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瀾是當代公認的史學大家、史學。
本世紀四直年代,他在安窯洞的油燈下寫出我國及時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通史簡編》。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日,向范文瀾傳話:中國需要一部通史。在沒有新的寫法以前,還是按照你的那種體系、觀點寫下去。
范老生前完成《中國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后,蔡美彪毅然擔負起這項未竟的事業……
這部半個世紀寫成的書,真實再現了華廈文明的歷史軌跡。
該書代表了我國史學研究的整體水平。書中論點鮮明但不失于偏頗,敘述詳密又不失于瑣碎。
該書雖是一部嚴緊的學術著作,但卻極富可讀性,是公 認的雅俗共賞之作。
本書及時冊收入了原自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成立即秦朝的統一。共為五章,分別敘述了原始公社時代,夏商時期、西周時期、東周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政治史事、經濟發展狀況=制度的演變和文化思想狀況。
本書第二冊收入了秦漢至隋統一時期。共為六章,分別敘述了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十六國、東晉和南朝、北朝時期各王朝的興亡、經濟概況、文化概況和各族間的交往與融化。
第三冊是中國通史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的及時冊。共三章,及時章敘述隋朝的興亡和經濟、文化狀況。第二章敘述唐朝的政治概況和經濟概況。第三章分別敘述了五代十國時期——五個王朝和十個割據國的興亡及這一時期的經濟狀況。
第四冊是中國通史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的第四、五、六、七章組成。分別敘述了吐蕃國、回紇國、南詔國、大理國,亦即藏族、維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以及唐五代時期的文化概況。
第五冊是中國通史第國編宋遼金元時期的及時冊,共兩章。及時章敘述宋王朝的建立與南遷,即北宋時期的政治狀況和經濟狀況。第二章敘述宋王朝的南遷與滅亡,即南宋時期的政治狀況與經濟狀況。
第六冊是中國通史第四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第三、四、五章組成。第三章敘述遼朝包括西遼的政治、經濟、文化。第四章敘述西夏的興亡和經濟、文化。第五章敘述金朝的政治史事和經濟狀況。
第七冊是中國通史第四編宋遼金元時期的第三冊。由本編第六、七章組成。第六章敘述元朝的政治史事、經濟狀況和元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狀況。第七章敘述宋金元時期的文化狀況,包括經學與理學、文學藝術、學術著作、科學技術、文化交流。
第八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明清封建制時期的及時冊。共兩章。及時章明朝的建立與集權統治的發展,敘述明太祖至武宗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第二章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明朝的衰落,敘述明世宗至神宗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
第九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二冊。由本編第三、四章組成。第三章綜合敘述清朝的建國、農民戰爭與明朝的滅亡。第四章敘述清朝統治的鞏固與疆域的奠立,即清圣祖至世宗時期的政治概況。
第十冊是中國通史第五編有明清封建制時期的第三冊。由本編第五、六、七章組成。第五章敘述清高宗、仁宗時期的政治史事和清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狀況。第六章敘述經濟狀況。第七章是明洪武至清嘉慶時期的文化狀況。
第十一冊是《中國通史》第六編清朝的衰落與滅亡的及時冊。共四章。及時章敘述道光帝的統治與英國的入侵;第二章敘述太平天國革命與英法聯軍的侵略;第三章敘述清末農民起義的失敗與同治新政;第四章敘述慈禧后再執政與外國侵略的深入。
第十二冊是《中國通史》第六編清朝的衰落與滅亡的第二冊。共六章,即本編第五至十章,分別敘述了外國在華企業與民辦新型企業的開設中日戰爭與清廷變法、列強入侵與清廷再變法、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與資產階級的形成、民主革命與清朝覆亡以及晚清時期學術文化概況。
范文瀾到延安后,開始撰寫中國通史,當時擬定"略前詳后,全用語體,揭露統治階級罪惡,顯示社會發展法則等幾條"。作為準繩。《中國通史》的出現,是中國史學史上一個革命性的前進。該書一問世,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嚴禁,這正好說明它的戰斗作用。
讀史應從讀通史開始。通史是史學金字塔的塔尖,是一個國家史學水平的標志。
公元一九九五年,人民出版社在經過長時間的精心準備之后,隆重推出了由范文瀾、蔡美彪主編的《中國通史》十卷豪華本。
這是一部迄今為止規模、篇幅多的中國通史;
這是一部兩代史學家嘔心瀝血四十三年才"磨"出來的中國通史;
范文瀾校長出生于1893年11月15日,浙江紹興市人,北京大學文本科國學門(后稱中國文學系)畢業。一生從事學術研究與教育工作,長期從事中國歷史的研究。曾擔任南開大學、北京大學、河南大學等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史學、經學等類課程。后來在延安擔任過中共中央研究院副
中國通史 1
及時編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成立——遠古至秦統一
及時章 原始人與原始公社時代
及時節 中國境內的原始人
第二節 原始公社的遺跡
第三節 傳說中的中國遠古居民
第四節 關于堯、舜、禹的傳說
第五節 原始公社制度
簡短的結論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漸解體到奴隸制度時代——夏商
及時節 夏朝傳說
第二節 假設的夏朝遺跡
第三節 商朝事跡
第四節 商朝的生產方式
第五節 商制度與文化思想
簡短的結論
第三章 封建制度開始時代——西周
及時節 古公建立封建制度的周國
第二節 周怎樣滅商
第三節 周初大封建
第四節 西周的經濟結構
第五節 西周經濟的變化
第六節 統治階級的敬天保民思想
第七節 各族間戰爭與西周的滅亡
簡短的結論
第四章 列國兼并時期——東周
及時節 在兼并戰爭中變化著的東周社會
第二節 王室衰微與大國爭霸
第三節 公室卑弱與大夫兼并
第四節 弱國對強國、人民對國家的負擔
第五節 各族間的斗爭與融合
第六節 東周時期的經濟狀況
第七節 新舊制度的演變
第八節 古代文化的創造
第九節 孔子及其所創儒家學說
第十節 儒家學派與儒經
第十一節 墨子及其所創墨家學說
簡短的結論
第五章 兼并劇烈時期——戰國
……
歷代紀年表
人名索引
中國通史 2
中國通史 3
中國通史 4
中國通史 5
中國通史 6
中國通史 7
中國通史 8
中國通史 9
中國通史 10
中國通史 11
中國通史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