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法,在語言教育方面,強調要緊緊抓住兒童的語言發展敏感期,引導兒童既學習口語,又學習書面語言。《蒙特梭利:兒童語言能力訓練》依據此教育理念,結合中國現代家庭教育特點,從聽、說、寫、讀等方面,對兒童展開多方位的語言訓練。本書取材廣泛、可讀性強、內容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特點。
及時章 蒙特梭利語言教育
語言的獲得過程
語言敏感期(0~6歲)
語言能力訓練
語言的“爆發現象”
語言學習的障礙
第二章 語言之基:聽力訓練
聽覺是學習語言的基礎
關注孩子聽力發育的關鍵期
保護孩子聽力的重要監測
和嬰兒說話
給嬰兒唱歌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回應媽媽的話
學會傾聽
事物的名稱
念兒歌
根據叫聲猜動物
買賣“商品”
根據聲音猜交通工具
傾聽身邊的聲音
擊鼓游戲
找聲音
聲音游戲
猜謎語
按照媽媽說的做
聽指揮,做反動作
第三章 讓孩子學會“說”
第四章 讓孩子學會“寫”
第五章 讓孩子學會“讀”
第六章 語言訓練經典素材
第二章 語言之基:聽力訓練
聽覺是學習語言的基礎
有一個觀點已經被證實,那就是人不是天生就會說話的,所以對于嬰兒來說,他們是先聽他身邊的聲音,然后才學著說話。因此,語言器官的運動必須以聽到后留存于大腦中的語音信息為基礎。這也正說明,除了兩個神經中樞,還必須有一種特殊的感覺能力,即聽覺。
聽覺在嬰兒出生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但是,那時嬰兒對聲音并不是很敏感。蒙特梭利認為嬰兒只對某種特殊類型的聲音才能做出反應,比如說語言,如果嬰兒的聽覺器官不能區分各種聲音,那他們在表達時就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他們可能會模仿生活環境中的各種聲音。這是因為自然把這些神經中樞區分開來,使它們僅僅對語言敏感,以使寶寶能夠更好地學習語言。
關注孩子聽力發育的關鍵期
0~3個月
寶寶滿1個月時,他的聽力已經發育成熟了,但還得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理解他所聽到聲音的意思。從一開始,孩子對各種聲音就特別關注,特別是聲調較高的聲音。孩子會對熟悉的聲音,例如,爸爸、媽媽的說話聲做出反應,他還可能會被巨大的噪音或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一跳。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走路聲、關開門聲、水聲、刷洗聲、掃地聲、說話聲、車聲、嘈雜聲等,這些聲音都會給孩子聽覺上的刺激,影響孩子聽力的發育。
4~6個月
到4個月左右時,孩子的顳葉(指大腦中負責聽覺、語言和嗅覺的部分)會變得更加活躍,接收的信息也更多。所以,這時候當孩子聽到你的聲音時,他可能會直接望向你,并開始咿咿呀呀地出聲,或者試圖回答你的話。
到6個月大時,孩子便能夠判斷聲音來自哪里,并在聽到新的聲音時,迅速朝那個方向轉過頭去。孩子還能聽出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比如,當你叫他或提到他的名字時,他就會沖你看過來。他可能會在你說話時專心地盯著你的嘴看,甚至還會試圖模仿你音調的變化,發出類似“ma”和“ba”的聲音。
7~9個月
孩子能夠感知習慣的語聲,并知道自己的名字,比如,父母叫他的名字時,他聽見后會轉向呼叫人,并友好地微笑,表示應答。還可逐漸根據聲音來調節、控制行動,逐步學會傾聽聲音,而不是立即尋找聲音的來源。
10~12個月
能隨音樂擺手,能尋找視野以外的聲音。能夠和父母一樣去判斷聲音的來源,并開始增強對詞語的感覺能力。
1~3歲
此階段的孩子,喜歡能制造聲音的玩具,而且聲音越是復雜,對他的聽覺發育越好。此時,他已經能夠辨別音調和音質的不同。專家認為,在3歲之前,孩子對世界的感知更多來源于耳朵,而不是眼睛。
4~6歲
4歲的孩子,語言理解及聽覺記憶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語言表達也逐漸從簡單變得更長、更復雜、更生動,這為他們即將進入幼兒園學習更多的人際交往技能、復雜的游戲等做好了準備。這時,應該多給孩子看圖畫書,為年齡小點的孩子講故事,讓孩子以聽為主、視覺為輔,這樣可以讓孩子隨著故事的情節指出圖畫中的主題。5歲時,孩子已能夠一邊用手指著圖畫書,一邊自己講故事了,借助視覺刺激喚起聽覺記憶,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保護孩子聽力的重要監測
據統計,我國有近百萬名0~7歲的聾兒,而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