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燕暉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因為從小就深受北京城傳說故事的吸引,自己也積累收藏了很多素材,想拿出來顯擺,就整理成書,希望能將老北京的歷史、文化內涵傳承下去,讓熱愛北京的人更多地了解街頭巷尾的奇聞趣事,讓生活在北京的人更多地關注身邊的故事。 作者的及時本書《老北京的傳說》主要選材范圍是民間所說的四九城,在北京地區很暢銷,數次重印。于是,作者再次整理出這本續篇,續篇更多地涉及北京的近遠郊區。
白云觀
與嚴嵩有關的四條胡同
牤牛橋
追賊胡同和金甲土地祠
靈境胡同
丁章胡同
教子胡同
柯大把
蜜香居
豫王府的院墻高三尺
過街樓
神路街
羊肉胡同挖寶貝
前門外的關帝廟
天安門前的華表
喚君出和望君歸
長春宮的仙鶴
巧補故宮九龍壁
中山公園的龍睛金魚
雞獅潭——什剎海積水潭
北 海
仿膳和小窩頭
養蜂夾道藏皇上
萬壽宮
香妃和望家樓
影壁墻的由來
天壇天心石
暢春園的俯首松
"敗家石"
玉瀾堂外"子母石"
光緒三題金匾
壽龜與銅牛
牛尾巴的故事
十七孔橋
"黑姑娘"
蘇州街和泉宗廟
瓦盆換花園
下村的黃影壁
關老爺斬虎
關公劈山引水
關老爺大戰火龍王
八大處的紅葉
靈光寺的招仙塔
情人柏
金馬駒
進士石
清河的鄉村御醫
香山的"藥石"
西山晴雪和層巒晴雪
玉泉蝴蝶
大覺寺的影壁
張栓拉塔
北京城的人拉車
潭柘寺
盧溝橋
盧溝橋的獅子——沒數兒
盧溝曉月
蝎子城
鎮崗塔
圣米石塘
白草畔
鐵錨寺
龍門口村之長蟲印
八達嶺的得名
長城和孟姜女
空蕩蕩的北三樓
和平寺的第十九羅漢
萬善橋
龍頭險隘
十三陵龍母莊
定陵的石頭宮殿
悼陵監村
小湯山的溫泉
狄仁杰審虎
蟒 山
九龍口
箭穿山
云峰山下不老屯
燕落村
從水師營到火器營
白云觀
道教全真及時叢林——白云觀,位于北京西便門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而對于北京的普通老百姓,知道白云觀大多是因為猴子,一個道觀怎么會有猴子呢?原來是雕刻在白云觀內各處的三個石猴,據說如果正月摸全這三個猴子,一年內就能祛病免災,你要是頭痛就摸頭,肚疼摸腹,哪兒疼摸哪兒,可除一切疾病。不過這三只猴子所在的位置很分散,如果不注意,很難一一尋到,所以民間就有了"鐵打白云觀,三猴不見面"的俗語。如果您想知道那三個石猴的具體位置,那么我就在這個故事講完之后再告訴您,您也別太著急啊!
先說一個人,《射雕英雄傳》中楊康的師傅是誰?丘處機!雖然《射雕英雄傳》是虛構的小說,可丘老爺子是確有其人。他真名叫丘左,道號長春,人們都叫他丘長春,這偌大的白云觀可就是這位老爺子的,不僅如此,他還是北京金玉兩行的祖師爺。
在遼、金時代,白云觀還是一座和尚廟,叫做白云寺。那么從什么時候起,白云寺改稱為白云觀了?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金朝時山東出了個丘處機,他幼年學過琢玉。父親死后,他就以此為生,并且他為人善良,經常幫助窮苦人。后來,丘處機碰到了一位仙人。仙人很喜歡這個心地善良的后生,就點化他皈依了道教,向他傳授仙術。自此,丘處機自號長春真人,四處云游,為平民百姓解除苦難,成了有名的活神仙。
元朝滅金后,皇帝十分崇敬丘長春,就把他請到了大都(即北京),拜為國師。后塞外發生兵變,叛軍從口外直打到長城腳下,京畿危急,滿朝文武大臣驚慌失措,沒有對應的良策。皇帝便派丘長春去平亂。丘長春運用法術,很快就收降了叛軍。這樣一來,他的名氣就更大了。
此后,皇帝更加信服丘長春,但這卻引起了后宮娘娘的不滿,原來娘娘是信奉佛教的。每當皇帝在后宮提起丘真人時,娘娘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24小時,娘娘眉頭一皺,想出一條妙計,對皇帝說:"皇上,臣妾常聽皇上夸贊丘真人,可臣妾得知白云寺王長老的法力也很高強。這一僧一道沒有經過比試,皇上就夸贊丘老道,這未免太不公平了。"皇帝問:"怎么比試才看得出真本事?"娘娘說:"臣妾身懷有孕,眼看就要臨盆。皇上為何不把王長老和丘真人一起傳召進宮,讓他們掐算掐算,臣妾腹中是龍是鳳?誰算中了,就算誰的本事大。"
皇帝便宣旨把王長老和丘長春召進宮中,讓二人比試法力。王長老對皇帝十分賞識丘長春一事,心里早就憤憤不平了。為了在皇帝面前賣弄自己的法力,他便搶先說:"皇上,依小僧掐算,娘娘準為皇上添一公主。"皇上轉過臉問丘長春:"丘真人,你也替朕算算。" 丘長春笑了笑,說道:"按貧道掐算,娘娘將為皇上養一龍子。" 王長老不服輸,說道:"皇上,盡管小僧法力有限,可這樣的事還不會算錯。倘若錯了,情愿將小廟白云寺送給丘真人。" 丘長春笑著說:"王長老,貧道沒有道觀可送,倘若說得不準,愿將首級割下送你。"
娘娘臨產那天,皇帝把丘長春和王長老宣召進宮,二人陪著他在偏殿等候娘娘分娩。到了晚上,后宮來人稟報:"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娘娘生了一位公主。" 王長老聽了太監稟報,面露喜色,得意地向皇帝說:"托皇上洪福,小僧沒有算錯。"皇帝轉過臉看著丘長春,十分為難。丘長春不由哈哈大笑,不慌不忙地說:"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請皇上命太監將龍子抱出檢驗,如若貧道所言不實,死無怨言。"皇帝命太監將嬰兒抱來,丘長春迎上前去,輕輕將襁褓一揭,說道:"皇上請過目!"只聽得太監驚叫一聲:"啟稟皇上,丘真人所說不差,娘娘果真添的是龍子。"
原來,丘長春明知娘娘腹中是個公主,為了和王長老斗法,有意說是龍子。事到臨頭,他又使了個"提鳳換龍"的法術,用公主換來個太子。王長老當然知道丘長春施了法術,可自己又破不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把一座偌大的白云寺拱手讓給了丘長春。丘長春接過白云寺后,稍加修葺,改名為白云觀了。
王長老當著皇帝的面栽了一個大跟頭,心里又窩火,又懊惱,當然不肯罷休。于是,他在白云觀西面蓋了座西風寺,取"西風吹白云"的意思,和丘長春繼續斗法。每天傍晚,王長老都登上法臺,手持桃木寶劍,口中念念有詞,大喊一聲:"急急律令敕!"他把劍一揮,只見狂風怒吼,飛沙走石直襲白云觀,刮得白云觀樹倒房歪。丘長春并不在意,他在白云觀內修了一座窩風橋。
這一來,西風寺刮來的大風便通過窩風橋化為清風飄走了,白云觀毫發無損。王長老的法術失靈,仍不服輸,還要繼續和丘長春較量,丘長春卻主動去西風寺求和,對王長老說:"王長老,其實,佛家和道家并無根本利害沖突,只要你一心拯救世人,貧道情愿將白云觀歸還。"王長老自知法力不如丘長春,又見他登門賠罪,態度誠懇,就打消了作對的念頭,離開西風寺云游四方,普度眾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