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奇天下奇珍,盡顯世界氣象,風俗習慣、藝術文化、奇聞趣事、科學探索,無所不包,地理范圍橫跨五洲四海,時間跨度穿越古往今來。打開本書,在家中,在桌邊,在枕邊,游歷奇妙世界吧!
"紙板爸爸"風行美國、國外高考制度面面觀、巴厘島的火葬儀式、螞蟻種蘑菇……141篇摘自《泰晤士報》、《大公報》、《讀賣周刊》暢銷報刊,薈萃劉墉、三毛、林清玄作品精華,25年沉淀,饕餮巨獻,《歐洲也有萬里長城(奇聞探索)》與您共享!
你知道嗎?會種蘑菇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小小的螞蟻;你知道嗎?能賣高價的不只是珠寶,還有蜘蛛網;企鵝會上街買魚,報紙會報警,連香蕉葉有自己的博物館……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你還有多少不知道的呢? 那些來自二十五年的奇聞與探索,摘自《泰晤士報》、《大公報》、《讀賣周刊》暢銷報刊,薈萃劉墉、三毛、林清玄作品精華,25年沉淀,饕餮巨獻!
"紙板爸爸"風行美國
國外高考制度面面觀
巴厘島的火葬儀式
螞蟻種蘑菇
西方奇人艾爾佛
紙板爸爸"這一現象很先出現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的俾斯麥市,創始人是辛迪 索倫遜。她的丈夫戴夫 布拉什瓦因時任軍隊的軍官,被派往伊拉克前線作戰。辛迪到照相館定制了一張戴夫的全身相,把它貼在膠合板上。她這么做是受到了那些同樣也在前線作戰的父母的孩子的啟發。這些孩子學少兒圖書《紙板斯坦利》,剪下自己的照片來貼在硬紙板上,然后裝入信封里寄給在前線打仗的爸爸。《紙板斯坦利》書中的主人公可以變成扁平的,裝在信封里滿世界漫游。 辛迪花75美元為剛滿周歲的女兒薩拉做了一個"紙板爸爸",為的是等丈夫從伊拉克回國時,能幫助女兒認識自己的父親。現在薩拉已經4歲,等父親回來時,她就不至于不認識他了。 辛迪女士將自己的"發明"介紹給點子專家埃列因 達姆列爾,后者把它寫進前線軍人家屬推薦閱讀的書里,這樣一下子便普及開來,尤其是在美國的邊遠地區。 緬因州赫爾蒙新學年的頭,19歲的貝麗 斯密特不是一個人來校,同行的還有她那在阿富汗服役的父親馬克,不用說只能是"紙板馬克" ,媽媽詹尼菲把它放在送女兒上學的汽車里。"我的`紙板爸爸`在哪兒?"當媽媽把它從貯藏間取出的時候,貝麗著急地問道。而后他們把"紙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