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雁著的《新行政訴訟法及司法解釋案例精解》立足司法實踐,以案引法、以案釋法,通過生動、真實的案例引導讀者增進對新行政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理解,以及對法律修改后適用問題的把握,旨在向讀者展示一部實踐中的法律。 全書通過具體案件分析了適用法律的方法,提出了法律修改后處理問題的思路,以及法律修改內容在同類案件適用中需特別注意的問題。
趙雪雁,浙江省諸暨市人,1977年11月生,法學碩士,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南京大學中國法律案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并在法學院講授"法律實務寫作"課程。2D0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后,一直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從事行政審判工作,多年來辦理了大量疑難復雜行政案件,曾被評為"南京市法官"。審理的案件作為典型案例在《人民司法·案例》《人民法院案例選》《中國審判案例要覽》《中國行政審判案例》等刊物上登載10余個,多項業務成果獲全國法院行政審判業務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與執筆完成高人民法院重點課題3項,其中《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行政案件審理疑難問題研究》(江蘇省人民法院承擔)獲全國法院第五次調研成果評選一等獎.《司法民主的價值、進程與實現方式研究》(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承擔)被評為2013年度高人民法院重大審判理論課題課題。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南京大學法律評論》等刊物50余篇。
章 總則
一、立法宗旨增加"解決行政爭議",刪除"維護"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二、將"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行政行為",并明確行政主體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
第二章 受案范圍
一、擴大了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二、修改了不予受理的范圍
第三章 管轄
修改管轄權轉移的規定,禁止上級法院把自己管轄的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法院審理
第四章 訴訟參加人
一、修改完善原告資格,增加利害關系人有權起訴的規定
二、將復議機關維持原行政行為情形下的被告,由原行政行為的作出機關修改為原行政行為的作出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不作為情形下,根據原告的選擇確定原行政行為作出機關或復議機關為被告
三、細化了第三人制度
第五章 證據
一、電子數據被獨立規定為新的證據種類
二、明確被告逾期不舉證的后果,但規定了例外情形
三、完善了對被告及其訴訟人收集證據的限制性規定
四、新增被告延期提供證據和補充證據的規定
五、增加原告可以舉證但不免除被告舉證責任的規定
六、增加原告舉證范圍和舉證責任的規定
七、增加法院不得為證明行政行為合法性調取被告作出行政行為時未收集的證據的規定
八、增加原告和第三人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九、增加證據的質證、審核認定和非法證據排除的規定
第六章 起訴和受理
一、理順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銜接關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的規定相一致
二、修改行政復議案件的起訴期限
三、作為類案件的一般起訴期限由3個月延長為6個月,并增加規定長保護期限
四、增加規定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起訴期限
五、修改了起訴期限的扣除與延長規定
六、對起訴條件的規定進行調整,并增加規定起訴方式
七、建立立案登記制度,針對立案不作為設立"飛躍起訴"制度
八、增加起訴人可以一并要求審查規章以下規范性文件的規定
第七章 審理和判決
一、修改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基本方式,增加涉商業秘密的規定
二、修改了訴訟不停止執行原則及其例外的規定,增加規定當事人的救濟途徑
三、增加規定人民法院對于部分案件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四、重新明確按撤訴處理和缺席判決的情形
五、修改對妨害行政訴訟行為的強制措施,加強懲戒力度
六、增加規定不適用調解原則的例外情形
七、增加規定行政訴訟涉一并審理民事爭議,以及先民后行處理程序
八、增加規定人民法院對規范性文件附帶審查后的處理
九、修改了人民法院對審理中發現的被告方違法違紀犯罪行為的處理方式
十、被告的舉證期限由10日修改為15日
十一、取消維持判決,增加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十二、撤銷判決適用情形中增加規定明顯不當的行政行為
十三、修改完善履行判決的規定
十四、增加給付判決的規定
十五、增加確認違法判決的規定
十六、增加確認無效判決的規定
十七、增加責令被告采取補救措施判決和賠償判決的規定
十八、修改完善變判決的規定
十九、確定行政協議案件的判決形式
二十、修改上訴案件的審理方式,增加規定上訴案件的審查
二十一、重新明確二審各類裁判結果的適用情形
二十二、將當事人提起申請再審的法院限定為上一級人民法院
二十三、增加關于再審事由的規定
二十四、修改依職權再審的規定,強化自身監督
二十五、修改檢察監督的規定,強化檢察監督
第八章 執行
修改遇行政機關拒不執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時人民法院可采取的強制執行措施
第九章 附則
增加行政訴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的規定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4年11月1日修正)
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