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胡適生前所寫的自傳文稿。這些文稿記述了胡適的家世,他的父親、母親,他兒時的生活,少年求學以及他青年時到上海求學和留學海外的經(jīng)歷。胡適在這些文稿中,詳細記述了自己由尊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到學貫中西,進而接受實用主義的思想轉(zhuǎn)變過程。胡適親筆所寫的這些文稿,真實地記述了胡適的人生和思想變化歷程。
胡適編著的《孤獨與大膽(胡適自述)》是"聆聽大家"系列之一,書中收入胡適本人所寫自傳類文稿九篇。這些文稿是胡適自己寫的,既區(qū)別于別人寫的胡適傳記,也與胡適口述自傳不同。胡適在這些文稿里,記述了自己的母親、父親、家世、個人經(jīng)歷,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時,也記述了胡適個人思想變化的歷史過程。
胡適,字適之,現(xiàn)代著名學者。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提倡文學革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58年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病逝。他在哲學、史學、古典文學考證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中國章回小說考證》、《胡適文存》、《胡適全集》等。他提倡"大膽的假設(shè) 、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影響較大。
四十自述
自序
(一)九年的家鄉(xiāng)教育
(二)從拜神到無神
(三)在上海(一)
(四)在上海(二)
(五)我怎樣到外國去
我的信仰
記本校畢業(yè)式
歸國記
逗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
十七年的回顧
我的歧路
介紹我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