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介紹了梅花樁拳的基本拳套及理念,同時通過圖片逐步示范梅花樁拳的動作要領,并輔以文字注解,直觀明了地展示出全套梅花樁拳的一招一式。對拳法中的重點招式及其應用方法,單獨進行了詳細剖析,方便讀者領會個中要義。對于梅花樁拳的研習者而言,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教材。大眾讀者也可從本書所述的梅花樁拳理中,學習中國傳統的哲學智慧,一探中華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
1.作者是國人民警官大學高級警官(三級),北京梅花樁拳直系傳人,北京市梅花樁拳研究會會長。自幼隨父韓其昌習武,深得梅花樁拳真傳。
2.本書從梅花樁拳基本套路入手,通過實拍照片逐步示范其動作要領,并輔以文字說明,直觀易學,適合各種層次的太極拳習練者。本書還對梅花樁拳拳理進行了詮釋,練習者可以通過本書做到招式、拳理雙修,對練習梅花樁拳大有裨益。
3.本套書采用照片實圖加解說的形式展開內容,通俗易懂,適合廣大梅花樁拳練習者參考自學。
韓建中教授1941年生于北京,國人民警官大學高級教官(三級警監),系北京梅花樁拳直系傳人,原任第二界北京市梅花樁拳研究會會長。現任北京市梅花樁拳研究會顧問。自幼隨其父韓其昌先生習武,深得梅花樁拳真傳,還對形意拳、戳腳拳、氣功等頗有造詣,是享譽中外的武林精英。韓建中著作頗豐,著有《梅花樁》《梅花樁續集》《五式梅花樁》《五式梅花樁實用技擊術》、《擒敵制勝八十八法》《神招克敵》《實用擒拿術》《擒拿反擒拿》《奪兇器基本技法》等十幾本著作,并參加公安部擒敵技術教材的編輯工作,在多家刊物上發表近百篇文章。
及時部分 梅花樁拳動作詳解
一、梅花樁拳概要
二、梅花樁拳練功須知
三、小架梅花樁拳的樁步五勢
四、小架梅花樁拳的行步三法與四門
五、小架梅花樁拳基本套路
六、梅花樁拳基本套路動作圖解
七、小架梅花樁拳樁?五勢的變化
八、梅花樁拳的八方步
九、大架梅花樁拳套路圖解
第二部分 梅花樁拳的歷史及未來發展
一、梅拳甫露,震撼大地
二、陀南俠韓其昌小傳
三、梅花樁拳與義和拳
四、馮克善系梅花樁拳傳人之一
五、武探花楊炳與習武序
六、梅花樁拳百字傳承
七、夏至端午與練武
八、梅花樁中的形與氣
九、四時行功需加減
十、傳法難傳功
十一、梅花樁拳的"三道門"
十二、傳統武術梅花樁拳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十三、傳統武術需要挖掘整理后的拯救
十四、梅花拳的《得門而入》論
十五、踏燕趙,借祥云,耀武術
十六、武術文化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靈魂
十七、為武術,吾將上下而求索
十八、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十九、國人背后的力量就是文化
二十、心有多大,江湖就有多大
二十一、傳統武術的傳承整合與重建
二十二、武術需要大氣象,更需要大團結
附錄 梅花樁拳連續演練動作示例
后記
韓建中簡介
二、梅花樁拳練功須知
(一)練功時一定要專心
我們這里所指的心,即指人體思想和意念的中心,而不是指心臟。"身外無心,心外無道",若離開人的身體去找意念和思想是講不通的;脫離開人的意念和思想去練功也是不行的。所以,練拳的時候應該隨時做到"三運"、"三到",即以心運意、以意運氣、以氣運神,心到、意到、氣到。我們在練功時把頭腦之中的各種雜念通通清除掉,只剩下一個練功之心,才能練好。
(二)練功者要懂得"三節九段"和"六合"
人身體立正站好,兩手向下伸直,分為上、中、下三節,手至肩為上節,頭至臀為中節,胯至足為下節,這是人們常說的三節。九段是由三節中細分而產生的。上節,手腕為上節之梢段,肘為上節之中段,肩為上節之根段;頭至主心骨為中節之上段,主心骨至臍為中節之中段,臍至兩臀為中節之下段;胯為下節之上段,兩膝為下節之中段,兩腳腕為下節之下段。
"六合"包括外三合和內三臺,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內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一動全身俱動,一處不合,交手必不勇猛。欲求疾、快、猛,練習時起身落點一定要正。
前人講:"人體構成有365節,如不能團聚成一塊,腳動手不動,身動腳不動,這些都是習武者的弊病"。正如武諺中所講:"腳去手不去,必是偷來藝","上步需要先上身,腳手齊到才是真……"。我們懂得"三節九段",練到六合,起步落點就整,身體成為一個整體,體重一斤能打百斤,發力自然勇猛。
練習五勢梅花樁上步五勢之時,每個姿勢都要力求做到正、順、圓、滿、夠五個字,達到形、氣、神的統一,形成"氣崢嶸,勢泓濃"。
(三)練功者要肯吃苦,扎扎實實,持之以恒
如果想要真正掌握五勢梅花樁這門拳藝,就要出大力、流大汗,扎扎實實地下一番功夫,打好基礎,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急于求成。"冰凍三尺百日寒,爐火萬煅閃青焰,知識越學越精深,手腳越練越靈便"。五勢梅花樁拳中的樁步五勢看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實際練習起來,真正做到姿勢正確,勁道完整也并非容易,需要踏踏實實,慢慢培養,要循序漸進。梅花樁拳中的樁步五勢為靜止的拳勢,每個動作要求靜站3—5個呼吸的時間,初練階段可以根據身體素質條件減少呼吸時間,也就是相對地縮短站樁的時間。隨著功夫的增長,站樁時間可適當加長,呼吸也由3—5次提高到5—10次或更多次。總之,應該根據功夫的深淺,身體素質的情況循序漸進靈活掌握。
經過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刻苦磨煉,可以感到神清氣爽,氣血流暢,丹田充盈、氣力合一、功力倍增,有明顯的功效,對各種慢性病也有顯著的療效。
(四)要把握練功的時間和節奏
梅花樁前輩老師們常說:"練功緊了崩,慢了松,不緊不慢才成功。"因此,習武者要牢牢掌握好練功的時間,練功的節奏,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春、夏、秋、冬四季,又分為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氣候變化時,人之氣血運行也隨之變化。春天和夏天,人體氣血活躍,這時練功的運動量應該逐漸加大:秋天與冬天,氣血收藏之時,練功者也應該隨之保持原狀。遇到節氣交替時期,如果感覺身體過度疲勞,練功的運動量應該減少,如果習武者長久練功而拳藝進展緩慢,這種現象稱為"藝疲",這種時候需要加大練功的運動量,可使功夫進一步提高。以上說法在五勢梅花樁中稱為"四時行功加減論"。我們要科學地把握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四時行功的加減,合理地安排練功的時間及運動量,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便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學藝容易,練藝難;練藝容易,守藝難;守藝容易,懂藝難;懂藝容易,傳藝難"。守藝就是堅持鍛煉,終生不懈,需要習武者有恒心與毅力才行。而懂藝就是明其精神,知其真諦,善其應用,真正練到藝上身,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