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在吸取國內幼兒園語言教育改革經驗和作者多年自身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本書收集了小、中、大三個年齡班共70個的語言活動案例。各案例按照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專家評析等方面介紹了其設計思路及蘊含的科學理念。
一線教學名師的案例設計,致力于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專家的精彩評析,讓這本書超越了資源書的價值,更能給一線教師以理念和方法上的指導!
郭詠梅 湖南省長沙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湖南省學前教育學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國家教師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共享課“幼兒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負責人,“國培計劃”湖南省專家庫成員;從事學前教師教育近20年,長期深入幼兒教育一線,對幼兒語言教育、家庭教育有較為系統的研究,具有豐富的幼兒教育實踐經驗;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主持省級以上課題多項。
已出版作品:《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幼兒語言教育》《幼兒園語言活動創新設計》。
小 班
1.愛唱歌的小麻雀(故事)
2.一起睡著了(故事)
3.河馬大輪船(故事)
4.車子用處大(談話)
5.我的爸爸(談話)
6.矮矮的鴨子(兒歌)
7.蟲蟲飛(兒歌)
8.小豬愛睡覺(兒歌)
9.小螞蟻(兒歌)
10.我是小畫家(兒歌)
11.懶惰蟲和勤快人(兒歌)
12.捏面人(兒歌)
13.上床睡覺(早期閱讀)
14.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早期閱讀)
15.一步一步,走啊走(早期閱讀)
16.走開,綠色大怪物(早期閱讀)
中 班
17.小老鼠的魔棒(故事)
18.換一換(故事)
19.胖廚師和小老鼠(故事)
20.我也要搭車(故事)
21.象鼻子滑梯(故事)
22.大獅子和小老鼠(講述)
23.小松鼠的大尾巴(講述)
24.美好的夜晚(講述)
25.好吃的早餐(談話)
26.可愛的小動物(談話)
27.瓜兒大(繞口令)
28.上樓下樓(繞口令)
29.花園里有什么(散文)
30.秋葉的舞會(散文)
31.家(詩歌)
32.捉迷藏(詩歌)
33.小兔子開鋪子(兒歌)
34.巴喳——巴喳(兒歌)
35.虎大王照相(兒歌)
36.我媽媽(早期閱讀)
37.鼠小弟的小背心(早期閱讀)
38.小蛇散步(早期閱讀)
39.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早期閱讀)
40.長頸鹿好長喔(早期閱讀)
41.艾瑪與風(早期閱讀)
大 班
42.十二生肖(故事)
43.小猴的出租車(故事)
44.城里老鼠和鄉下老鼠(故事)
45.一片美麗的紅楓葉(故事)
46.國王生病了(故事)
47.奇怪的洞(講述)
48.猴子學樣(講述)
49.小貓生病了(講述)
50.森林里的動物(講述)
51.晴天和雨天(談話)
52.有趣的吆喝(談話)
53.我長大了(談話)
54.打醋買布(繞口令)
55.假如我有翅膀(詩歌)
56.一個人(詩歌)
57.搖籃(詩歌)
58.我被親了好幾下(散文詩)
59.變色的房子(散文)
60.落葉(散文)
61.大衛,不可以(早期閱讀)
62.蜘蛛先生要搬家(早期閱讀)
63.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早期閱讀)
64.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早期閱讀)
65.小威向前沖(早期閱讀)
66.我的幸運24小時(早期閱讀)
67.我爸爸(早期閱讀)
68.小老鼠找家(綜合)
69.我去過的地方(綜合)
70.傘(綜合)
54.打醋買布(繞口令)
設計意圖
繞口令是一種極富民間特色,又能突出語言學習目標的文學形式。《打醋買布》這個繞口令,內容有趣且貼近生活。該繞口令中出現了很多以“U”為韻母的“拗口”“繞口”的字詞,經過反復練習,能很好地幫助幼兒加強韻母、聲調的辨讀,改善發音不準的現象。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在帶領幼兒領略繞口令獨特魅力的同時,提高幼兒漢語發音的質量。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以游戲形式為主的朗誦繞口令活動,體驗念繞口令的
樂趣。
(2)能在圖譜的幫助下完整地念出繞口令。
(3)感知理解繞口令的基本內容,練習發清“醋”“布”“兔”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對繞口令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材料:圖譜、鈴鼓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講述《打醋買布》的故事,初步感知繞口令的內容
師:從前有個老爺爺,他到集市上買了醋和布,正當他要回去的時候,看到了前面有只老鷹在抓小白兔。于是,他放下醋,也擱下了布,上前去追老鷹和小白兔。可是,他剛一跑,老鷹就被嚇飛了,小白兔也被嚇跑了,還把剛買的醋打翻了,醋壇里流出的醋把布都打濕了。
提問:老爺爺到集市上買了什么?他抓到老鷹和小白兔了嗎?為什么?發生了什么?
2.欣賞學習繞口令,理解繞口令內容
(1)觀看圖譜并欣賞教師念繞口令,學習繞口令內容。
師:你看到了什么?能用繞口令中的語言說出來嗎?
(2)傾聽教師放慢速度念繞口令,再一次觀察和理解繞口令。
(3)借助圖譜,嘗試結伴念繞口令,教師重點傾聽、糾正幼兒對“醋”“布”“兔”的發音。
3.用多種游戲方法練習,進一步熟悉繞口令
(1)用由慢到快的方式練習。
(2)用拍手的方式練習。
(3)用樂器伴奏的方式練習。
4.采用“擲骰子”的游戲方式,逐句練習繞口令
游戲方法:教師或幼兒投擲骰子,如果是數字1,就朗誦繞口令及時句,以此類推。
5.欣賞教師表演繞口令,體驗朗誦繞口令的樂趣
指導語:繞口令又叫“急口令”,是把容易弄錯的字寫在一首兒歌里,要求快速念出來,要念得又快又準。朗讀繞口令還能幫助我們說出規范的普通話。
附:繞口令
打 醋 買 布
有位爺爺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
打了醋,買了布,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醋,擱下布,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打翻醋,醋濕布。
附:圖譜
專家評析
這個活動是一個傳統兒歌的教學活動,但是用創新的方式來組織,使幼兒在游戲中逐步解決學習難點,學得輕松、愉快。
活動中,教師運用了操作與游戲的方法。首先,運用圖像和聲音同步設置的優勢來處理作品,讓幼兒邊學繞口令邊看圖譜,不僅使拗口的繞口令具有可視、有趣的特點,也讓幼兒輕松、簡單地學會了繞口令。其次,在把握作品的韻律特點方面,鼓勵幼兒拍打手、腳、樂器,以及變換快慢等節奏的方式。再次,為了練習兒歌中難度比較大的兩個句子,教師運用投擲骰子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挑戰的激情,幫助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就這樣,在游戲情境中,幼兒主動、愉快地感知、理解作品,自然地學習知識,體現了“教無痕”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