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工藝造物和思想學術共同獲得繁榮發(fā)展:其時之國工已能制作出美不勝收的器物,且又編纂了一部流傳至今的工藝專書《考工記》。將兩手多年前那些美好技藝加以分門別類的記錄和闡述,使今人能據(jù)以探詢當時器物設計制作之實踐原則和工藝標準;其時之術更因私學之興盛而呈勃然奮發(fā)之勢,諸子之學多以關注現(xiàn)實應用為務,于論述各自之理想社會時兼及其成器理想與原則;遂成立先秦時代之器物設計思想。這兩類文本凝聚著先秦時代在工藝造物上通過實踐和思想兩條途徑所抵達的歷史經(jīng)驗,嘗試從中整理和詮釋我國本源的造物思想正是本書的基本目標和內(nèi)容。
本書原為作者博士學位論文,榮獲國家教育部第三屆全國百篇博士學位論文獎。
本文旨在對先秦時期在器物制造與設計方面所達到的歷史經(jīng)驗作一番相對完整的整理與闡釋,達成對我國古代設計傳統(tǒng)的重新理解和認識,以便為我國當代設計藝術的理論與實踐引入一個底蘊深厚的史的維度,為疏通我國古代設計傳統(tǒng)與當代設計發(fā)展之間的源流關系做一個基礎的理論鋪墊與探索。
徐飚:博士,女,1968年2月生,浙江省金華市人。1998年以前,先后就學子浙江大學機械系、南京大學哲學系、東南大學藝術學系,取得工學學士、哲學碩士、藝術學博士學位。1998年以后,任教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主要從事設計史論的教學與研究,并先后獲省留學基金和校學術交流
序(張道一)
前言
及時章 本文的內(nèi)容與方法
及時節(jié) 研究對象
第二節(jié) 研究價值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宗旨
第二章 先秦手工業(yè)
及時節(jié) 西周手工業(yè)
第二節(jié) 東周手工業(yè)的演進
第三節(jié) 新器種舉例分析
第四節(jié) "侈糜"現(xiàn)象分析
第三章 成器之術
及時節(jié) 《考工記》大體
第二節(jié) 形制
第三節(jié) 結構與裝飾
第四節(jié) 形式美學處理及裝飾
第五節(jié) 材料與工藝制作標準
第四章 一般成器觀念
及時節(jié) 成器之巧——《考工記》總論釋讀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物之知——"觀象制器"釋讀
第五章 造物理想
及時節(jié) 價值批判
第二節(jié) 墨家的理想
第三節(jié) 儒家的胸懷
第四節(jié) 道家的視界
第五節(jié) 道器之間
第六章 器物形式美學思想
及時節(jié) 利用則止
第二節(jié) 文質彬彬
第三節(jié) 白賁
第四節(jié) 無為無跡
第五節(jié) 與眾樂樂
第六節(jié) 審美批判
第七章 結論——成器之道
及時節(jié) 設計的存在及其樣態(tài)
第二節(jié) 實際設計經(jīng)驗
第三節(jié) 設計實踐原則
第四節(jié) 設計思想與觀念
圖版說明
參考書目
及時章 本文的內(nèi)容與方法
先秦時代堪稱我國歷史上的光輝歲月,它在我國學術發(fā)展史上尤其顯著地處于本源地位。由于這地位多半是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所奠定的,因此,當我們從思想學術的角度談論"先秦"時,它就不單單在一般意義上指涉某個歷史時期,而特別地意指思想史上的一個特殊時代、一個發(fā)源地帶。其歷史年代大約在公元前530年至前230年的300年間,它屬于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另一方面,也因為先秦學術在我國學術史上具有此種特殊的本源地位,所以迄今研究先秦學術的專著和論述,比如先秦政治思想、哲學思想、邏輯思想、經(jīng)濟思想、軍事思想、美學思想、科技思想等等,早已林林總總、汗牛充棟。
顯然,這些分門別類的研究領域是后世學者對先秦學術條分縷析的結果。換言之,就先秦文獻本身,關涉各學術領域的問題以及相關的思考往往混雜一體,籠統(tǒng)而不分家。實際上,各種問題以及相關見解并沒有完成脫離具體情境的抽象化過程,而是包含在思想家針對時弊及其他具體現(xiàn)實問題的批判和思索當中。空談玄理者少,而論實際問題者多,這正是我國古代思想?yún)^(qū)別于希臘、印度古代思想的顯著特征。這個特點既使得先秦學術有了多角度研究和闡釋的可能性,同時也給按照今天的學術門類標準進行研究增加了相應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