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歷史的真言:和他的衛士長圖書
人氣:61

歷史的真言:和他的衛士長

序 李銀橋 看了延生寫的這部長篇傳記文學《歷史的真言——和他的衛士長》, 被書中的諸多情節所感動,使我又回想起當年工作、生活在身邊時的許多 往事,仿佛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又浮現...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領袖首腦  
  • 作者:[邸延生]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1174997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6
  • 印刷時間:2013-05-01
  • 版次:2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李銀橋、韓桂馨夫婦同是河北省安平縣人,1948年12月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經毛 澤東提議結為伉儷。

李銀橋,11歲參加八路軍,20歲時調到中共中央辦公廳,擔任的衛士,后經組織決定,先后擔任毛 澤東的衛士組組長、副衛士長、衛士長,在毛 澤東身邊工作了整整15個年頭。

韓桂馨,16歲參加革命,跟隨毛 澤東轉戰陜北,解放后進入中南海,在毛 澤東身邊工作了17年。

對昔日偉人的深情回憶,對過去歲月的綿綿思緒,在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下,一一體現在本書之中。

編輯推薦

1、隆重紀念毛 澤東誕辰120周年

2、毛 澤東:獨立自由解放的引領者,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性啟動者

3、毛 澤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者,為民務實清廉的真正典范,貫徹群眾路線的代表

4、回溯中國夢的艱辛探索,2013年重大社科出版工程

5、離毛 澤東近的人傾情回憶,跟回憶人毛 澤東親的人欣然執筆,友情親情愛國情愛黨心躍然紙上

6、獨家披露的黨史國史高層珍聞,展現重大決策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邸延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48年4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深澤縣。1969年加入空軍高炮部隊,1970年執行援外任務,10次參加對空作戰,7次受部隊通令嘉獎。1973年調武漢空軍從事文藝創作,劇作《鷹擊長空》獲大軍區一等獎。1983年考入河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先后任宣傳干事、記者、編輯、總編。

多年來共出版專著近20部,發表詩詞和文章700余篇(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風雨人生》、詩詞集《歲月回眸》、小說集《父與子》、紀實文學《橄欖枝與黃玫瑰》及《西雙版納散記》等。

近年來先后撰寫了“邸延生偉人系列叢書”之《毛 澤東和他的衛士長》、《“”前夜的毛 澤東》、《毛 澤東與中國經濟》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許多內容被多家報紙、電臺連載或連播。

目錄

及時篇 搞獨裁挑起內戰 求解放從容御敵

1、國民黨背信棄義 解放軍自衛殲敵

2、黨中央統一部署 指揮若定

3、延安城領袖薈萃 寶塔山眾志成城

4、臨危不懼 催促撤離

第二篇 轉戰陜北叱咤風云 圍追堵截國民黨損兵折將

5、北撤路上設伏兵 三戰三捷逞英雄

6、豪情飄逸嘲司馬 指揮若定走劉戡

7、楊屹嶗灣阻擊戰 領袖雨夜藐敵兵

8、小河村陳賡直諫 拍案述情

9、定方針光明在前 大出擊經略中原

10、黃河汊神威退敵 白龍廟大雨迎賓

11、過浮橋領袖落淚 接任務衛士為難

12、堅定跟隨 誠懇相待見真情

13、夜便村外思大事 巧設戰局網鐘松

14、梁家岔領袖坐鎮 沙家店將軍殲敵

15、吃肥肉可以補腦 篦頭發能夠提神

16、徒步梁家岔 衛士逞能東原村

17、戰場獻俘 朱官寨賠情

第三篇 黃河岸邊訪民情深入 外線作戰奪勝利西北告捷

18、慈父深深眷子情 領袖悠悠愛民心

19、南河底村忙秋收 白云山上訪寺僧

20、白云廟會看大戲 神泉堡村頒軍規

21、滔滔黃河華夏水 錚錚中華民族魂

22、李家坪慈父接女 行軍路贈衣

23、嚴格要求成習慣 正人正己是作風

24、楊家溝村初落腳 細微之處見精神

25、將軍笑談擒廖昂 領袖一日四惠書

26、工作時童心未泯 生活中平易近人

27、夜送寒衣人心暖 中央會議指航程

28、工作多指示 二人協議再續約

29、夫妻吵架 宜川大捷

30、抒豪情惜別陜北 東渡黃河

第四篇 東渡黃河遇險城南莊 統一部署黨中央進駐西柏坡

31、徒步行軍多笑語 雙塔村口戀別情

32、雁門關談今論古 五臺山雪夜擊鐘

33、粟裕大膽抗“君命” 領袖遇險城南莊

34、北遷花山 粟將軍慷慨陳兵

35、徒步登山談“三國” 因故未能去蘇聯

36、中央進駐西柏坡 領袖村外訪民情

37、風塵仆仆 一家人濃濃親情

38、打谷場上團圓舞 官兵一致樂融融

39、送戰士發奮讀書 教農民插秧育苗

40、起爭執王明遭斥 慈愛心領袖說媒

41、到村外乘涼辦公 眾子弟集體上學

第五篇 逐鹿中原民族命運大決戰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42、接電賀粟裕報捷 為婚事岸英被責

43、小阿姨燈下讀書 雨夜救人

44、遼沈戰役揭序幕 濟南戰役又報捷

45、戰略指揮達通宵 電示攻錦州

46、一紙嚇退傅作義 遼沈戰役炮聲隆

47、無意出惡語 淮海戰役大鏖兵

48、傅作義平津累卵 赴濟南奔喪

49、西柏坡衛士結婚 杜聿明戰敗投降

50、各個戰場飛捷報 踏雪談詩

51、攻克張家口唱戲 淮海戰役后抒情

52、劉鄧西柏坡報捷 南京下野

53、乖興話語多 米高揚到西柏坡

54、中蘇會晤談國是 辣椒比酒味更濃

第六篇 開七屆二中全會告誡全黨 沐春風踏征途進京

55、關心戰士 小組會議論

56、熱情會見傅作義 統一待命整行裝

57、開七屆二中全會 不學李自成進京

58、領袖告別西柏坡 夜宿淑閭村抒懷

59、古城保定聽匯報 一路北上笑談聲

60、涿州城里談劉備 中共中央進北平

第七篇 住香山籌備建國 長江解放軍乘勝殲敵

61、游園發怒 冒險排雷

62、西苑機場大閱兵 雙清別墅初落腳

63、香山園私人會晤 解放軍準備南下

64、國共兩黨再談判 共產黨部署渡江

65、北平城里看京劇 百萬雄師過大江

66、中南海內見客人 雙清別墅會朋友

67、頤和園談今論古 住香山開荒種菜

68、毛岸青香山見父 攜女兒赴蘇

69、思嬌嬌女 阿姨了解賀子珍

70、雙清別墅父女會 部署向全國進軍

第八篇 移居中南海 天安門廣場舞紅旗

71、穿舊衣家中會友 著新裝外出開會

72、中南海內移鮮花 領袖為女取姓名

73、親攜愛女同勞動 六角亭前照合影

74、淡評美國白皮書 盛邀宋慶齡北上

75、共產黨籌備建國 開大會定都北京

76、慶勝利開國大典 新中國如日東升

77、婚禮簡樸 工作繁忙

78、拒絕修繕 操國事準備出訪

第九篇 大事初定新中國百廢待興 捍衛和平志愿軍抗美援朝

79、深切關懷賀子珍 回國怒斥違紀者

80、斥責韓桂馨 董其武見

81、李敏向父親請假 天津城母女重逢

82、下決心速戰海南 呵護戰士

83、鼓勵衛士去學習 嚴格要求家庭會

84、約見朱仲麗 勉李銀橋

85、戰前辭父 喜見故友

86、領袖親抓公安部 下決心治理淮河

87、志愿軍抗美援朝 新六所領袖填詞

88、萬壽路步韻和詩 失愛子領袖垂淚

89、志愿軍攻克漢城 回國述職

第十篇 發動“三反”“五反”共產黨怒斬貪官 巡視黃河長江南下調研

90、民主人士看 余江調查血吸蟲

91、怒斥貪官 共產黨開展“三反”

92、發號召增產節約 大規模“三反”“五反”

93、果斷處決貪污犯 中南海漫步談心

94、打撲克陡起風波 巧為周旋

95、評《長征》劇 認真致信黃炎培

96、操國是日理萬機 巡視黃河

97、室外漫步戀飛雪 屋內談心語話長

98、一路暢談八百里 險些難下黃鶴樓

99、南京城里說“鎮反” 中山陵前見學生

100、紫金山談今論古 趵突泉品茶喻事

101、深切悼念斯大林 律人律己嚴要求

第十一篇 迎曙光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 頒憲法搞規劃掌舵人是

102、明確提出總路線 朝鮮停戰告兒媳

103、親切會見胡志明 努力防治血吸蟲

104、認真規劃新鐵路 警惕高崗饒漱石

105、諸多小事托秘書 啟程離京赴杭州

106、西湖畔起草《憲法》 郭沫若見

107、開國服歸李銀橋 睡態感動封耀松

108、中南海內辦學校 豐澤園中談健康

109、北戴河海濱游泳 即興賦詩

110、蘇聯在京辦展覽 金日成送紅蘋果

111、勤政殿上談原子 銀橋夫婦探家鄉

112、中南海中聽匯報 北京城里看物展

113、李銀橋任衛士長 全國反貪污浪費

第十二篇 促生產推廣農業合作社 抒豪情暢游長江

114、游湘江登岳麓山 規劃農業合作社

115、邯鄲棉田究豐歉 解放軍將帥授勛

116、推進農業合作化 改造民族工商業

117、號召向科學進軍 堅持搞社會主義

118、蘇共大反斯大林 中共論十大關系

119、再次接見董其武 怒發廣州

120、東湖賓館座談會 三渡長江

121、鼓勵爭鳴 專列上贈詩釋疑

122、夫妻間同桌分食 中共開八屆全會

第十三篇 艱苦奮斗國民經濟穩步求發展 勤儉建國制訂工作方法六十條

123、北京歡迎蘇加諾 蘇聯大使聽意見

124、中蘇關系籠陰影 座談民族工商業

125、國務會議商國是 再次離京

126、自我批評 頤年堂主義之爭

127、新聞導向要加強 開展反右派斗爭

128、開八屆三中全會 準備二訪莫斯科

129、共產黨國際會議 莫斯科發表宣言

130、領袖北京嘗窩頭 南寧夜空遇敵情

131、關心愛女 孫燕再見

132、中央發出《六十條》 漫步成都沐春雨

133、浪擊三峽改古詩 領袖汗灑十三陵

第十四篇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糾“左”轉向廬山會議起風波

134、全國掀起 中蘇兩黨起分歧

135、領袖視察徐水縣 稱贊好

136、人民領袖愛人民 中央會議定方針

137、專列飛馳聽匯報 老友之間起爭執

138、觀看《白蛇傳》落淚 解放軍炮擊金門

139、黃河側畔糾“左”傾 長江岸邊反浮夸

140、鄭州會議再糾“左” 上海飯后發怒火

141、多謀善斷談郭嘉 直言敢諫講海瑞

142、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143、停車曠野踏山路 騰云駕霧上廬山

144、廬山覽勝 尼克松訪問蘇聯

145、上萬言書 責人責己

146、怒中失態 中央全會立刻開

147、中央定“集團” 黯然下山

第十五篇 面對困難奮力挽狂瀾 實事求是領袖與人民心連心

148、喜看女兒結良緣 中蘇關系遭破裂

149、南下視察 與人民同甘共苦

150、認真調查大食堂 衛士進校看李訥

151、小李訥回家充饑 妥安置歸國華僑

152、張少華戀毛岸青 中國朋友遍天下

153、十年總結誠責己 斯諾再見

154、香山紅葉情不已 古典小說縱橫談

155、誕辰聚會 派衛士下鄉調研

156、難舍難離中南海 淚眼依依游泳池

157、書《長征》詩 永遠懷念領袖情

后記

在線預覽

1、國民黨背信棄義 解放軍自衛殲敵

1946 年夏,國民黨不顧全國人民“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強烈要求, 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單方面撕毀了《雙十協定》,悍然派兵大舉進攻共產黨 領導下的解放區。

當時,的嫡系、西北軍閥頭子胡宗南,糾集了 34 個旅的 23 萬兵力, 分 5 路進攻陜甘寧邊區。在的指揮下,胡宗南憑借他的美式裝備和摩托化 部隊、傘兵部隊,妄圖一舉掃平陜北,徹底消滅共產黨中央的軍事主力。

為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迎擊胡宗南的進攻,李銀橋所在部隊 358 旅于1946 年 10 月到達延安東部的雀兒溝一帶,旅部設在距離雀兒溝不遠處的柳樹店。 陜北的冬天很冷,很冷。

19 歲的李銀橋,此時心中想的,就是能有機會親眼見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 東——究竟長得什么樣子?是不是像照片上看到的那樣:寬寬的前額、長 長的頭發、大大的眼睛和慈祥的面孔?

一有空暇,李銀橋便站在旅部外面的空地上,遠遠地眺望延安城——多想去 寶塔山上看看,數一數寶塔有幾層,量一量寶塔有多高……

當時的敵情異常緊張、復雜,各處傳來的戰事不斷;到了 1946 年的 11 月份, 原先派駐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董必武等領導同志陸續回到了延安。

1947 年 1 月 1 日,《解放日報》在頭版的顯著位置刊登了親自起草的《新 年祝詞》:“……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堅持不屈不撓的奮斗,那么,在不久 的將來,自由的陽光一定要照遍祖國大地,獨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一定要在 今后數年內奠定穩固的基礎。”

《新年祝詞》對延安軍民的鼓舞很大。

臨近春節的前幾天,358 旅的政治委員余秋里找到李銀橋談了一次話: “小李同志,你在黃旅長身邊當特務員 a 的時間不短了,有什么想法嗎?”

怎么突然問起了這個?李銀橋心想,自從到了陜北,358 旅的仗打得好,旅長和政委配合得也很好,自己跟旅長黃新廷當特務員也沒挨過什么批評,今天政 委怎么這么問呢?干脆,實話實說:

“報告政委,沒什么想法——就是想見見,想去摸一摸寶塔山上的寶塔!” “還有呢?”余秋里問。 “還有……”李銀橋喃喃地說,“想上前線!我一準兒多打死幾個胡兒子,

為保衛黨中央、保衛多出一份力!” “哈哈哈……”余秋里爽朗地笑了,“你在青年連時,打仗很勇敢嘛!我現在是問你當特務員有沒有什么具體想法?難道當特務員就不能保衛黨中央、保衛 了?”

“那倒不是。”李銀橋也憨厚地笑了,“我知道當特務員的責任,一是負責 首長安全,二是照顧好首長的生活,三是保守機密。”

“好嘛!”余秋里高興地拍了拍李銀橋的肩頭,“為了保衛黨中央、保衛, 組織決定——明天你去中央辦公廳報到,黃旅長身邊的事你交代一下,到了中央 首長身邊更要好好干!”

李銀橋高興極了——到中央辦公廳去,一準兒能見到!一準兒能去看 看寶塔山!

當晚,李銀橋很快、很認真地交代了工作,向旅長黃新廷告了別,又和旅部 的戰友們告了別,第二天便趕往延安城向中共中央辦公廳報到了。

到了延安以后,李銀橋雖然沒能很快見到,倒是有時間去延安城東認 真看了看寶塔山,數清了寶塔的九層,算上塔頂總共十層,知道了塔高 44 米,八 角形,旁邊還有一口明朝崇禎年間鑄造的大鐵鐘,因寶塔建在延河岸邊的土山上, 所以這山就被人們叫成了寶塔山;1937 年 7 月 1 日以后,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山 上的寶塔就成了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

幾天來,李銀橋把這一切都認認真真地記在了自己的一個小本子上…… 一場大雪過后,春節到了。 這幾天,延安城里非常熱鬧。雖說敵人的飛機時不時地竄到延安上空進行騷擾、偵察,共產黨中央和部隊的后方機關也開始了有計劃地疏散,但街面上依然 一派平和景象。只見部隊的人員來來往往,中央各機關的男男女女有說有笑,頭 裹白羊肚手巾、腰扎紅布帶的老百姓們樂呵呵地忙著掃雪、置辦年貨。

有時,不遠處的土坡地上,會傳來充滿陜北鄉音的“信天游”;雖說就是一 句兩句的,但那悠揚的歌聲總會傳得很遠、很遠……

李銀橋到達中央辦公廳不久,社會部警衛科的科長劉堅夫同他談了一次話, 明確告訴他新的組織決定:到黨中央副主席的身邊任衛士。

就這樣,李銀橋綁起了裹腿、打好背包,來到了延安城西北方向 20 華里的棗園,給當衛士去了。

2、黨中央統一部署 指揮若定

一見到李銀橋,和鄧穎超都很高興、很熱情,這使李銀橋心中感到很 踏實、也很受鼓舞。

那天,穿著一身洗得很干凈的淺灰色布軍裝,一邊握著李銀橋的手、 一邊笑容滿面地說:“你來我這里工作,我是歡迎的。過幾年,將來有條件了, 我送你去學校學習。”

鄧穎超也說:“小李呀,我們是歡迎你來的。恩來身邊的事情很簡單,很有規律, 主要是生活上的事,你幫著料理料理就行。”

剛剛還低著頭不大敢說話的李銀橋一聽就樂了,他抬起右手一個立正、敬禮: “保障完成任務!”

和鄧穎超一起笑起來。 24小時深夜,李銀橋趴在被窩里,借著提燈的光亮正在窯洞里的土炕上抄寫 1947 年 2 月 1 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一段講話:

我們好比爬山,已經快攀登山頂。去年的困難已經克服,但對于破 壞政協與“停戰令”的的進攻一定要堅決粉碎,以求得全國和平。

窯洞外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李銀橋趕緊伸手擰暗了提燈,然后假裝睡著了。 進來了,先輕手輕腳地給李銀橋掖了掖肩頭的被角,然后看了看仍擺在提燈 邊的那張報紙、看了看李銀橋抄報紙用的小本子,沒說什么話,又輕輕地走出去了。

第二天,抓了個機會對李銀橋說:“你很愛學習嘛!學習是好事,但 也要注意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學習、更好地工作。”

李銀橋深情地望著那張慈祥的臉,誠懇地一連點了好幾下頭。 春節過后是元宵節,街面上的雪早已被人們打掃干凈了。 這24小時從早晨到夜晚,延安城里城外到處載歌載舞、鑼鼓喧天。各路人馬組織的秧歌隊、鑼鼓隊、花燈、高蹺、龍獅會、雜技、戲班、武術隊,競相上街、 出場亮相,處處紅燈高掛、彩旗飄飄。部隊和老百姓同歡同樂,顯示出深厚的軍 民魚水情,也映襯出共產黨人在大敵壓境的情況下那種泰然自若、成竹在胸的特 有氣質和英雄本色。

敵人重兵進犯,大戰迫在眉睫。

這時的、、、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五大書記天天開會,

人民解放軍的副總司令也從前線趕回了延安,參加一系列重要會議。 李銀橋跟隨,在中央召開的各種會議中進進出出,不僅親眼見到了心中敬仰已久的,還見到了德高望重的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叱咤風云的 、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和劉少奇、董必武、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 同時結識了中央縱隊的參謀長葉子龍和副參謀長汪東興,認識了的夫人江 青,熟悉了在中央等領導同志身邊工作的秘書、衛士們。

見到了,終于見到了!一連幾天,李銀橋的心中簡直樂開了 花——是全中國人民的革命領袖?。『驼掌幸姷降囊荒R粯樱焊叽蟮膫€ 子、魁梧的身材,寬額長發、臉膛紅潤、眼大有神,只是比照片上的臉顯得瘦了些, 頦上的痦子很有特點、嘴動痦子也動……

在身邊,李銀橋事事經心、樣樣勤快,很得的喜歡和鄧穎超的稱贊。 24小時,李銀橋侍衛從楊家嶺開會返回棗園駐地,在窯洞里的大窗前,李銀橋很快給準備好了洗臉水。一邊用毛巾擦洗著臉,一邊和顏悅 色地問李銀橋:“小李,你說說看,這一次胡宗南會不會來延安?”

李銀橋站在身旁,等著接手中的毛巾,不假思索地說:“這小 子以前叫喊過兩次了,這次沒準兒也是瞎詐唬。”

“你要這樣想就危險了。”將擦過臉的毛巾遞給李銀橋,“這次他是 決定要來的!”然后揚了揚他那兩道濃濃的眉毛,望著李銀橋認真地說,“國民 黨在全國打了許多敗仗,被我們消滅了 65 個旅,活捉了 100 多個將軍,損兵折將 喲!所以說他們這次是決定要來的,要向我們邊區出氣……”說到這里, 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繼而又神情自若地微微一笑,“派胡宗南要來出氣, 這是他們的反動本質所決定了的;但出得了出不了氣,可就由不得他嘍!”

李銀橋跟著笑了:“我還想找他們出氣呢!”邊說邊收拾臉盆、毛巾,“抗戰 8 年, 躲在重慶不出兵,這會兒又跑到解放區來耍威風,來了也沒他們的好果子吃!”

“思想水平不低嘛!”望著李銀橋滿意地笑了,“戰爭鍛煉人哪,黃 新廷和余秋里很會帶兵嘛!”

進入 3 月,春暖花開。 地上的冬雪化了,柳枝開始吐綠,大地開始返青,延安城內外土坡上的桃李樹已經開始抽蕾吐瓣。春天真的來了。

情況正如所料——1947 年 3 月 5 日這天,敵人的 29 軍所屬 48 旅佯攻 隴東,妄圖誘解放軍主力向西出擊,以便乘虛從東南或正南方向偷襲延安。

李銀橋當時雖說只有 20 歲,年齡不大,但畢竟是有著近 10 年軍齡的“三八式” 的“老資格”了,再加上他在首長身邊工作的時間長,所以聽到胡宗南真的來進攻的消息,也很不以為然;他覺得,和胡宗南也不認真想想,一旦真的打起來,他們的如意算盤哪一次不是按著我們共產黨、的意圖撥動呀! 延安西線部隊根據的命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夜全殲了敵 48 旅,旅長何奇被擊斃,解放軍乘勝連夜出擊,趕赴南線戰場,拉開架勢準備痛擊一切 敢于來犯之敵。

在勝利面前,及時向前線指戰員擬發了《考慮我軍行動應以便利殲敵 為標準》的電文:

不論什么地方,只要能大量殲敵,即是對于敵人之威脅與對于友軍之配 合,不必顧慮距離遠近,你們須從長期作戰的思想出發,并使廣大干部建立 此種思想,隨時隨地節省人力物力,方能戰勝,解決中國歷史任務。

的電文于 1947 年 3 月 6 日發出。

3、延安城領袖薈萃 寶塔山眾志成城

1947 年 3 月 8 日,延安一萬多軍民聚集在寶塔山下的商會大會場,隆重舉行 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和的動員大會。

此次大會沒有出席。 大會一開始,先由總司令和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講話。李銀橋緊跟,早早地上了主席臺。 和林伯渠的講話一結束,便健步走到主席臺前發言。他首先從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分析了的困難處境,認真向大會說明,也是向全軍 和整個邊區、解放區的老百姓說明,國民黨政府已經是奄奄一息,正處在土崩瓦 解的邊緣;敵人妄圖以挑起內戰、進攻解放區和進攻延安為賭注,進行的掙扎, 用以吸引國際視線求得其美國主子的更大更多的財力和軍事支援,同時轉移蔣管 區人民“反饑餓、反獨裁、反內戰”和“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強烈呼聲 和要求,以期達到挽救其不得人心的獨裁統治的罪惡目的。

接著說,黨中央、充分考慮了當前形勢,對各方面的情況都作 了詳盡的分析和部署。由于當前延安地區的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黨中央決定 采取欲擒故縱、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主動、暫時地放棄延安,在迂回、運動中 尋找最合適的機會殲滅敵人。

還告誡大家,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心疼敵人打破我們的壇 壇罐罐;要大家把眼光放遠一些、再遠些,要看到今天的暫時的小的損失,是為了明天的長久的更大的勝利。現在我們主動地暫時地放棄延安,知道大家心里很難受、舍不得,感情上一時接受不了,但大家更要看到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 了將來長期地解放延安,還要解放西安,解放南京、北平、上海,直到解放全中國! 的講話,會場上的人們聽得認真極了。,再一次提高了聲 音,堅毅地抬起他那只受過傷的右臂,滿懷激情地號召說:“同志們!我們有毛 主席的直接領導,一定能夠打勝仗!大家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大家動員起來,

保衛我們的土地,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保衛!我們一定能夠勝利!” 聽著那鏗鏘有力的講話和激勵人心的語調,李銀橋和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人們直感到胸中的熱血在涌動,主席臺上首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整個 會場頃刻沸騰起來——只見紅旗飄飄,一排排步槍和一簇簇紅纓槍高高地舉上了 人們的頭頂,涌動著、呼喊著,口號聲驚天動地:

“團結起來打勝仗!” “保衛延安!” “用鮮血和生命保衛黨中央!保衛!”

人們身旁的初春的延河水嘩嘩地流淌著,人們眼前的巍巍的寶塔山在明媚春 光的沐浴下,更顯得雄姿挺拔……

此情此景,證實了共產黨領導下的軍民早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時也揭 示了人民必勝的歷史規律及偉大前景。

1947 年 3 月 10 日,延安軍民在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開始了有組織、有步 驟地疏散和轉移。

3 月 11 日,根據《雙十協定》派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在慌亂中急匆匆地全 部撤往了國民黨統治區。

陪同,不失風度地予以送行。

3 月 12 日這天上午,李銀橋跟隨,同的警衛人員、秘書和中央 縱隊的部分干部、戰士一起留守延安。

由于敵機轟炸,下午,人民解放軍總部由棗園后溝搬到了延安北側的王家 坪,和以及也隨即到達了解放軍總部。

、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軍委首長,連同一部分中央機關和人 員則轉移到了瓦窯堡。

3月13日,天蒙蒙亮。胡宗南指揮的14個旅兵分兩路,左路集團由劉戡率領、 從延安南面的洛川出發,右路集團由董釗率領、從延安東南方向的宜川進逼,以 “分進合擊”的態勢同時向延安發動了猛烈進攻。

人民解放軍的部隊根據 1 月 25 日的指示,即“打大殲滅戰的兩個條件:

(一)以小部兵力鉗制敵之其他部分,集中優勢兵力打一個敵人,決不可同 時打兩個敵人,也不可將很多兵力使用于鉗制方面。(二)以一部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決不可以主力打正面,以一部打迂回”,按照中央軍委的具體部署, 充分利用延安以南地區的地形地況、山林隘口和縱深的防御工事,機智而英勇頑 強地抗擊著氣勢洶洶的來犯之敵。

同日,敵人還派出了近60架飛機對延安瘋狂地進行了機槍掃射和投彈轟炸。 整整24小時,延安城內外隨時可以聽到前線傳來的大炮的轟鳴聲,人們抬頭便見敵 機,放眼處處可以看到被敵機炸毀的焦土殘垣、煙塵片片……

此時此刻的延河水,已被戰爭的硝煙蕩起了層層波浪;此時此刻的黃土坡, 也被炮火的喧囂掀起了簇簇飛塵;唯獨延安城東側延河岸邊土山上的那座寶塔, 依然巍巍屹立著、一動不動。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