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大丈夫》是吳主任“理性樂觀派”zui受歡迎文章合集,從人生、職場、情感角度,深入淺出地解答了眾多疑問。文字冷靜、犀利、生動、很理性,也很真實,更很人性,對于過得很糾結的人來說,還是很受益的。
吳主任 IT屆人士,曾在網易、錘子科技工作。特立獨行的公眾號“理性樂觀派”作者。
人生不容易,愿你不虛此行/1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3
不想當個豬頭總可以吧 /139
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141
花錢買個機會好不好/145
無能的人要是膨脹了確實有點嚇人/149
我們是普通人,所以要老實點/153
銷售鍛煉人,就是句廢話/157
既然想混個文憑,就不必糾結那些沒用的/161
朋友們,你們快發財吧/165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對。/169
別怕,事情能有多糟糕/173
你只是球場上湊數的/177
迷茫正是尋找方向的開始/181
忙于糾結也就只剩糾結了/185人生不容易,愿你不虛此行/1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3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感覺人類真是很慘的物種,不持續鍛煉身材就會走樣,不持續學習就會被淘汰,任何技能不持續訓練都會退化,總之生命太苦了。
最近有個讀者來信,說他家人去世,緊接著自己失戀,身體狀況也不佳,精神恍惚。與此同時,另一個讀者留言說查出生了不太好的病,雖還不至危及生命,但會影響未來的生活。
具體的內容我就不貼出來了。我想了很久該怎么回復比較好,因為我擔心說什么都是聽膩了的那些正能量的廢話,可能因此讓他們的情緒更低落。
我說:“別想太多了,好好養病吧。”實在不知該如何進一步開導。是分享幾個戰勝病魔的勵志故事,還是分享來自他人的更不幸的生活遭遇?我覺得這個傾訴本身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我的回復作用其實不大。
我想起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與可怕的疾病有關的往事。
十一年前臨近大學畢業時,我淋巴結發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去了我們學校附近一個還算挺大的醫院檢查。醫生看看驗血報告看看我,又看看驗血報告看看我,嘆了口氣,說:“哎,可惜了,還這么年輕。”
這種只有電視里的醫生才可能說的話突然冒出來,我當場就被嚇傻了,啞著嗓子顫抖著問:“醫生,我到底怎么了?”說完眼淚就流了下來。醫生說:“這樣吧,你去市里×××醫院再做一次檢查吧,現在不好說。”
那天下午,我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我看著手機,翻了翻長長的通訊錄,卻不知道應該打給誰。廈門四五月的下午,陽光斜照在路邊嬉戲的小朋友身上,散發著一種生機勃勃的光芒。我臉上掛著兩行淚,突然發現身邊的道路、花草、行人,所有東西都那么美好。我心想,果然是快死的人了,如今眼里的世界全是真善美。那一刻自己頭上必定有個凡人看不見的光環籠罩著。哪還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哪還有什么討厭的同學和老師?全都沒有了。世界太美了,只是對我來說一切都沒意義了。
路過校門口的水果攤時,我買了個西瓜,打算晚上一個人吃掉。那時我想,西瓜降火吧,那就猛吃一個,可能會緩解病情?人之將死,除了充滿慈愛也變得有些另類。這是一個重大發現。
回到宿舍我發現,幾個平時覺得煩人的室友都變得無比可愛,這么鮮活的生命,怎么討厭得起來呢?我給家里人打電話,說了癥狀,還說了那缺德的醫生嚇唬我的話。我爸沒當回事,說這是常見的病,喝幾副中藥就好了。我心想,那還能怎樣,喝吧,死就死吧,沒別的辦法了。你可能會好奇,我為何不去市里的×××醫院做個檢查。因為我怕檢查出問題來,治療費肯定不低,我們家根本承受不住,不僅不能把病治好還會連累家人欠一屁股債。
之后的每24小時,我都在嚴肅地思考生死問題。我想我快死了,干點什么好呢。都說人要死了就會把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都做了,這全是騙人的,有的只是心情低落,精神恍惚,胡思亂想。但每24小時,只要一想到自己還活著就特別知足。細察身體的變化,癥狀是否緩解,每天都消極卻備感僥幸。直到有24小時突然發現,淋巴結徹底不痛,癥狀消失了,我相信是熬過去了。我想到的及時件事就是去那個醫院把那個醫生揍一頓。可惜幾個月過去我不記得是誰了。我始終沒再去復查。反正目前看來,我又活了十一年。當然,至今我也不知道是自愈的還是中藥的療效。我傾向于是自愈。
是不是很幼稚很魯莽?是的,如果真是什么嚴重的但可以醫治的病早就因為我的幼稚拖死了。所以,我不提倡你們像當年的我那么傻。
但我確實經歷過以為自己活不了多久的日子。我認真地反復地深入地思考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生活中的那些困難或者導致自己不開心的人和事,不值一提。太無所謂了。
認真審視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類似的話,各種品牌的雞湯都屢有提及。世人也時常覺得被擊中,甚至有一種立地成佛的幻覺,看上去像是有那么幾分鐘是歲月靜好的樣子,把自己都騙過去了。一覺醒來,該干嗎干嗎。
我感覺人類真是很慘的物種,不持續鍛煉身材就會走樣,不持續學習就會被淘汰,任何技能不持續訓練都會退化,總之生命太苦了。對生命的領悟也差不多,也得時常思考,反復自我確認,很少有什么信念是一次堅定就不再動搖的。
有很多年輕的讀者們來信向我傾訴自己的迷茫,好像我是個從不迷茫的人。這怎么可能呢?每到關鍵的十字路口,面臨選擇的時候我都會迷茫。只不過相比之下,我可能對自己比較狠,不太喜歡身體里那個婆婆媽媽的自己,而且我總會在煩惱的時候想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再把時間拉長,之后就會明白,這些煩惱實在不值一提,躲不過去的,見招拆招,一個個來。
如果非說有什么技巧,我始終認為是調整心態。舉個例子,工作上來自領導的很多要求你都會執行得毫無怨言,因為只要不翻來覆去就謝天謝地了。然而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會讓自己很煩,其實你把這些瑣事當成不得不完成的工作就行了。甚至,就當這是領導布置的任務。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并沒有標準答案,健康、家庭、事業、成就感等幾張牌的排序恐怕因人而異。我很喜歡黑幫電影,如果你也看過很多黑幫片的話,你會發現不管看起來多么兇神惡煞、心狠手辣,那些黑幫大佬都會告訴你:Family comes first!(家庭及時)
我的答案也是。
這是一本寫給年輕人的書,我年輕的時候,吳主任就是我的燈塔。——李誕《吐槽大會》策劃人,作家
吳主任的每一句憤言都經過深思熟慮,有著堅實的經濟學底子。他和愚昧、盲從、煽情為敵。——阿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