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是“2008中國?星星年度詩人獎”獲獎詩人林雪的一部自選詩集,收短詩80余首。這些詩歌基于作者自己生活的體驗,在所有的詩歌中有一個共同和鮮明的主人公“我”的形象。“我”對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所經歷事情的情感體驗和發散思索,是作者的全部素材。因此,作者的素材涵蓋成長、衰老、愛情、親情、環境問題、社會現象等多個方面。塑造了一位敏感、富有同情心、憂傷的女性形象,文字平實中散發出優雅,體現出現代都市女性對于社會的溫柔關懷、對于理想道德的真切呼喚。
國內首次集結《星星》歷屆年度詩歌獎獲獎作者代表作品,見證中國新詩發展與當代詩人成長。
林雪,女。遼寧撫順市人。現居沈陽。20世紀60年代出生,80年代開始寫詩。出版詩集《淡藍色的星》《藍色鐘情》《在詩歌那邊》《大地葵花》《林雪的詩》等數種。另有隨筆集《深水下的火焰》、詩歌鑒賞集《我還是喜歡愛情》等。1988年參加《詩刊》第八屆青春詩會。2006年被《詩刊》評為“新時期全國十佳青年女詩人”。 2007年詩集《大地葵花》獲得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詩作入選《朦朧詩選》《新中國60年詩歌精粹》《中國百年詩歌選》《中國百年詩歌經典(林雪卷)》等,并連年入選國內數種年度詩選。
目錄
植物課 __ 001
在洛陽道街角我擁抱了你 __ 003
雨落在瑪根丹那小小的丘陵上 __ 004
在甜美的白樺街你愛我的日子 __ 006
身 體 __ 008
灰矸山啊! __ 010
風 景 __ 012
肋骨之外 __ 014
婚姻輔導 __ 016
昔日已遠 __ 019
低 地 __ 021
野水芹 __ 023
母親和碗 __ 025
蘭 花 __ 027
游 子 __ 029
楊 樹 __ 030
那個孩子 __ 031
在自然博物館 __ 033
電 話 __ 035
致—— __ 038
車過營口道 __ 040
父親的套衫 __ 042
詩 __ 044
午夜收音機 __ 046
荒原上的野胡蘿卜 __ 049
吻 __ 051
車過石河 __ 053
防波堤上 __ 055
小 鎮 __ 057
雕 像 __ 058
那些佚名的人在佚名的歲月 __ 060
六月無饜 __ 061
我愛那深信不疑、又初諳憂愁的時光 __ 062
比如地圖 __ 063
失去麥田的孩子 __ 065
火 車 __ 066
我在這兒坐下 __ 068
站在一棵松樹之南 __ 070
這炎涼世事多么值得熱愛 __ 072
你使我來到這里 __ 074
當一對新燕的翅膀 __ 075
微風吹過 __ 077
女 人 __ 079
最 后 __ 081
奔 跑 __ 084
青 澀 __ 086
春 天 __ 088
鄉村電影 __ 089
分 別 __ 091
夜深沉 __ 093
生逢其時 __ 094
那時,我還是個孩子 __ 096
葡萄,葡萄 __ 098
生活美如輕煙 __ 099
那來到瑪根丹的 __ 101
一株薩瑪吉堡的波羅櫟 __ 103
那個地方叫哈那斯 __ 105
何日,何時 __ 106
我自己 __ 108
織 __ 110
睡吧,蘆葦 __ 111
水天白洋淀 __ 113
雪 __ 115
語 氣 __ 116
七 年 __ 118
陌生人 __ 120
寂 寞 __ 121
那個人 __ 123
愛情瑣事 __ 124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__ 125
途經五大道 __ 128
丁字沽一號路 __ 131
風 景
在他們告訴我是閘門的地方
我卻沒看到河水。只有那
堅固堤壩上垂下的一簾水泥瀑布
他們告訴我在那條下降的駁船艙口
站著的漢子是漁夫。他運送的
卻不是滿艙的魚,而是一摞摞
灰色空心磚
他們告訴我,他撒向河面的是食餌
但我看見了網。那里面除了半死不活的魚
還有破輪胎、飲料瓶、鞋子
他們告訴我,每晚都波光瀲滟
我卻看見灰蒙蒙一片河藻
他們告訴我池塘邊泥土是原生態
而我看見那田里的土
早像被剝去臉皮一樣被鏟去
如今那薄如胭脂的浮土下
露出積年的垃圾,瓦礫、沉渣和污物
,他們樂于看到他們的謊言
引起的不斷驚奇,指給我看湖里的金魚
說它們世代生生不息,以此為家
但金魚們突然長出小腳,四散奔爬
2011年4月9日沈陽整理
林雪的詩歌有一種現代意識,那是從西方詩歌大師的作品和中國詩歌中吸收的營養。但那不是生吞活剝式的模仿,而是徹底消化后的吸收并有自己的體悟和創造。她的詩歌是一種本真的語言,重要的不是語言表層的法則和結構,而是語言背后所蘊含的精神能量。這是一種重經驗的寫作,即重經歷和體驗,讓歷史和現實生存深入內心、和個人的體悟融于一體,形成獨有的林雪詩歌圖景。——及時屆漢語詩歌雙年十佳授獎詞
林雪的詩保留著傳統詩歌韻致刺激著現代氣息彈性的表情,擷取了現代詩學的星光又迥異翻譯體詩作,以對現實的眷戀灑脫地駕馭浪漫色彩,旋律厚重符號輕盈,繁星如雪蝴蝶翩飛。我們地遠天高的生命歷程,需要這樣的曼妙詩意;我們長歌不息的詩林,需要這樣沉靜又盎然的樹。—— 首屆金迪詩歌獎授獎詞林雪的詩歌有一種現代意識,那是從西方詩歌大師的作品和中國詩歌中吸收的營養。但那不是生吞活剝式的模仿,而是徹底消化后的吸收并有自己的體悟和創造。她的詩歌是一種本真的語言,重要的不是語言表層的法則和結構,而是語言背后所蘊含的精神能量。這是一種重經驗的寫作,即重經歷和體驗,讓歷史和現實生存深入內心、和個人的體悟融于一體,形成獨有的林雪詩歌圖景。——及時屆漢語詩歌雙年十佳授獎詞
林雪的詩保留著傳統詩歌韻致刺激著現代氣息彈性的表情,擷取了現代詩學的星光又迥異翻譯體詩作,以對現實的眷戀灑脫地駕馭浪漫色彩,旋律厚重符號輕盈,繁星如雪蝴蝶翩飛。我們地遠天高的生命歷程,需要這樣的曼妙詩意;我們長歌不息的詩林,需要這樣沉靜又盎然的樹。—— 首屆金迪詩歌獎授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