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會形勢下體育事業(yè)必將發(fā)生轉型,健康快樂和愉悅身心將成為體育運動的主流理念。體育科學研究也必須跟隨時代的步伐,調整與拓展研究領域,研究"運動的娛樂化問題",通過開發(fā)競技運動和游戲的新功能,揭示運動游戲的"娛人致趣"規(guī)律。
《運動項目娛人致趣基本原理及應用》由四篇構成。篇主要是理論成果,對運動項目基本規(guī)律、運動項目特點、運動制勝與運動致趣的關系、運動愉悅感的微觀機制等新理論進行了介紹。第二篇主要是各運動項目分群的研究成果,分別闡述了多類運動項目的娛人致趣基本規(guī)律。第三篇主要是理論的應用部分,論述了運動參與、運動體驗、運動成就等體育教學目標和效益問題。第四篇是本領域的前沿與展望,介紹了的研究方法及拓展研究的內容。
各類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及廣大社會體育工作者
目錄
Contents
篇 運動項目娛人致趣的基本理論
章 運動休閑視角下運動項目基本規(guī)律問題的理論商榷 1
一、對現實運動項目制勝規(guī)律研究成果的評述 2
二、運動項目基本規(guī)律研究的真題考證 5
三、運動休閑與運動項目娛人致趣基本規(guī)律 6
四、運動項目娛人致趣基本規(guī)律研究的前景展望 9
五、本章小結 10
第二章 運動項目"特點"學說的理論商榷 11
一、運動項目理論體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12
二、關于運動項目特點與功能的理論辨析 15
三、運動項目的特點應是它所獨有的"運動趣味性" 18
四、本章小結 20
第三章 從"運動制勝"到"運動致趣"向俗回轉的思考 21
一、對競技體育"運動制勝"教學理念的分析 22
二、對大眾體育"運動致趣"教學目的的求真考量 26
三、從"制勝"到"致趣"的向俗回轉 28
四、以"運動致趣"為指導思想的運動項目教學實踐策略 29
五、本章小結 30
第四章 微觀量子學說之于宏觀競技與游戲的理論推演 31
一、研究的背景 31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32
三、量子力學基本知識簡介 33
四、理論推演的方法 34
五、宏觀社會運動的量子規(guī)律 36
六、宏觀競技運動和游戲中的量子運動規(guī)律 36
七、本章小結 42
第五章 運動技能學習中人類本能與文化規(guī)范關系芻議 43
一、運動技術與運動技能 44
二、運動技能學習中的人類生物本能與體育技術文化規(guī)范 44
三、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教學訓練效益評價 47
四、本章小結 49
第六章 運動項目娛人致趣規(guī)律研究的理論范式 50
一、研究的理論范式概說 50
二、運動項目"運動致趣"規(guī)律的社會背景 51
三、運動項目娛人致趣規(guī)律研究應樹立整體論哲學視角 52
四、"娛人致趣"價值觀主導運動項目發(fā)展演化 53
五、運動項目的核心致趣要素確立于歷史起源時期 54
六、運動項目娛人致趣規(guī)律指導教學實踐活動 55
七、本章小結 57
第七章 廣義進化視角下的運動技能教學原理與建立運動項目分群教學論的構想 58
一、傳統(tǒng)運動技能教學原理存在的現實問題 59
二、運動技能教學原理的廣義進化視角探析 62
三、廣義進化視角下體育運動項目分群教學的理論框架 68
四、本章小結 70
第八章 運動項目分群教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71
一、分群教學理論體系構建的重要意義 72
二、構建分群教學論體系的理論基礎 74
三、廣義進化哲學視角下分群教學理論體系構建 75
四、本章小結 78
第二篇 各運動項目群的娛人致趣基本規(guī)律
第九章 同場對抗運動的"拼搶與命中爭分"之樂 79
一、同場對抗球類運動的傳統(tǒng)認知評述 80
二、以整體論哲學視角闡釋同場對抗球類運動娛人致趣原理 81
三、同場對抗球類運動"拼搶與命中爭分"之娛人致趣原理在教學訓練中的運用 88
四、本章小結 89
第十章 隔網對抗類運動的"擊球與流暢回合"之趣 90
一、隔網球類運動的傳統(tǒng)理論評述 91
二、依據整體論哲學視角闡釋隔網球類運動娛人致趣原理的嘗試 92
三、本章小結 98
第十一章 論競速滑動類運動項目的"平衡自如與滑行馳騁"之暢 99
一、競速滑動類運動的傳統(tǒng)理論評述 100
二、在休閑娛樂視角下闡述競速滑動類運動項目"娛人致趣"原理的嘗試 100
三、競速滑動類運動項目教學與訓練的策略選擇 105
四、本章小結 105
第十二章 操舞運動的"音樂韻律與動作節(jié)奏的本能恰和"之美 107
一、操舞運動"娛人致趣"原理的研究 108
二、韻律與節(jié)奏的本能恰和是操舞運動興趣與快樂之源 109
三、韻律與節(jié)奏的本能恰和與運動審美 111
四、操舞運動"娛人致趣"原理在運動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113
五、本章小結 114
第十三章 舞蹈運動娛人之舞趣研究 116
一、"娛人致趣"理論的前期研究成果概述及評價 117
二、舞之感的形成 118
三、舞之趣的體驗 119
四、舞之悅—不同階段練習者對趣味感體驗的發(fā)展規(guī)律 120
五、本章小結 123
第十四章 武術套路運動的"架招顯功,喻意神勇"之悅 125
一、武術套路運動的理論評述 126
二、以體育游戲視角探究武術套路運動娛人致趣原理的嘗試 126
三、武術套路運動的教學策略 132
四、本章小結 133
第十五章 導引養(yǎng)生功法的"體暢,神愉"之趣 134
一、導引養(yǎng)生功法的傳統(tǒng)理論評價 134
二、導引養(yǎng)生功法"娛人致趣"原理研究 135
三、導引養(yǎng)生功法"娛人致趣"原理在運動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140
四、本章小結 141
第十六章 跳繩運動的"人索契合,環(huán)繞流暢"之趣 142
一、跳繩運動的起源、發(fā)展與分類 143
二、跳繩運動中"人索契合"微妙關系分析 145
三、跳繩運動分類及本質屬性構成要素的分析 154
四、跳繩運動"娛人致趣"原理研究 158
五、本章小結 163
第十七章 跆拳道運動的"腿技搶點,禮道求和"之樂 165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現狀 165
二、跆拳道運動的理論評述 168
三、依據體育游戲和整體論視角研究跆拳道運動娛人致趣原理的嘗試 169
四、"腿技搶點,禮道求和"是跆拳道運動的核心致趣要素 171
五、本章小結 183
第三篇 娛人致趣基本規(guī)律的教學實踐運用
第十八章 新舊"賽文化"觀念與學校體育現實困境及其解消 185
一、"賽文化"現象 186
二、我國學校體育的現實困境及其成因 190
三、學校體育現實困境的解消 194
四、本章小結 195
第十九章 以"會打球、愛打球"為目標的籃球教學實踐探索 197
一、籃球教學應尊重項目致趣規(guī)律 197
二、以"會打球、愛打球"為目標的籃球教學 198
三、以"會打球、愛打球"為目標的籃球教學實踐研究 200
四、本章小結 202
第二十章 "平衡不摔"原則在滑動類運動項目教學實踐中應用研究 203
一、"平衡不摔"原則的理論闡述 204
二、"平衡不摔"原則在滑動類運動項目實踐中的有效運用 206
三、本章小結 209
第四篇 娛人致趣基本規(guī)律研究的前沿進展與展望
第二十一章 休閑時代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再詮釋 211
一、長期以來我國體育領域形成的兩個現實困境 212
二、新時期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再詮釋 214
三、休閑時代的校園足球與體育精神培養(yǎng) 217
四、本章小結 220
第二十二章 競技運動項目的自在邏輯與體育精神培養(yǎng) 221
一、問題的提出 221
二、人、體育和運動項目 222
三、競技運動項目獨有的自在邏輯 222
四、運動項目競賽活動與健全人格教育 225
五、公平與公正的競賽是孕育體育精神的搖籃 226
六、競技運動項目的自在邏輯決定其必須堅持不懈地消除不公正性 228
七、學校體育必須建構教學訓練與比賽緊密結合的運動項目教育模式 229
八、本章小結 230
第二十三章 同步測量皮電研究羽毛球擊球瞬間運動情緒變化的嘗試 231
一、實驗結果 232
二、同步測量皮電研究羽毛球擊球瞬間運動情緒變化是可行的 238
三、"擊球"是羽毛球運動的核心致趣要素之一 240
四、運動愉悅感的產生需要通過學習和訓練 241
五、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 242
六、本章小結 243
第二十四章 采用皮電測試羽毛球不同擊球情境下運動愉悅感的研究 244
一、基礎圖像的分析與數據的篩選 245
二、真實的擊球所帶來的運動愉悅感受強于揮拍模仿練習 247
三、擊高遠球技術情境更容易讓無基礎者感受到運動愉悅 249
四、吊球技術情境更容易讓有基礎者感受運動愉悅 252
五、習慣化對皮電反應的影響 255
六、本章小結 256
參考文獻 257
各類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及廣大社會體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