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波茲曼編著的《娛樂至死(精)》初版于1985年,是尼爾·波茲曼的代表作之一。 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體育、商業和任何其他公共領域的內容,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而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喬治·奧威爾曾在《一九八四》中預言人類將會遭受外來壓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則在《美麗新世界》中表達了另一種憂慮:人們會漸漸愛上工業技術帶來的娛樂和文化,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想告訴大家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不是奧威爾的預言;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憎恨的東西,恰恰是我們熱愛的東西!
尼爾·波茲曼,世界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是繼麥克盧漢之后世界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學者之一,他在紐約大學了媒介生態學專業。 他認為強勢媒介能夠以一種隱蔽卻強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義現實世界,甚至塑造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人們實際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隱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發展出了"媒介即隱喻"的理論。 波茲曼出版過20余部著作,《娛樂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兩部代表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前言
部分
章 媒介即隱喻
第2章 媒介即認識論
第3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
第4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思想
第5章 躲躲貓的世界
第二部分
第6章 娛樂業時代
第7章 "好……現在"
第8章 走向伯利恒
第9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0章 教學是一種娛樂活動
1章 赫胥黎的警告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