負傷三次,后一次被敵人炸塌了觀察所,活埋了4個多小時,可謂九死一生。"我們連出國的時候一共130多人,回來時只剩下8個。"
一個九死一生抗美援朝老戰士的戰場實說
"好多書都只寫高級將領,可我們普通士兵也有自己的故事,我們也有情感,我寫這本書就是想讓大家看看,那三年士兵生活到底是怎么過的。"
本書作者在參加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60周年座談會上,受到等黨和的親切接見
激蕩60余年的生死回憶,感動千萬健在志愿軍老兵、讀者的泣淚之作
嘔心瀝血7余年寫成,前后3年層層出版審批,十年磨一劍,本書未出版已有數十家影視集團爭相購買影視版權
百余張珍貴圖片 別具匠心專題設計 精美雙色裝幀環保紙張,高品質品質次,送朋友好的禮品書
黨政機關、軍隊系統、政府人員傳閱率、團購讀物圖書
謹以此書獻給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志愿軍英雄們
煤炭工業部原辦公廳主任、《中華詩詞》社社長梁東題名推薦
何宗光,男,1932年7月出生在湖南省溆浦縣小江口鄉何家村。初中文化,愛好文學、哲學。1949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九軍,進軍廣西。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及時批進入朝鮮作戰。歷任連隊文化教員、連長、營、團司令部、作戰參謀等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大小戰斗40余次,負傷3次,立功4次,傷殘軍人。1953年朝鮮停戰后,回國進入軍校指揮系學習,后任陸軍軍官學校戰術系戰術教官。 1959年參加平息。1960年轉業到北京,在中央煤炭工業部從事黨務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獲高級政工師,經濟師職稱。1992年離休后,被聘任從事經濟研究工作至1996年。
序一 難得的"回憶"(成善一)
序二 我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引子一 追憶抗美援朝戰爭:青春在戰火中閃光
引子二 鴨綠江斷橋:那年,那月,他們從這里走過(徐海均)
及時章 難忘,那短暫而又漫長的等待 /21
我們是東北邊防軍 022
補充:的大手筆 023
備戰,請戰,血指印摁在決心書上 025
這年,我18 歲 032
第二章 難忘,那一刻我們走過鴨綠江大橋 /41
" 今夜過江!"那一聲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042
走過大橋,那一刻我們都回首凝望 044
焦土路邊,那趴在母親身上哭泣的孩子啊! 046
第三章 難忘,那一場場血與火的鏖戰 /51
首戰云山:中國"虎"狠狠咬了美國"馬"一口 052
補充采訪:永遠忘不了的及時仗 061
補充采訪:"膽大包天、心細如發" 的老連長憶當年 068
一場遭遇戰:警衛員沒能拽住老團長 075
追殲路上:遭遇凝固汽油彈 078
急涉九龍江:一個漂亮的伏擊戰 082
收復平壤:僅僅48 天,美軍倉皇逃離了 085
奔向三八線:突破臨津江,劍指漢城 089
補充:事先的準備很細很扎實 091
補充采訪:他們向漢城奔去 098
防御陣地:神打掉敵人的威風 104
老營長的眼淚:防御戰中的一次失誤 107
夜襲131 高地:雨夜,我們潛伏在敵人眼皮底下 112
強攻高旺山:真想不到,這竟是我的一戰 118
第四章 難忘,那一個個生死相依的戰友 /123
五班長,我只記住了你那綽號,想來真抱愧! 124
二排長,你那"紅包"至今我仍感到好沉好沉! 127
胡大個,你那砸爛敵人腦袋的木盒子槍還在嗎? 134
老金,我真希望漢城外圍那個"黑衣人"不是你! 141
" 老表",你在突擊前的那番話我一直記著呢! 146
王連長,走到哪你都會是一顆快樂的種子! 151
夏副連長,想起你就想起那個為你畫像的姑娘! 155
第五章 難忘,那苦樂相伴的戰地生活 /163
頭頂,曾有個"黑寡婦"哭喪 164
饑餓,那6 個窩窩頭真香 169
行軍,打著呼嚕也向前 172
掩體,不只是為了自己 174
罐頭,美軍的意外贈與 176
" 仙女",廢墟上的奇遇 179
洗澡,戰地的別樣"浴室" 184
除虱,戰士發明"冰凍法" 188
啞彈,修坑道的增速與犧牲 189
西海岸,荷槍坐睡兩個月 194
第六章 難忘,那形形色色的美軍俘虜 /201
搜山,"喊"出4 個美國兵 202
深夜,小個子戰士"牽"來5 個大塊頭美軍 205
防空洞,黑人傷兵的那聲號叫 209
補充:一位美國被俘將軍被遣返前的呼喊 215
第七章 難忘,那隆冬的慰問袋,那金秋的慰問團 /219
沂蒙山姐妹的一雙布鞋墊 220
我把慰問團親人接到了陣地上 224
仲星火送我一張偉人像 231
第八章 難忘,生死線上那情,那淚,那大愛 /237
云山戰斗,一塊彈片打在我腦殼上 238
元旦凌晨,我倒在了馬智里盆地 242
絕望中,天邊走來阿媽妮 249
大山中,阿爸基和他的大黃狗 256
傷好了,傷殘證也被我撕掉了 264
補充采訪:撕掉的傷殘證,57 年后又"復原"了 266
" 轟"的一聲,我被埋在觀察所內 269
第九章 難忘,那不長而又久長的初戀 /275
養傷逢初戀:她從上海來 276
補充采訪:相約夕陽紅 284
第十章 難忘,那些可敬可親的戰地女兵 /299
鋼鐵戰士的淚:不在最前沿的最可愛的人 300
" 騍馬"與"騾子":女中尉一言噎住了"點子連長" 305
籃球場:志愿軍小伙禁不住朝鮮女兵貼身緊逼 310
第十一章 難忘, 那黎明前的秘密凱旋 /315
尾聲 拒絕遺忘(徐海均)
附 我的遺憾
后記 熱血熱淚凝成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