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西方史學思潮的引進,中國民族史研究開始起步,呂思勉等人是這方面的開創者。呂思勉的《中國民族史》,在總論之后分為十二章,對中國民族的十二支族系的起源及演變,進行了詳細的敘述、考證和討論;作者系統整理了古史材料,使這部著作成為這一時期中國學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
本書按族群分章節,在"總論"之后分為十二章對漢族、匈奴、鮮卑、丁令(回族和突厥)、貉族、肅慎(滿族)、苗族、粵族、濮族、羌族、藏族、白族十二支族系分別敘述,從其起源講到演變、消亡,并討論其各個支系的變遷。對于各個族屬的起源及歷史演變,根據各種史書典籍,分別加以考證和討論,對于不同族系之間的關系,也努力做出清晰的交代和說明。
呂思勉,字誠之,筆名駑牛。出生于書香世家,著有《白話本國史》、《秦漢史》、《先秦史》、《隋唐五代史》、《中國民族史》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