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澄清的《古文筆法(姜澄清文集)》的體例系統,以使訓練程序合于作文的內部規律。在緒論之后,依用詞、造句、結構、表現方法的次序撰寫,由易而難,使學習者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學下去。每章的后一節,結合現在寫作上的流弊,談談個人的意見,以增強針對性,有助于實用。
姜澄清,1935年生,云南人。讀中、高等師范7年,畢業后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 出版的作有《古文筆法》《易經與中國藝術精神》《中國繪畫藝術精神體系》《書法文化叢談》《中國書法思想史》《中國藝術生態論綱》《中國色彩論》《中國人的色彩觀》《文人 文化 文人畫》《清談錄》《清談續錄》《姜澄清散文選》等十余種。發表的論文從略。
緒論 及時講 用詞 一 用詞的基本要求 二 用詞的基本方法 三 詞匯貧乏與堆砌詞藻——用詞的兩大弊端 第二講 造句 一 造句的基本要求 二 造句的基本方法 三 句子通病舉例 第三講 結構 一 結構的基本要求 二 幾種常見的結構形式 三 開頭、結尾與過渡 開頭法 結尾法 過渡法 四 結構通病 第四講 表現方法 一 敘述 二 描寫 三 抒情 四 議論 五 表現方法的通病 第五講 立意與用意 一 關于立意 二 關于用意 三 立意、用意流弊舉例 第六講 古人修改文章的若干經驗 一 修改些什么 二 幾種修改的方法 附:范文講析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五柳先生傳 跋李莊簡公家書 寒花葬志 祭柳子厚文 祭石曼卿文 記承天寺夜游 酒德頌 陋室銘 愛蓮說 春夜宴桃李園序 諫院題名記 發使告諸侯擊楚 后記 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