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圖書
人氣:27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從文化制度的角度審視漢語史,包括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制度和漢語史,二是何謂雅正?從音韻、語言的演變探討制度、文化的變遷。《文化制度和漢語史》是日本知名漢學家平田昌司的漢語史研究專...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研究  
  • 作者:(日)[平田昌司]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1269701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9
  • 印刷時間:2016-09-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從文化制度的角度審視漢語史,包括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制度和漢語史,二是何謂雅正?從音韻、語言的演變探討制度、文化的變遷。

編輯推薦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是日本知名漢學家平田昌司的漢語史研究專著,受橋本萬太郎《語言地理類型學》影響,作者因"科舉制度全靠一部官韻管住全國,而南北各地的方言音系分歧不小,各地考生會不會遇到困難"?作者以這一疑問為出發點撰寫了《科舉制度和漢語史》。

作者簡介

平田昌司,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

目錄

文化制度與漢語史

目錄

"學術史叢書"總序陳平原/1

前言/1

章閱讀韻書/

節支撐"中國、中華"觀念的語言制度/

第二節韻書研究與語言制度史/

第二章《切韻》與唐代功令/

節產生韻書的技術、文化背景/

第二節陸法言《切韻》/

第三節唐代功令考/

第四節貢舉對韻學的影響/

第五節唐代口語正音標準和《切韻》的地位/

附錄一隋唐五代韻學年表/

第三章《廣韻》與《集韻》/

節《廣韻》與景德科舉改革/

第二節《集韻》與古文復興/

第三節《廣韻》在南宋的復興/

本章小結/

第四章唐宋科舉制度轉變的方言背景/

節李涪《刊誤》與乾符三年進士試/

第二節北方方言入聲韻尾的弱化與

五代北宋進士試/

第三節進士科功令與方言分歧/

第四節從駢文到古文/

本章小結/

第五章"韻略"的蛻化/

節宋代"韻略"與進士科詩賦試/

第二節毛晃、毛居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

——宋代道學的韻書/

第三節附釋音本的流行和《押韻釋疑》/

本章小結/

第六章"中原雅音"與宋元明江南儒學

——"土中"觀念、文化正統意識對中國正音理論的影響/

節"中原雅音"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中原雅音"和宋元明江南道統/

第三節所謂"中原雅音"的性質/

第七章音起八代之衰

——復古詩論與元明清古音學/

節宋代詩學中的古詩用韻問題/

第二節朱熹"葉音"說及其影響/

第三節元代科舉與"古韻"的制度化/

第四節明代復古詩論和古音學/

第五節詩學和韻學的乖離

——清代古音學的質變/

第八章胡藍黨案、靖難之變與《洪武正韻》/

節"今來科舉既開,未審用何本為主"

——元代韻書的南北差異/

第二節"學士大夫束之高閣,不復省視"的韻書/

第三節《洪武正韻》七十六韻本、八十韻本的廢興/

第四節元明浙學與《洪武正韻》的編纂/

第五節胡藍黨案與《洪武正韻》/

第六節金華宋氏在建文年間的復起/

第七節靖難之變、解縉獄與《永樂大典》/

第八節應制與正字

——《洪武正韻》的用途/

第九節明朝遺民和四庫館臣對《洪武正韻》的態度/

附錄二陳天祥《四書辨疑》所引元代初期南北

韻書異文考/

附錄三《洪武正韻》同一小韻"重出切語"試釋/

附錄四明太祖詩韻譜/

第九章韻嚴"華夷"之辨/

節胡虜王制與華夏文物/

第二節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試與韻書的編纂/

第三節御定《音韻闡微》/

第四節似曾相識燕歸來/

第十章清代鴻臚寺正音考/

引言——有關明清時期漢語共同語的討論/

節清朝宗室、旗人的漢語/

第二節鴻臚寺的正音

——朝會唱贊和直隸音/

第三節北音強勢化的原因/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清代官話的制度化歷程/

節"改土歸流"和官話/

第二節地方官僚與官話/

第三節方言抵抗官話

——閩粵的正音書院/

第四節官話詞匯、文體的規范化

——《圣諭廣訓直解》/

第五節官話作為語言資本的局限性/

第十二章光緒二十四年的古文/

節端午上諭/

第二節《馬氏文通》與古文/

第三節嚴譯的古文/

第四節光緒二十七年以后的古文/

附錄五助字·篇章·"時文"/

第十三章眼睛的文學革命·耳朵的文學革命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聽覺媒體的發展和"國語"的實驗/

節從1917年開始

——眼睛的文學革命/

第二節"國語"前史簡論/

第三節1926年前后

——耳朵的文學革命/

第四節趙元任和"耳朵"的國語/

第五節國語、抗日戰爭、""/

終章回望中原夕靄時

——失陷汴洛后的"雅音"想象/

節南宋音韻學與"中國"意識/

第二節韻書的理學化

——"中原雅音"的產生/

第三節"后中原雅音"時代的汴洛音/

參考書目/

后記/

表、圖目錄

表一唐代貢舉試卷獨用、同用例/15

表二南北朝隋唐"覃談""刪山"分合的演變/18

表三唐代貢舉試題律賦韻字的分布/19

表四吳語甌江片東鍾二韻今讀舉例/60

表五漢語東南部方言虞尤二韻唇音字今讀舉例/60

表六官話古入聲字今讀的調類/64

表七地方志記錄的北宋進士科及第人數/76

表八《押韻釋疑》平聲部分所見禮部試、解試、太學等賦題/102

表九宋元韻學資料中的一百八韻、一百六韻、一百七韻/107

表十中原雅音的兩派/118

表十一《菽園雜記》所列"音韻之謬"/120

表十二《增韻》微韻毛居正案語的古音說舉例/125

表十三程元初、程明善《律古詞曲賦葉韻統》東冬二韻的分合/145

表十四張潮《〈聲韻叢說〉題辭》的音韻分期、韻文體制、用韻標準/145

表十五《洪武正韻》七十六韻本的不規則空行/156

表十六《洪武正韻》編纂人員的致仕、死亡原因/170

表十七金華宋氏、蘭溪吳氏、寧海方氏、余姚趙氏和胡藍黨案/176

表十八明代《洪武正韻》刊刻情況/184

表十九《音韻闡微》的改良反切/223

表二十《音韻闡微》江韻反切上下字不相協例/224

表二十一清代晚期(光緒二十四年端午上諭以前)的科舉考試內容/275

圖一《洪武正韻》/157

圖二《洪武正韻》/157

圖三宋元明江南道學學系和《洪武正韻》的編纂/167

圖四《對類指掌》/196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