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營養均衡、身體健康,飲食是關鍵。只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長。而盡早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飲食觀念,糾正孩子不良的飲食行為,是父母的一項重要任務。
本書針對0~12歲孩子的喂養問題,從食物選擇、營養搭配、喂養方法、飲食習慣、健康食譜、飲食衛生等方面,詳細而深入地介紹了培養孩子形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方法以及豐富的營養知識,并為孩子特別設計了100多道分階段食譜、76道特效功能食譜。
如果為人父母的你經常為孩子的飲食問題犯愁,本書會協助你解決這個頭痛難題,并幫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你的孩子更加聰明健康。
北京兒童醫院營養專家教你把好孩子的營養關
一網打盡0~12歲孩子的喂養問題
分階段重實操更科學更安全
0~6月齡:掌握好奶量不生病
6~12月齡:循序漸進添輔食,護腸胃、防過敏、巧斷奶
1~3歲:輔食變主食,細軟易消化,品質蛋白要跟上
4~6歲:骨骼、肌肉齊發育,營養素攝入要均衡
7~12歲:體格、智力發育關鍵期,全方案營養助學習
毛鳳星
北京大學預防醫學學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副主任營養師。從事兒童臨床營養二十余年,擅長嬰幼兒喂養和兒童糖尿病、兒童肥胖、兒童腎衰及兒童代謝病的營養治療。
主要作品有《聰明寶寶營養餐大全》《肥胖病的營養治療》等。
及時章 0~6個月 母乳是好的營養
0~6月齡嬰兒消化和排泄功能發育
0~6月齡嬰兒身高體重走勢圖
0~6月齡男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0~6月齡女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純母乳喂養
初乳賽珍珠
初乳成分與功效圖
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媽媽哺喂姿勢
人工喂養的乳類選擇
沖奶粉也有大學問
沖奶粉用什么水好
沖奶粉用水的溫度
奶粉的沖調比例
要先加水后加奶粉
掌握搖晃奶瓶的力度
哺乳媽媽飲食的注意要點
少吃鹽
多食用有排毒功能的食物
"大補"不如不挑食
小心農藥對乳汁的影響
補充足量的水分
專題:哺乳媽媽最關心的營養問題
催乳食譜推薦
紅棗桂圓粥
木瓜鯽魚湯
豬骨燉蓮藕
油菜炒豆腐
豌豆燉排骨
黨參牛肉湯
豆漿萵筍湯
清蒸烏雞
花生燉豬腳
雞絲豌豆湯
魚頭冬瓜湯
黃豆排骨湯
紅薯粥
豆芽炒魚片
海鮮燉豆腐
冬筍黃花魚湯
紅豆粥
茄汁菠蘿茭白
阿膠糯米粥
熘魚片
花生桂圓紅棗湯
熘肝尖
第二章 6~12個月 添加輔食要及時
6~12月齡嬰兒身高體重走勢圖
6~12月齡男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6~12月齡女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繼續母乳喂養
繼續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如何選擇其他乳制品
可以嘗試輔食的信號
6個月開始
孩子的挺舌反應消失時
孩子開始對食物感興趣
孩子能挺直頭和脖子時
如何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的重要性
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
"用膳"專用工具,讓寶寶吃得香香的
寶寶專用匙
保溫餐盤
帶蓋吸盤碗
卡通趣味筷子
寶寶所吃輔食大小按月查
大米
土豆
雞蛋
西藍花
蘋果
菠菜
胡蘿卜
讓寶寶逐漸愛上吃飯
4~6個月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喂飯
7~9個月 鍛煉寶寶吃飯的技巧
10~l2個月 讓寶寶體驗用手抓著吃
斷奶前媽媽的準備
應對漲奶
應對回奶
做好心理準備
斷奶前寶寶的準備
要保持身體狀況
斷奶前要好好添加輔食
學會用奶瓶或杯子喝奶
生活習慣要有所調整
減少寶寶的無聊時間
專題:6個月~3歲寶寶外帶輔食全攻略
到鄰近的地方
出遠門
寶寶外出常用輔食盛具
營養輔食推薦
南瓜汁
小白菜汁
豆腐軟飯
糯米糊
芋頭玉米泥
玉米米糊
什錦燴軟飯
蛋黃泥
蘋果汁
蛋黃土豆泥
菠菜雞肝泥
蔬菜排骨湯面
雞蛋稠粥
三角面片湯
燉魚泥
蘋果金團
燕麥南瓜粥
紫菜雞蛋粥
南瓜拌飯
胡蘿卜小魚粥
米團湯
雞蓉湯
冬瓜球肉丸
魚肉香糊
菠菜瘦肉粥
老南瓜胡蘿卜粥
紅薯拌南瓜
玉米雞蛋湯
菠菜銀耳湯
獼猴桃橙汁
獼猴桃薏米粥
牛肉湯米糊
第三章 1~3歲,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化
1~3歲孩子身高體重走勢圖
1~3歲男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1~3歲女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根據牙齒生長情況添加對應的輔食
牙齒長哪里,菜單照這里
切出寶寶喜愛的食物形狀
選擇食物時要兼顧營養與易消化
涼白開是孩子好的飲料
孩子對水的每日需求量
孩子缺水引起的癥狀
怎樣讓孩子喝水
怎樣判斷孩子身體是否缺水
斷奶有了"后遺癥"
寶寶堅決不吃配方奶
奶斷了,"奶癮"斷不了
斷了奶,夜里不好好睡覺
斷奶后,寶寶變瘦了
斷奶后,寶寶大便一直不正常
將吃飯問題進行到底
吃得到處都是
狼吞虎咽
不愛吃飯
對于孩子吃飯問題,父母易犯的錯
營養輔食推薦
奶油蘑菇燴青菜
海帶黃瓜飯
芝麻南瓜餅
小米黃豆面煎餅
五彩飯團
玉米面發糕
香菇菜心
牛奶蒸蛋
愛心飯卷
雞肝小米粥
三鮮小餛飩
番茄枸杞子玉米羹
牛奶玉米粥
花豆腐
水果杏仁豆腐羹
香蕉泥拌紅薯
紅薯酸奶
蛋黃菠菜泥
奶油菠菜
胡蘿卜西芹雞肉粥
番茄肝末湯
胡蘿卜雞蛋碎
鵪鶉蛋菠菜湯
西藍花濃湯
奶油蝦仁
黑豆豆漿
三丁豆腐羹
綠豆玉米糊
牛奶枸杞銀耳羹
香果燕麥牛奶飲
洋蔥攤蛋
西藍花豆漿汁
木耳蒸鴨蛋
五彩什錦飯
第四章4~6歲,養成飲食好習慣
4~6歲孩子身高體重走勢圖
4~6歲男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4~6歲女孩平均身高/體重走勢圖
吃對水果更健康
預防便秘的蘋果
預防積食的芒果
潤肺防咳的梨
預防感冒的橘子
提供更多熱量的菠蘿
嗓子疼時就吃楊桃
孩子的體質與水果屬性
孩子吃得過多會影響智力
容易使大腦疲勞
會抑制大腦智能區域的生理功能
易致便秘進而"毒害"大腦
促使大腦早衰
不挑食、偏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什么是挑食、偏食
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
應對孩子偏食的措施
飲食加運動,避免"小胖墩兒"與"豆芽菜"
讓小胖墩兒癟下去
讓豆芽菜成為小豆苗
營養食譜推薦
水果湯
黑芝麻木瓜粥
麻醬拌茄子
雙菇燴蛋黃
洋蔥拌木耳
胡蘿卜炒肉絲
紅薯雞蛋餅
南瓜雙色花卷
烏龍面蒸蛋
甘蔗汁
黑芝麻核桃粥
南瓜胡蘿卜汁
蘿卜拌雞絲
海苔卷
雞肉番茄奶酪蛋卷
鴨血豆腐湯
花生紅豆湯
木耳炒肉片
第五章 7~12歲,攝取更多的營養素
讓孩子健康活潑,吃好一日三餐
早餐應吃飽、吃好
午餐需合理搭配
晚餐要容易消化
控制好體重
早餐是孩子的活力之源
早餐對孩子的重要性
不吃早餐危害大
安排好孩子的早餐
如何讓孩子吃好晚餐
時間要早
不宜過飽
清淡為主
低熱量、低脂肪、多碳水化合物
營養輔食推薦
雞蛋大蝦沙拉
奶汁娃娃菜
豆豉牛肉
五香豆腐干
黃豆飯
雞蛋拌菜
紅糖三角包
清爽三絲
五彩拼盤
藍莓醬核桃塊
蟹味雞蛋
白蘿卜羊肉蒸餃
水果豆腐
香菇疙瘩湯
下篇 神奇的特效營養食譜,守護孩子的健康
及時章 特效功能食譜,讓孩子長得壯
強壯骨骼
攝入足量的鈣
補鈣的食材
孩子每天應吃5類食物
食物巧搭配,補鈣效果好
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讓孩子遠離垃圾食品
特效功能食譜推薦
鯽魚豆腐湯
肉末蛋羹
薏米牛奶粥
雞肉蝦仁餛飩
增高
如何判定孩子是否矮小或
生長緩慢
蛋白質必不可少
補充脂肪很必要
有益增高的飲食習慣
增高有效營養素
特效功能食譜推薦
清燉二骨湯
清蒸基圍蝦
菠蘿雞飯
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有效營養素
蛋白質不可或缺
如何增強免疫力
特效功能食譜推薦
西藍花咸蛋豆腐
番茄蛋花疙瘩湯
菠菜炒豬肝
生滾魚片粥
補鐵補血
越細碎的食物越補血
促進鐵的利用和吸收也很重要
補鐵補血的食材
特效功能食譜推薦
孩子的零食選對了嗎
孩子每天的活動量很大,但是他們小小的胃一次承受不了太重的負擔,只靠一日三餐無法保障身體所需的熱量。因此,適宜的零食也就變得格外重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零食,達到既要增加營養素的攝入量,又能滿足孩子饞饞的小嘴的目的,同時又不影響主食進餐量,不能讓零食喧賓奪主。在選擇零食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咀嚼和消化能力。
如何讓孩子更健康地吃零食
提供足夠的熱量
為了讓零食更有營養,每次可以選擇兩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搭配在一起,例如面包和奶酪、水果和花生醬。
選擇恰當的進食時間
零食應該是正餐的補充,而不能取代正餐。吃零食的時機,至少是在正餐前一個半小時。
鼓勵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你的孩子是不是已經會自己翻箱倒柜找零食了?他們通常會選擇那些能看得見、夠得著的東西,所以家長應該把水果等有營養的食物放在顯眼的地方,而把甜食、薯片藏起來。
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喜歡吃零食,就別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記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補充蛋白質
在正餐之間讓孩子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奶酪、花生醬等。
預防齲齒
讓孩子養成吃零食后刷牙的好習慣,或者至少漱漱口,少吃精制糖。
不必太緊張
孩子偶爾吃點甜食或薯片也不是不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營養專家提醒
給孩子的零食要適量
給孩子吃零食的關鍵是要適量。專家認為,學齡前兒童每日吃3次零食,每次攝入的熱量應為100~150卡。
零食也要營養均衡
你的孩子是不是不愛喝牛奶,不愿吃蘋果?由于挑食,孩子可能會缺失某些營養成分,而健康的零食也可以為孩子提供所缺的營養。
含鈣質的零食
研究表明,100名1 ~ 3歲兒童中有11名缺鈣,因此,補充鈣質有助于兒童健康成長和骨骼的發育。常見的富含鈣質的零食有:酸奶、酸奶拌麥片、蝦泥等。
含蛋白質的零食
在孩子成長發育期,蛋白質有助于肌肉的發育,還有益于抵抗病毒。富含蛋白質的零食有:奶酪片、煮雞蛋、花生醬、肉松等。
含維生素的零食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物質,也是保持孩子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但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常見的富含維生素的零食有水果和蔬菜,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蔬果,可以在盤子上用水果和蔬菜拼出笑臉等可愛的圖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含膳食纖維的零食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對孩子的健康大有好處,能維持腸道健康,還能避免孩子飲食過度。富含膳食纖維的零食有:摻入麥片的酸奶、全麥豆沙餅、葡萄干麥片和牛奶。
善用料理小技巧,讓挑食的孩子什么都吃
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挑食孩子讓父母傷透了腦筋。餐桌往往成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諜對戰場,若硬要孩子吃他討厭的食物,可能會導致更大的"戰役",往往一發不可收拾。
怎樣把這些口感上不討喜的健康食材,讓孩子乖乖吃下呢?考驗父母廚藝的時刻到了。其實,只要把握以下料理小步驟,就能讓挑食的孩子再也不挑食了!
改變食物形狀
有些孩子不喜歡某些蔬菜的味道,可將食材壓成泥狀,加入嬰兒米粉中(針對可以添加輔食的嬰兒);或混入肉餡,制成肉丸子、餛飩、餃子,以增加孩子的接受度。
孩子普遍不愛吃胡蘿卜和豆制品,因為它們含有一種特殊的不易被接受的味道。家長在制作時既要設法去除這種獨特的味道,也要多變換主副食的花樣,采用不同的刀法制成片、絲、塊、卷、夾等形態,再配以帶餡的面點、拼盤式的菜肴和內容豐富的美湯。色彩鮮艷的飯菜一定會促進孩子的食欲。
利用食材自身的味道調味
家長可利用水果的香甜壓過某些蔬菜特有的味道,或是用番茄、洋蔥、橙汁的味道去除魚類的腥味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發揮創意讓食材可愛大變身
家長可以將一碗碗的白米飯變身為海苔卷、飯丸子;或將食材以卡通圖案、花朵或動物造型呈現,來刺激孩子的食欲。
以身作則,并多多給予鼓勵
孩子的口味喜好往往受環境的影響,如果大人挑食或在孩子面前講這不好吃,那沒滋味,孩子也會先入為主,不會吃這些食物。因此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另外,家長偶爾以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吃上一兩口不愛吃但富含營養的食物,也能漸漸降低孩子對食物的抗拒感。
推薦幾種花樣制作小竅門
·用海帶絲、胡蘿卜絲與肉餡、土豆絲制作菊花丸子。
·用巧克力和成的咖啡色面與黃色的玉米面制作"魔方",深黃與淺黃方格像玩具一樣,既形象又美觀。
·用自制番茄醬烹制番茄豆腐盒(豆腐切成方塊過油,內嵌肉餡,外裹紅色番茄醬)、番茄豆腐丸(將豆腐和番茄醬混勻制成餡,用小勺挖成一個個豆腐丸子)。
·用菜汁、蛋黃等和面制作彩色水餃、彩色蝴蝶卷,中間鑲嵌著果脯、核桃仁等層次分明的開花饅頭。
初乳賽珍珠
初乳是指新生兒出生后7天內所吃的母乳。俗話說,"初乳滴滴賽珍珠"。初乳不但含有一般母乳的營養成分,還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吞噬細胞、微量元素等。這些成分能提高新生兒的抵抗力,促進新生兒的健康發育。初乳中含有保護腸道黏膜的抗體,能防止腸道疾病。初乳中蛋白質的含量高、熱量高,新生兒易于消化和吸收。初乳還能刺激腸胃蠕動,加速胎便排出,加快肝腸循環,減輕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初乳成分與功效圖
初乳
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吞噬細胞、微量元素。
含有保護腸道黏膜的抗體,能防止腸道疾病。
提高新生兒的抵抗力,促進新生兒的健康發育。
刺激腸胃蠕動,加速胎便排出,加快肝腸循環,減輕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總之,初乳的優點很多,媽媽和孩子一定要珍惜。特別是產后頭幾天的初乳,免疫抗體含量較高,千萬不能丟棄。
沖奶粉也有大學問
沖奶粉看似簡單,但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件事。如何給嬰兒沖奶粉,這是新手父母的必修課。
沖奶粉用什么水好
沖奶粉好選用煮沸冷卻后的自來水,即白開水。自來水經過消毒,會有部分氯化物和亞硝酸鹽的殘留,因此,要煮沸3分鐘進行除氯,冷卻后再用來沖奶粉。另外,不能用米湯、面湯、豆漿等沖奶粉,這樣不但不能使二者的營養加倍,還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
沖奶粉用水的溫度
不同品牌奶粉對沖調溫度要求不一樣,如日版明治奶粉的沖調溫度是70℃,荷蘭牛欄的沖調溫度是37~43℃,這主要與產品的工藝有關。因此,沖奶粉的水溫應參考產品標注的溫度。
沖奶粉的水溫判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購買溫度計,但操作起來不便利。可用手腕內側皮膚測溫,以溫熱而不燙手為宜,溫度一般接近體溫或比體溫略高為宜。
奶粉的沖調比例
每款配方奶粉都會在包裝上標注明確的沖調比例,這一比例是根據各品牌奶粉的營養成分含量來定的。但個別媽媽對添加奶粉的分量很隨意,沖調用水量也或多或少,不講究調配濃度。
若沖調奶液過濃,會增加嬰兒的腸道負擔和腎臟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寶寶無法消化攝入的蛋白質,容易消化不良,這也正是喝奶粉的寶寶易上火的常見原因之一。若奶粉沖調過稀,嬰兒容易出現營養缺乏,導致個頭小、消瘦等情況。育兒專家表示,嬰幼兒的奶粉一定要按照所要求的比例沖調。
要先加水后加奶粉
先加奶粉后加水是最常見的一種錯誤沖調方法,按照日常習慣,大多數人都會將粉末狀的沖劑倒入杯子或碗中,然后用水沖。但是嬰兒奶粉不能這樣沖調,正確的沖調順序應是先在奶瓶中放入一定量的溫水,然后按照沖調比例倒入相應量的奶粉。
每款奶粉的沖調比例都是特定的,如果先加奶粉后加水,加到原定刻度,奶就沖濃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會漲出一些,但濃度適宜。嬰兒喝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
掌握搖晃奶瓶的力度
通常給寶寶沖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沖的,在水中加入正確量取的奶粉量后,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勻不結團,需要稍微進行搖晃助溶。但很多爸爸會很粗魯地搖晃奶瓶,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向搖晃,使得奶粉產生很多氣泡,寶寶喝了之后會不斷打嗝。
正確搖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轉。速度不宜太快,以不產生氣泡為宜。若產生氣泡,應靜置至氣泡消失后再給寶寶飲用。
如何給新生兒調配奶粉
剛出生的新生兒,消化功能弱,要用新生兒專用配方奶粉,一定要嚴格按產品說明調配奶液。
讓寶寶逐漸愛上吃飯
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喂飯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它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寶寶吃到食物,還要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幫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這個環節中,父母和寶寶都要付出努力,父母要掌握正確的喂飯方法,才能激發寶寶對吃飯的興趣。
4~6個月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喂飯
喂飯的姿勢:媽媽橫抱寶寶,把食物送進寶寶的嘴里。這是寶寶及時次體驗吃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食物,如果直接讓他自己坐在椅子上等待被喂飯,他可能會感到不安,而被媽媽橫向抱著,有點像吃奶時的姿勢,可以減少寶寶對"吃飯"的恐懼。
這樣嘗試3~4周后,等寶寶能坐穩了,就可以讓他坐在餐椅里喂飯了,不過,要把餐椅的活動靠背稍微放倒一點,對寶寶來說,這種吃飯姿勢是最舒服的。
喂飯的方法:媽媽拿著勺子直接遞到寶寶的嘴里,讓寶寶看到食物。等寶寶慢慢習慣后,媽媽嘗試把勺子放在寶寶的下嘴唇上,讓寶寶自己把食物吃進去,然后再拔出勺子。
結束這頓飯的時機:如果寶寶不愿意吃了或者開始哭鬧了,媽媽就可以停止喂飯。這個階段只是輔食添加的初期,只是讓寶寶練習吃,所以不需要特別在意輔食的量。媽媽千萬不要著急,更不要勉強,要讓寶寶慢慢體會吃輔食是很愉快的。
7~9個月 鍛煉寶寶吃飯的技巧
喂飯的姿勢:把餐椅的靠背立起來,讓寶寶坐在餐椅里,系上安全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坐下,給寶寶喂飯。如果寶寶在吃飯過程中身體下滑了,媽媽要及時調整他的坐姿。
喂飯的方法:媽媽在喂飯前,好先把勺子放在寶寶的下嘴唇上,確認他的嘴是否在勺子的刺激下真的動起來,然后再喂。
從這個階段開始,媽媽要給寶寶增加一些喂飯的語言刺激,可以一邊笑著和寶寶說話一邊喂飯,比如"來,張大嘴,啊——"或"好吃嗎?"等。
讓寶寶多觀摩大人吃飯的樣子,或者媽媽喂寶寶吃飯時,自己也一起吃,讓寶寶看到媽媽是如何咀嚼、吞咽的。同時也能讓他體會大家一起吃飯的樂趣。
結束這頓飯的時機:如果寶寶在吃飯過程中注意力開始不集中了,或者勺子到了嘴邊也不張嘴了,就表明他不想再吃了。媽媽要學會發現這些信號,并及時結束這頓飯。通常,這個階段的寶寶每頓飯吃10~15分鐘就差不多了。
10~12個月 讓寶寶體驗用手抓著吃
喂飯的姿勢:寶寶坐在餐椅里,媽媽要盡量讓他在吃飯時保持一種不容易倒或者下滑的姿勢,可以調節餐椅上腳蹬的高度或者在寶寶后背和椅子靠背之間放上靠墊。此外,還要保障寶寶能夠自由地伸手夠到食物。
喂飯的方法:和之前一樣,媽媽把勺子放在寶寶的下嘴唇上,讓寶寶自己吃進食物。勺子可以選擇較大點的。媽媽還要讓寶寶多體驗用手抓食物吃的樂趣。
結束這頓飯的時機:此時,一頓飯的時間好控制在20~30分鐘。有時寶寶會邊吃邊玩,媽媽可以觀察一會兒,如果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