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主要探討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首先,分了與金代同時期的其他民族政權的民族構成以及金朝各民族的發展概況,并探討了女真族與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其次,對于金代服飾制度及女真族、漢族、契丹族的服飾特點進行了剖析,并比較遼、宋、金三朝的服制,進一步分析金朝民族服飾發展的特征。第三,對金代服飾進行區域劃分,進而具體分析了各區域民族服飾的特色及發展。
本書適合高等院校服裝專業師生、服裝研究人士以及行業愛好者閱讀、參考。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適合高等院校服裝專業師生、服裝研究人士以及行業愛好者閱讀、參考。
李艷紅,1972年4月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設計藝術學博士,教授。現任教于惠州學院旭日廣東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系。 1999年考入西北紡織工學院(現西安工程大學),攻讀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002年3月畢業并獲碩士學位。2005年考入蘇州大學,攻讀設計藝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08年6月畢業并獲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從事服裝設計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中國服裝史》、《西洋服裝史》、《服飾文化概論》、《民族服飾與流行設計》、《服裝流行分析》等課程。先后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科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特色創新項目等多項規劃項目。在中文核心、CSSCI檢索期刊雜志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并出版相關專著兩部。
及時章 緒論................................................ 001
一、金朝的建立及疆域的拓展對金代民族服飾發展的響............ 001
二、生活環境對女真族傳統服飾設計風格的影響.................. 003
三、歷史與社會文化發展對金代民族服飾發展的促進作用 ......... 004
(一)金代歷史發展概況...................................... 005
(二)金代的文化藝術........................................ 006
(三)金代商業發展.. ....................................... 009
四、金代相關手工業的發展為民族服飾發展提供了條件............ 010
第二章 金代民族交流對民族服飾發展的促進 ................... 012
一、與金代同時期的其他民族政權及其民族構成.................. 012
(一)遼朝 ................................................. 012
(二)北宋 ................................................. 013
(三)南宋.. ............................................... 013
(四)西夏.. ............................................... 013
(五)大理.. ............................................... 014
(六)高昌.................................................. 017
(七)黑汗和西遼... ........................................ 018
(八)吐蕃.................................................. 019
二、金代各民族的發展概況.. ................................. 019
(一)女真族的形成、擴大和分化......... .................... 019
(二)契丹族 ............................................... 021
(三)奚族 ................................................. 022
(四)室韋系諸族 ........................................... 022
(五)渤海人 .............................................. 022
(六)胡里改等族............................................ 024
(七)漢族.................................................. 025
(八)蒙古和塔塔兒等........................................ 026
(九)吉里迷................................................ 026
三、金代女真族與各民族之間的關系............................ 027
(一)女真族和契丹族的關系.................................. 027
(二)女真族和漢族 ......................................... 028
(三)女真族和蒙古族........................................ 031
(四)女真族和奚族、渤海族.................................. 032
四、女真族與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033
第三章 金代服飾制度及民族服飾的發展特征.................... 041
一、金代服制及女真族服飾發展特點............................ 041
(一)創新中不失民族性的金代服飾制度........................ 041
(二)金代女真族服飾發展特點................................ 057
二、金代漢族及契丹族服飾特點 ................................087
(一)宋代服制及其影響下的漢族服飾特點...................... 087
(二)遼代服制及其影響下的契丹族服飾特點.................... 101
三、金代服制與遼、宋服制的比較分析.......................... 121
(一)遼、宋、金三朝服制概述................................ 121
(二)遼、宋、金三朝服制中款式分類比較...................... 123
第四章 金代民族服飾區域劃分及各區域的服飾特點...... ....... 133
一、金代服飾區域劃分........................................ 133
(一)金代各民族的遷徙和分布................................ 133
(二)金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性特點.......................... 146
(三)金代民族服飾區域的劃分. .............................. 147
二、金代各區域民族服飾的特色及發展.......................... 152
(一)東北金源地區——北方民族風貌.......................... 152
(二)華北燕遼地區——融入“漢風”的女真風貌............ ... 174
(三)西北陜晉地區——西域民族融合風貌........ ............. 186
(四)齊魯蘇北地區——漢族風貌為主.... ..................... 219
(五)金占中原地區——融入“胡風”的漢族風貌................ 227
第五章 結論........ ....................................... 251
一、金代各民族的交流促進了民族服飾的發展.................... 251
二、金代服飾制度及金代民族服飾發展的特征.................... 252
(一)金代服制在承襲中有所創新,女真族服飾在創新中不失民族性.252
(二)宋代服制遵循古制、等級嚴明以及漢族服飾的“胡化”風貌.. 253
(三)遼代服制的“一國兩制”以及契丹族服飾的游牧風貌........ 253
(四)遼、宋、金三個朝代服制的影響及關聯性.................. 253
三、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特點................................ 253(一)金代民族服飾呈區域性特點.............................. 254
(二)金代各區域的民族服飾的特點及發展...................... 256
參考文獻.................................................... 258
一、專著..... .............................................. 258
二、論文.................................................... 261
后記 ....................................................... 265
金代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權,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其服飾設計文化在藝術設計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金代的民族構成十分復雜,其服飾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征:它與宋代漢民族的服飾關系密切,同時又與遼代契丹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金代統治了中國北部的半壁江山,其疆域遼闊,東北至今天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興安嶺,西北到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至河套、陜西橫山、甘肅東北部與西夏接壤,南以秦嶺淮河與南宋為界。
金代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民族構成、經濟水平和政治等因素不盡相同,體現在各個區域的服飾風貌也有所不同。各個區域的服飾有其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它們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的影響關系。
當前,設計藝術領域內,關于金代服飾設計研究的成果不多。并且對于金代服飾,人們往往也沒有考慮到金代不同區域的差異性問題。事實上,金代疆域內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發展的差別,造成了各地區服飾設計風貌的差別。如果不考慮區域性的問題,而只是選取部分實物作為金代的典型服飾進行研究,可能略顯偏頗,很難地揭示出金代服飾的發展及其流變規律。本研究試圖從金代服飾的區域性特點出發,探究金代民族服飾在各個不同區域內的發展特點。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金代的民族構成,并初步探討了各民族間的交流。作為少數民族政權的金代,其服飾設計藝術總體上除了保留女真族的特征之外,其服飾風格受到中原漢民族的影響很多,同時也與北方契丹等少數民族服飾有著密切的關聯。
其次,重點分析了金代服飾制度及女真族、漢族、契丹族的服飾特點,同時對于遼、宋、金三朝的服制進行比較,進一步剖析金朝民族服飾發展的特征。正是各民族服飾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構成了金代豐富的民族服飾文化。
,對金代服飾進行區域劃分,并具體分析各區域民族服飾的特色。本研究從金代的統治區域特點出發,將金代服飾分為五個區域:(1)東北金源地區(2)華北燕遼地區(3)西北陜晉地區(4)齊魯蘇北地區(5)金占中原地區。結合各區域內自然環境和民族構成、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文化方面的發展狀況,分析每個區域服飾設計的特點。
金代不同區域的服飾文化隨著金代幾次遷都和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而存在著相互的關聯。這種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促進了民族的交融,對各區域服飾設計的發展變化帶來較大影響。各個區域的服飾有各自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表現出共同的時代特色。本研究在探討各區域服飾自身發展規律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各區域之間的相互影響并探討其原因所在。金代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權,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其服飾設計文化在藝術設計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金代的民族構成十分復雜,其服飾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征:它與宋代漢民族的服飾關系密切,同時又與遼代契丹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金代統治了中國北部的半壁江山,其疆域遼闊,東北至今天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興安嶺,西北到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至河套、陜西橫山、甘肅東北部與西夏接壤,南以秦嶺淮河與南宋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