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識、華人世界神探李昌鈺博士本授權傳記。 他是破解美國辛普森殺妻案、克林頓·萊溫斯基桃色案、肯尼迪總統被殺案的關鍵人物,美國人稱他為"當代福爾摩斯",現場重建。 他曾經花兩秒鐘的時間破案,也曾讓20年未破的懸案真相大白。 他曾經借著一條手帕還肯尼迪家族成員清白,也曾經讓背負18條重罪的"兇手"獲判無罪。 而李昌鈺博士在犯罪現場,任何一個蛛絲馬跡都看稱謂扭轉案情的關鍵。 而在他自己的人生現場,他如何從一個臺灣的小警察,成為全世界富申明的鑒識專家? 李博士剛到紐約留學時,口袋里只剩下50美元,但他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兼差賺取生活費,憑著一股堅強的意志力,在短短四年半之內就完成了學士到生物化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證明一個說中國腔英語的東方人也能把書教好,他比別人多花好幾倍的心力準備,終于成為全校受歡迎的老師。直到現在,在全世界都有學生,仍然是他人生中快樂的事。 而他毅然放棄在學校教書的安逸環境,接下康州刑事科學實驗室主任的職務,帶領鑒識團隊屢破奇案,而后受邀擔任警政廳,成為美國首位擔任警政界高職位的亞裔人士。在鑒識專業上,李昌鈺博士只讓證據說話,從微小的細節,發掘重大的線索,在他7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終專注地朝著夢想邁進,他要用這本《挑戰不可能(李昌鈺的鑒識人生)(精)》告訴大家:人生也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你不知道何時會走完它,但你可以抱持初衷,不畏艱難地走,將每一個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李昌鈺博士(Henry Lee),1938年出生于江蘇如皋縣,畢業于臺灣"中央警官學院",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曾擔任紐海文大學刑事科學系主任、終身教授;1979年出任美國康涅狄格州警察法庭科學實驗室主任、首席鑒識專家;1998年擔任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廳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位亞裔警政廳廳長。從警50余年間,他參與了17個和地區8000多起案件的調查,著書40余本,研究論文300余篇,榮獲800多個勛章、獎章及榮譽以及20多個榮譽博士。
自序
章 誰來替死者講話?
詭異失蹤的空姐
女主人海倫失蹤了!
"心如止水"的丈夫
神秘的第六感?
融雪尋證
丈夫與妻子
雪夜的瘋狂屠殺
一個血雨腥風的夜晚
雞骨頭里的奧秘
不再寧靜的小城
一場雪夜里的靈魂搏擊
第二章 物證——的證人
真假兇手的羅生門
一通911緊急電話
物證帶我回到彼時彼地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悲劇
縱火與謀殺的案中案
索爾茲伯市政廳失火了
當擊發生的時候
指證兇手的艱難歷程
我與物證的這些年
空調掩蓋下的罪惡
少女喬安娜之死
我與物證的風雨路
第三章 做有溫度的鑒識科學家
雨夜的離奇車禍
暴雨肆虐的夜晚
交通事故還是謀殺?
我無法告訴你為什么
回家吧,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失蹤了
無法拒的請求
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四章 如果警察犯了錯
O.J.辛普森是無辜的嗎
豪宅傳來的深夜犬吠
錯誤的開始與延續
瘋狂的追逐與反追逐
那些無法追回的錯誤
一個警察的墮落人生
猝不及防的"自殺"
欲求不滿,人生傾覆
第五章 政治是政治,科學是科學
克林頓總統的是非
馬西堡公園的聲
克林頓的藍裙子風波
肯尼迪家族的冤屈
神奇魔彈要了總統的命
手帕為威廉洗刷了冤屈
重回臺灣3·19擊現場
兩顆扭轉大選
科學不講黨派
第六章 走進美國法院
薩科與范塞蒂之死
回到1920年代
兩場荒唐的審判
彭林黎云:妥協換自由
他鄉遇故人
無休止的審判
現實的結局
美國法院知多少
劍弩之間,不妨幽默
的立場——證據
第七章 我在美國當專家證人
明星菲爾·斯佩克特之殤
古堡里的聲
自殺還是他殺?
荒唐的指控
誰來關心真相?
樓梯血案之謎
時隔16年,情景再現
揭開樓梯現場的秘密
神秘夜晚的謎團
海灣里沉睡的母與子
平安夜的離奇失蹤
孕妻與情人
情感戰勝了證據
第八章 在白人的世界里喝茶
這里不是天堂
一封同胞的來
不做沉默的羔羊
艾倫——種族歧視的受害者
警政廳長不好當
艾倫做了什么
真相驅散硝煙
生活在白人的世界里
第九章 偵破冷案的那些事兒
一位父親的找尋
妙齡女子街頭突遭橫禍
眾里尋兇千萬度
科技發展令冷案復活
冷案傷了誰
惡靈節之夜的謀殺
花了一生的一段路
與兇手失之交臂
斗轉星移的回歸
案結事難了
第十章 世有冤屈,吾輩當奮斗
神秘失蹤的藍可兒
電梯內外的世界
藍可兒案的是與非
我能做什么
也來談談朱令案
馬航事件之我見
我記不清有多少次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李博士,你為什么會選擇鑒識科學這一行?"也有無數的電視節目將我童年時眾多課外書中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列為證據—看,李博士從小就立志于此了。其實,我年少時并未立志于此,如同現在癡迷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年輕人一樣,我曾經希望成為籃球運動員。中學畢業后,不再飛速增長的身高讓我不得不放棄了成為籃球運動員的夢想。當時,我在學校的學費由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的哥哥姐姐們資助。為了不給母親及家人增加經濟負擔,我決心報考不要學費的臺灣"中央警官學校"(今臺灣"中央警察大學")。畢業后,我順利成為一名警官,后因工作出色被晉升為當時臺北年輕的巡官。而后多年,經歷諸多坎坷艱辛,我在美國取得了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卻沒有跟隨導師的腳步,成為一名生物化學家,而是有些戲劇性地選擇了當時頗不受重視的鑒識科學。走上這一行,多的是緣分;愛上這一行,只因心 中一念—誰來替死者講話?據美國司法部統計,美國平均每年有37%的兇殺案沒有偵破,一年大概有五六千件未破的兇殺案。從全世界范圍來看,這一比例和數量令人驚訝。在每一起兇殺案背后,至少有一個無辜的逝者,以及飽受失去親人痛苦的家庭。作為一個法庭科學家,唯有低頭辛勤工作,方能慰之萬一。 詭異失蹤的空姐 如果有,你突然失蹤了,誰會是那個真正找尋你的人? 如果你意識到你深愛的人正在試圖傷害你,你該怎么辦? 重要的是,你真的足夠了解與自己朝夕相處多年的那個人嗎? 如果你無法回答這些問題,當災禍降臨的時候,誰能替你講話? 女主人海倫失蹤了! 1986年11月18日夜,康涅狄格州新鎮,暴風雪肆虐,而在新鎮新區路5號克拉夫茨家,似乎也發生了一些不尋常的事—就在這樣的糟糕天氣下,女主人海倫失蹤了! 克拉夫茨家的住家保姆瑪麗·托馬斯應該是早察覺到異常的人,但是在女主人海倫的朋友們找上門之前,她的疑惑還只是在心里一閃而過的念頭。 海倫和丈夫理查德·克拉夫茨在一個培訓的場合相識,并于1975年成婚,隨后定居新鎮,他們共同養育著兩男一女三個孩子。海倫出生在丹麥,案發時已在泛美航空公司擔任空姐達17年之久。丈夫理查德則為東方航空公司的一名飛行員,在同行中有不錯的口碑,他同時還義務在當地警局做兼職警察,總之看起來安分守己。理查德很有女人緣,結過三次婚,無論婚前、婚后都擁有許多浪漫的情史。對此,海倫選擇了隱忍接受。然而,在理查德的家暴行為開始升級后,海倫決心提起離婚訴訟,并已經聘請了離婚律師。 11月19日早上6點左右,理查德告訴瑪麗,"女主人海倫已經提前去了他妹妹卡倫家",他要求瑪麗馬上就帶三個孩子前去會合。 但是,瑪麗后來并沒有在卡倫家見到海倫。 11月19日深夜,克拉夫茨家鈴聲大作。那是海倫的同事兼密友安娜的電話,她每天都會和海倫通電話,但19日整整,安娜都沒聯系上海倫。面對安娜焦灼不安的詢問,理查德回答海倫因事外出了。在接下來的一周里,海倫依然沒有去航空公司上班,也沒有向公司請假,這顯然事有蹊蹺。 11月22日,保姆瑪麗無意間在主臥地毯上發現一塊"一個葡萄柚那么大"的黑紅色污漬。當時,她趕著去另一家幫傭,心里還盤算著回來好好清掃一下。但幾天后,回到家的瑪麗發現主臥和孩子們臥室里的地毯都不翼而飛了。之前隱隱的不安,突然變得明顯起來。于是,她遞交了辭呈,并將自己的發現悄悄地告訴了海倫的朋友們。 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到了。然而作為一個極為負責的母親,海倫卻沒有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這讓她的朋友們感到不可思議。而且,眼看著海倫對丈夫提起的離婚訴訟馬上就要開庭了,這一切太不正常了。 海倫的朋友們異常焦急,她們輪番向理查德詢問海倫的下落,卻遭到理查德的嘲笑:"安娜,你大概是《邁阿密風云》(當時風靡美國的罪案調查節目)看多了吧,海倫只是出去透透氣而已,你們知道的,她很喜歡獨自旅行。如果她回來發現自己幾天不在就鬧出這么多是非,她會覺得很丟臉的。" 海倫失蹤的日子越來越久,朋友們加焦慮,但又別無他法,只得對理查德進行輪番打探,理查德分別給出了回丹麥看生病的母親、去巴黎看女性友人等答案。當被問及為何給出不一樣的答案時,理查德表示:"你們也知道,我們的關系很糟糕,海倫打算和我離婚,所以她去哪里也不會提前告訴我,我也只是猜測而已。" 此時,朋友們想起了海倫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我有什么不測,請相信那不是什么意外。"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