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故事》系列叢書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劃的一套大眾收藏類圖書。其所敘述的文物主題大眾常見,其語言文字大眾易懂。作者能夠深入淺出地敘述內容,能夠引人入勝地編排結構,能夠縱橫捭闔地激揚文字,能夠發人深省地開示讀者,并且是具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的收藏家。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一張"老照片"、永恒的瞬間、結繩記事、角形器、"法器"、水中的精靈、"水盂"、美從茶杯開始、稻谷飄香、快樂的"漁民"、"旋渦"里飛出歡樂的歌等。
本書適合考古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秦偉,祖籍江蘇。師專畢業教過美術。再習中文、藝術史論。同樣一知半解。收藏、出書純屬偶然。牽手吳越青瓷應是必然,心靈之約。得之從容。著有《長河落日——早期青瓷隨筆》。不是研究,那是對話。便有了說不完的話……
題記
出自大化發自心聲——讀秦偉著《悠悠青瓷》
早期青瓷對古陶文化的傳承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一張"老照片"
永恒的瞬間
結繩記事
角形器
"法器"
水中的精靈
"水盂"
美從茶杯開始
稻谷飄香
快樂的"漁民"
"旋渦"里飛出歡樂的歌
"窩"的暢想
"老房子"
濤聲依舊
太陽神
"人獸一體化"
"天地"之愛
一聲嘆息
它有自己的追求
吉"磬"福音
金聲玉振
窮兵黷武
雙龍舁口
不朽的豐碑
對酒當歌
意趣橫生各臻其妙
有意味的"霓裳"
動物世界
舟楫如車馬往來若飄風
"辟邪"
"羊羊"得意
恬靜的世界
守望夢想
生命·自然·美
早期青瓷的審美意趣
附錄:書信
編后記
出自大化 發自心聲——讀秦偉著《悠悠青瓷》
這是我讀到的秦偉女士所著的第二部有關早期青瓷的書稿。從學術上說,盡管近年來先后有江蘇無錫鴻山戰國大墓、浙江長興雉城鎮鼻子山戰國墓及德清縣亭子橋早期窯址等都出土了大批東周時期的青瓷禮器、樂器和日常實用器,而且今年4月還舉行了"瓷之源學術討論會",但在整個文物考古博物館界乃至收藏界,始終投身于早期青瓷研究的學者并不多,秦偉女士算是特例。從本書一篇篇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從她的《長河落日——早期青瓷隨筆》在2004年出版之后,秦偉并未停止對早期青瓷的獨立思考。
說真的,這部書稿到我手上已歷兩月有余,一直沒有打開閱讀并完成秦偉邀我寫"序"的任務,一是因為平時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實在繁重,抽不出整塊的時間通讀;二是我自己感覺到近年來沒能對早期瓷器下什么功夫,要看這部書稿,還得先熟悉相關資料,否則怎么對得起朋友的厚愛和重托?所以,我原打算等到7月暑假期間再完成這件工作,但前幾日,當我燈下偶爾打開秦偉寄來的文稿時,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她的如詩如畫的語言風格一如既往,但對早期青瓷的癡迷似乎有增無減,對問題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她在不斷努力,試圖穿過歷史的層霧和時空的隧道,與早已消逝的靈魂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