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四講:及時講概論,主要是介紹中國舊詩傳統重視興發感動的美學特質,此外在及時講概論中,作者也曾將中國詩學中對于心與物之關系的看法,與西方詩論中對于心與物之關系的看法,做了一些基本的比較。至于以后三講,則是以及時講之概論為基礎,對于陶淵明、杜甫和李商隱三家的一些詩例,所做的實踐的評析。
葉嘉瑩教授出生于1924年,1945年畢業于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自1954年開始,在臺灣大學任教15年,其間先后被聘為臺灣大學專任教授、臺灣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兼任教授,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是
原版前言
什么是好詩
搖蕩性情的詩意
詩可以興的傳統
興發感動的力量
陶淵明的好詩
飲酒
詠貧士七首之一
擬古九首之八
杜甫的好詩
秋雨嘆
伙興八首
李商隱的好詩
海上
瑤池
錦瑟
燕臺
好作者與好詩
早期生活及詩作
介紹杜甫的生平,當然要提到《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杜甫的傳記。可兩唐書畢竟是后人記載前人的歷史,很多得之于傳聞的,并不十分可信。你要想很切實、很仔細地去研究詩人,光靠史書就比較困難。好在我們還可以參照詩人的作品去研究,不過不同詩人的作品所反映的內容不同,李白雖然有九百多首詩,但他常常寫自己的幻想、聯想,紀事的作品不多,要重新建立李白的歷史就不容易;而杜甫是一位真正寫實的詩人,他的一千五百首詩中有相當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現實的生活:無論國事還是家事,他都有詳細的記載。所以我們重新建立杜甫的歷史就比較容易了。
從前我在臺灣開過杜甫的專題課,講了約一年之久,我還曾整理了杜甫的生平。后來班上的一位同學根據我之所講寫了一篇補正《舊唐書·杜甫傳》的文章,發表在臺灣的《大陸》雜志。杜甫的詩很多地方可以證
明他自己的生平,我們先來看他的一首《壯游》,這是杜甫晚年時回憶從前生活的作品,主要寫他少壯時代的游歷。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只講其中的一部分,借此來了解一下杜甫早年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