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人類能否擁有真實可信的社會記錄?當電子文件迅速而不可逆轉地逐漸替代紙質文件而成為主要記錄工具時,世界各國政府和社會組織都無法回避這一歷史性挑戰。
本書在大范圍的國際文獻調研和深入細致的國內調研的基礎上,直觸我國電子文件管理的體制機制,力求真實、地揭示我國文件管理轉型過程中的進展、困擾與難題,以及導致這種狀態的深層原因,提出了符合規律的、可操作的對策,為電子文件管理研究和實踐推進提供了新的開闊思路。書中提供的相關背景知識、典型案例和國內外調研綜述也頗具參考價值。
馮惠玲,教授領銜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重點項目"電子文件管理機制研究"課題組合作完成的,核心成員是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的一支多年在電子文件管理領域執著探索、勇于攻關的團隊,他們對電子文件的未來充滿信心和責任感,富于開拓與合作精神。先后承擔該領域的國家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難點把脈
1.3 資料與方法支撐
第2章 問題
2.1 管理失控,危害國家對信息資源的控制能力
2.2 流失嚴重,危及國家歷史和民族記憶的延續
2.3 證據效力無法保障,損害各項工作的合法性
2.4 安全問題堪憂,威脅黨和國家的安全與利益
2.5 開發利用水平低下,削弱政府的服務能力
第3章 原因
3.1 認知因素:意識落后、觀念陳舊
3.2 體制因素:分段式、分散式管理
3.3 管理因素:協調不力、溝通困難
3.4 制度因素:規范滯后、監督缺失
3.5 支撐因素:研究薄弱、人才匱乏
第4章 對策
4.1 更新思想觀念
4.2 建立納入機制
4.3 強化集中統一管理原則
4.4 加強合作協調機制
4.5 健全共建共享機制
4.6 構建監督審計制度
4.7 加快法規標準建設
4.8 加強技術研究與人才培養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中國電子文件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報告
附錄二 國外電子文件管理機制及借鑒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