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正式公布實施。《解釋》對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問題作了系統、明確具體的規定,是較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條文最多、篇幅最長的司法解釋,是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工作中適用最為廣泛的司法解釋。《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叢書:較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套裝上下冊)》是較高人民法院修改后民事訴訟法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對《解釋》的解讀。《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叢書:較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套裝上下冊)》高度提煉條文主旨,方便查閱使用;以問題為導向,立足辦案實務,深入剖析實務問題,對廣大法官、律師、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理解和適用《解釋》具有重要參考作用。
努力開創民事審判和執行工作新局面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適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的通知
(2015年2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012年8月31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2012年2月4日)
一、管轄
及時條[修改]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及時項規定的屬于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及時審民事案件中"重大涉外案件"情形的規定
第二條[修改]
努力開創民事審判和執行工作新局面
(序)
較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
2015年2月4日,《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訴法解釋》)正式公布實施。《民訴法解釋》對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問題作了系統、明確具體的規定,是較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條文最多、篇幅最長的司法解釋,是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工作中適用最為廣泛的司法解釋,是較高人民法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民訴法解釋》的制定實施,對確保修改后民事訴訟法的正確、統一、嚴格、有效實施,更加有效地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更加積極地維護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樹立司法,更加有力地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民訴法解釋》貫徹落實修改后民事訴訟法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民訴法修改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民訴法修改決定是自1992年民事訴訟法實施以來,對民事訴訟法作出的及時次修改,共有60條,修改條文近100處,新增加了誠實信用原則,新規定了公益訴訟、第三人撤銷之訴、舉證期限、行為保全、小額案件訴訟、確認調解協議、實現擔保物權等多項重大訴訟制度,對民事訴訟原則、管轄制度、調解制度、證據制度、立案制度、簡易程序、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程序和涉外程序等均有重大修改完善。這次修改,有力地推動了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和執行工作,極大地方便了對民事主體民事權利的保護,是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立法成果,在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實現司法公正,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較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修改后民事訴訟法的貫徹實施工作。民訴法修改決定通過后,及時時間成立了修改后民事訴訟法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由沈德詠常務副院長擔任組長,江必新、奚曉明、賀榮、陶凱元副院長以及杜萬華、胡云騰專委擔任副組長,較高人民法院相關庭、局、室、辦共計17個部門的有關人員參加。經較高人民法院黨組研究決定,于2013年初正式啟動修改后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起草工作,由上述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