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企孫(1898~1977),中國現代物理學奠基人 之一,物理學家、教育家。在哈佛研究院攻讀碩士時 測得普朗克常數h值,該值在世界科學界九年內 被公認為值。回國之初任教東南大學;后創立 清華大學物理系、理學院并任主任、院長;參與創辦 中國物理學會并任多屆會長;任中央研究院總干事; 創建清華大學特種研究所并任所長;任清華大學校務 委員會主任,與梅貽琦親密合作,為清華大學的快速 穩健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1937年在天津冒著生命危 險投入抗日戰爭。1952年院系調整,轉任北京大學教 授。
葉企孫一生培養出數以百計的科學家,“兩彈一 星”元勛大多出自其門下。同時,也為中國現代國防 及科學事業培養和儲備了各個關鍵領域的骨干人才。
儲朝暉的這本《葉企孫畫傳》以主人公的人生 歲月、思想脈絡及科學、教育事業為基本線索,采用 圖文并茂、互相印證的體例分七章刻畫了葉企孫襟懷 坦蕩、理想遠大、思想深邃、學問淵博、造詣高深、 知人善用的一生。凸顯其超人的智力、賢哲的人格、 純真的品性、對人類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 復雜的人生經歷。所選用圖文資料都經過多重考證, 力求簡明、豐富翔實、客觀公正,展現出葉 企孫的教育、學術貢獻和精神品質。
一 破中西文化之繭而出 葉氏出鴻眷 敬業續新緣 清華納俊秀 日記啟洞天 結社探科學 考證揭誤點 算學轉天學 旅行多體驗 二 追尋科學大師沖上云霄 古今貫通定方向 芝加哥大學插班 哈佛研究院冒尖 卡文迪許實驗室結緣 三 教授治校 廣育英才 東南大學執教 創辦清華大學理學院 北院7號聚智 教授治校中堅 文人相敬和諧 十年躋身前沿 四 科教興國 開辟新境 創建中國物理學會 主持公費留學生考選 建設清華特種研究所 出任中央研究院總干事 播撒科學精神與方法的種子 西南聯大保育棟梁 五 上馬擊賊染禍終身 國恥紀念碑 上馬擊賊津冀 唐士縱論大勢 潛禍如影隨形 六 被院系調整斬斷脊梁 一步千里之選 改造清華爭先 返身根基全失 回歸史海徹悟 七 困境更顯大音希聲 博愛所及無差等 “幾點意見”振聾發聵 身陷囹圄不亂咬 內查外調賢哲身 后記 把教育辦得更好(代跋)
1909年7月,清政府以美國退返庚款成立游美學 務處;9月成立游美肄業館。次年底,肄業館更名為 “清華帝國學堂”,分別設立四年制的中等科和高等 科。1911年2月,該學堂首次招生考試,當時未及13 歲、敬業學堂尚未畢業的鴻眷,便在父親的鼓勵下, 毅然報名投考,并一舉考上中等科,成為清華帝國學 堂的及時批學生。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清華帝 國學堂停課。父親葉景法唯恐耽誤兒子學業,旋即將 鴻眷轉入上海兵工學校。該校偏重于自然科學教育, 著名實業家吳蘊初當時就任教于此。課余之時,父親 給他講授文史知識,教他習天算歷律,叔祖父也常為 他講解大自然的奧妙異趣。鴻眷自己也常常貪婪地閱 讀古今中外各種書籍,無論是家藏祖上珍本,還是豫 園書攤的中外名作,他都要仔細翻閱;凡書上的計算 數據,他也要重新驗算。此時養成的習慣一直保留到 晚年。
因辛亥革命而停課的清華帝國學堂,于1912年5 月重新開學,9月更名為清華學校。1913年夏,鴻眷 重新報考清華。這次報考不太順利。身體檢查時,大 夫說他心律不齊,不能報考。但細心的鴻眷抓住體檢 表上不貼照片的漏洞,以號企孫為名重新報考,并請 同學幫忙代驗身體,順利過關獲準參加考試,又一次 考取了清華,不過葉鴻眷從此便成為葉企孫了。一向 以誠待人的葉企孫,對于這次蒙騙過關,心中總覺不 安,這可說是他一生中的一次弄虛作假。直到晚 年,每憶至此,仍深深自責。
1913年5月,葉企孫北上清華之前,約上海同學 游玩,并在照相館中照了張全身照。或許他看到沖印 出的照片感到不滿意,便用毛筆在照片的背面工整地 寫了四行評論:“(一)戴平頂草帽拍照形式不佳; (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三)二足如此 擺列不雅觀;(四)長衫多皺處。以上四端及時端尚 可不論。”顯示葉企孫已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開始 檢點和內省自己,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態度等認真 而有所約束,并力求。
在葉企孫再入清華的第二年,著名學者梁啟超來 校以“君子”為題作演講。聽了梁的演講后,葉企孫 的自省更深刻,“君子”這個詞就常出現在他的言論 中。
1914年,16歲的葉企孫遇到人生中及時次真正的 挫折,所修各門功課的他卻因體育不及格留級一 年。清華與敬業學堂的較大不同在于它十分重視體育 ,早在游美肄業館時期,所擬章程就規定招收的學生 都必須具備“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身家 清白”等條件。時任校長周詒春因學生楊石先生病而 對學生體質虛弱的問題更加關注,故實施強迫體育, 約法三章:學生必須每天晨起出操;下午4時鎖閉教 室、圖書館和宿舍,迫使所有學生都參加體育運動; 晚上9時一律熄燈就寢。并制定一項很少見的校規: 不論各科學業成績如何,凡體育不及格就必須留 級。這項規定就篩出并攔下了葉企孫。
周詒春校長在一次巡查時發現楊石先在學校規定 的體育活動時間躲進荷塘邊僻靜處看書,便質問他: “病弱之軀,何以報國?”因為留級,葉企孫與楊石 先成了同班同學。楊石先被逮住質問、葉企孫被留級 ,這對年少氣高的兩個人影響巨大。葉企孫從此以后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并養成了重視身體鍛煉的好習慣 。 1909年7月,清政府以美國退返庚款成立游美學 務處;9月成立游美肄業館。次年底,肄業館更名為 “清華帝國學堂”,分別設立四年制的中等科和高等 科。1911年2月,該學堂首次招生考試,當時未及13 歲、敬業學堂尚未畢業的鴻眷,便在父親的鼓勵下, 毅然報名投考,并一舉考上中等科,成為清華帝國學 堂的及時批學生。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清華帝 國學堂停課。父親葉景法唯恐耽誤兒子學業,旋即將 鴻眷轉入上海兵工學校。該校偏重于自然科學教育, 著名實業家吳蘊初當時就任教于此。課余之時,父親 給他講授文史知識,教他習天算歷律,叔祖父也常為 他講解大自然的奧妙異趣。鴻眷自己也常常貪婪地閱 讀古今中外各種書籍,無論是家藏祖上珍本,還是豫 園書攤的中外名作,他都要仔細翻閱;凡書上的計算 數據,他也要重新驗算。此時養成的習慣一直保留到 晚年。
因辛亥革命而停課的清華帝國學堂,于1912年5 月重新開學,9月更名為清華學校。1913年夏,鴻眷 重新報考清華。這次報考不太順利。身體檢查時,大 夫說他心律不齊,不能報考。但細心的鴻眷抓住體檢 表上不貼照片的漏洞,以號企孫為名重新報考,并請 同學幫忙代驗身體,順利過關獲準參加考試,又一次 考取了清華,不過葉鴻眷從此便成為葉企孫了。一向 以誠待人的葉企孫,對于這次蒙騙過關,心中總覺不 安,這可說是他一生中的一次弄虛作假。直到晚 年,每憶至此,仍深深自責。
1913年5月,葉企孫北上清華之前,約上海同學 游玩,并在照相館中照了張全身照。或許他看到沖印 出的照片感到不滿意,便用毛筆在照片的背面工整地 寫了四行評論:“(一)戴平頂草帽拍照形式不佳; (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三)二足如此 擺列不雅觀;(四)長衫多皺處。以上四端及時端尚 可不論。”顯示葉企孫已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開始 檢點和內省自己,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態度等認真 而有所約束,并力求。
在葉企孫再入清華的第二年,著名學者梁啟超來 校以“君子”為題作演講。聽了梁的演講后,葉企孫 的自省更深刻,“君子”這個詞就常出現在他的言論 中。
1914年,16歲的葉企孫遇到人生中及時次真正的 挫折,所修各門功課的他卻因體育不及格留級一 年。清華與敬業學堂的較大不同在于它十分重視體育 ,早在游美肄業館時期,所擬章程就規定招收的學生 都必須具備“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身家 清白”等條件。時任校長周詒春因學生楊石先生病而 對學生體質虛弱的問題更加關注,故實施強迫體育, 約法三章:學生必須每天晨起出操;下午4時鎖閉教 室、圖書館和宿舍,迫使所有學生都參加體育運動; 晚上9時一律熄燈就寢。并制定一項很少見的校規: 不論各科學業成績如何,凡體育不及格就必須留 級。這項規定就篩出并攔下了葉企孫。
周詒春校長在一次巡查時發現楊石先在學校規定 的體育活動時間躲進荷塘邊僻靜處看書,便質問他: “病弱之軀,何以報國?”因為留級,葉企孫與楊石 先成了同班同學。楊石先被逮住質問、葉企孫被留級 ,這對年少氣高的兩個人影響巨大。葉企孫從此以后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并養成了重視身體鍛煉的好習慣 。
其后,葉企孫又得悉同鄉并在敬業和清華同學的 范瀚增“以幼年好學,派往美國”,“孰知渡美未及 半年,而卒以好學之故,遽殞其身也”。這個現實更 令葉企孫震驚,他在日記中寫道:“君子不幸,亦國 家之不幸也。雖然吾有所感矣。少年好速成、當篤志 求學之時,不顧身體之強弱,其勇往固可貴,然試思 ,一旦回也短命,學業未成,而身先夭折,則與緩進 而晚成者不可同日而語矣。死而有靈,回溯當日之情 景,能不廢然而返、自傷其初乎。故智者則不然。求 速進而夭折者不如緩進而卒晚成。但尼孫者,英之詩 人也,年逾八十;帕愛者美之詩人也,年只而立。試 比較其文集,則帕愛不能盈冊,而但尼孫盈笥而有余 。是知壽長者較壽短者,終多做些事。我輩同學,其 先求強固之身體乎。”自此,強身健體便成為葉企孫 的自覺行為。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