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理志書研究》是以《清史地理志》、《清史地圖集》學術團隊科研成果為主的論文集。收錄15篇論文,主要是《清史地理志》編纂過程中的考證、體會、感想,《清史地圖集》編繪當中的一些初步認識,學術性、邏輯性均較強,對于清代地理典籍、輿地圖和關于清代的地理典籍做了相應的校勘、詮釋、分析,有的回憶參與《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繪過程,有的地理考釋頗見功力,而有的分析則以實地考察為基礎的深度研究。
鄒逸麟:1935年出生于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該校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負責人。《中國歷史地圖集》主要編繪者之一。曾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退休。
華林甫:1965年出生于浙江余杭。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科、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碩士、博士畢業。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過十一年,并曾擔任該所歷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又曾在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兩年。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出版個人學術專著4部,學術論文84篇,學術動態25篇,科普與書評23篇(種),學術資料整理3種。
1.序
2.鄒逸麟: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繪始末及其學術意義
3.許鵬:《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清時期)陜西省修訂意見
4.傅林祥:將軍大臣所統曰城——清代乾隆以降東三省、新疆地方行政區劃
的名稱
5.華林甫:《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小序詮注
6.段偉:《清史稿?地理志》安徽糾謬
7.郭紅:《清史稿?地理志?廣西》校誤
8.胡恒:《清史稿?地理志》專題校正之二
9.金衛東:《臺灣田園墾禁圖說》和《臺灣全圖》及《臺灣全圖圖說》考
10.林玉茹、畏冬: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四十九年臺灣番界
紫線圖為中心
11.孫宏年:文獻與分析:清代西藏歷史地理研究的相關問題——以重新繪制
清代西藏地圖為中心
12.劉超建:《新疆鄉土志在歷史地理學研究上的史料價值(續)》
13.巴兆祥:康熙《鎮江府志》考述
14.讀史札記
⑴施劍:《清史稿?地理志》正誤一則
⑵胡恒:題新見明末清初彩繪本《閱史逮津》
⑶華林甫:"石浦廳"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