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奧運史》以生動的筆觸描述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以鮮活的故事再現(xiàn)了奧林匹克運動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互動的真實景象,是一部專業(yè)性與趣味性、性與可讀性、科學性與普及性兼具的奧林匹克專著。
自北京成功地取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之后,舉國歡欣,國人開始關注,并努力熟悉奧運會和奧林匹克運動。 本書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采取了多樣化的形式,超凡脫俗地把奧林匹克運動豐富的歷史和相關的資料匯集一起,加以詮釋。每個人可以對這些史料有不同的解讀,而史料確是真實的和珍貴的。全景式地、多角度地剖析了奧運會的方方面面,既有深刻的理論分析,又有精彩的趣聞軼事。
易劍東,男,1969年10月出生,輿林匹克研究專家,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yè)博士。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傳媒系主任,北京奧組委自愿服務宣講團專家,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新聞傳播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中國傳播學會體育傳播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序
歷史的回響
——《百年奧運史》自序
及時篇 在歷史長河中前行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運動的演進歷程
第二篇 在社會熔爐中歷練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運動領域的主要社會問題
第三篇 在政治旋渦中周旋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的政治問題
第四篇 在經(jīng)濟大潮中沖浪的奧林匹克
——職業(yè)化、商業(yè)化、奧林匹克集資
第五篇 在藝術殿堂中閃耀的奧林匹克
——與奧林匹克相關的標識、郵票、建筑、雕塑、繪畫、文學
第六篇 在音樂世界里爭輝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歌曲
第七篇 在教育園地中生根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教育的歷史演進
第八篇 在科技海洋中遨游的奠林匹克
——奧林匹克科技、器材、設備、建筑
第九篇 在體育領域中成長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與現(xiàn)代體育的關系及其演進
第十篇 在傳媒視閾中凸現(xiàn)的奧林匹克
——大眾傳播媒體與奧林匹克的關系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編者后記
及時篇 在歷史長河中前行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運動的演進歷程
一百年后,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希臘的報紙都忽視了顧拜旦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復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人經(jīng)過專門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顧拜旦的名字從來沒有出現(xiàn)在任何一張希臘的報紙上。
基拉寧認為,新中國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不能參加奧運會是一種奇怪的反常現(xiàn)象。
薩馬蘭奇接任主席時,曾經(jīng)有人預言奧林匹克運動難以為繼。而當他卸任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則正處于有史以來最興旺鼎盛的時期。
在1992年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xiàn)了一幕非常感人的場面:一面巨大的奧運會會旗覆蓋了體育場上的參賽隊伍,全部參賽者都被這面巨大的五環(huán)旗擁抱在懷中。
及時章 小個子的大夢想
1937年9月2日,皮埃爾•德•佛雷底•顧拜旦男爵逝世。這位個子矮小、蓄著八字胡的法國貴族后裔,將他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奧林匹克事業(yè),是當之無愧的"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
在日內(nèi)瓦美麗的湖光山色之間,顧拜旦度過了生命的三年。9月的第二天,74歲的顧拜旦在湖邊散步時,因心臟病突發(fā),在長椅上離開了人世。顧拜旦去世后,遺體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據(jù)他的遺愿,他的心臟于1938年移葬到奧林匹亞。在奧林匹亞國際奧委會所屬的"奧林匹克學院"里,潔白的紀念碑佇立在青青的草坪上。碑上鐫刻著這樣一句墓志銘:"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奮斗;最本質(zhì)的不是征服,而是勇敢地搏斗。"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顧拜旦那顆追求理想的心,充滿博愛的心,永不放棄的心,如今還在那里感受著奧林匹克的脈搏,和時代一起躍動。
及時節(jié) 小個子是誰?
一切杰出或高尚的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大都來源于而且必然來源于個人,一般起初來源于某個人。
——密爾
1863年1月1日,顧拜旦出生于巴黎烏迪諾街20號的一個貴族家庭,這是他父親在巴黎的官邸。這座城堡是一座四層樓的建筑,沒有什么建筑學上的價值,但這個地區(qū)卻有著特殊的氛圍,部分是首都的氣氛,部分是宗教的氛圍,部分是古老的氣息,這就是顧拜旦出生和生活的環(huán)境。
顧拜旦住在這所建筑的一二層夾層閣樓。這個閣樓有兩個窗戶和一個小的接待室,透過這個窗戶,可以鳥瞰烏迪諾街,在這個閣樓的右上方是看守者的房間。在顧拜旦的房間里有一架立式鋼琴,他習慣在自己的房間里布置許多照片、圖畫以及許多飾品和紀念品,在這個房間的后面是光線稍暗的更衣室。
顧拜旦的父母都是有教養(yǎng)和具有藝術氣質(zhì)的人,他們都有各自的專長。他的母親接受過傳統(tǒng)的教育,曾經(jīng)跟隨她的哥哥學習過拉丁文。據(jù)顧拜旦的侄子熱夫雷•德奈瓦賽爾回憶,他的祖母即顧拜旦的母親是個很好的音樂家,畫也畫得極好。她經(jīng)常自豪地向親朋好友展示自己收藏的維吉爾的詩,但她晚年似乎沒有繼續(xù)這個習慣。她寫過很多東西,喜愛坐著馬車拜訪好友,接待朋友,是個樂善好施的人。盡管她是個聰明的人,但卻從來沒有對任何東西表示偏愛,也無所謂好惡。1887年,顧拜旦的母親去世,享年90歲。
顧拜旦的父親在路易十三皇帝時加封男爵爵位。他是個很英俊的人,熱衷宗教和其他教義,性格比較冷峻。在顧拜旦的侄子熱夫雷•德奈瓦賽爾的印象中:"祖父(即顧拜旦的父親)在任何時候的判斷都是符合邏輯并且是有道理的,他的性格正直而高貴。祖父從來沒有放棄對新事物的興趣,直到他的日子,得了白內(nèi)障,已經(jīng)不能閱讀。但他還是要求保姆讀給他聽,并且討論時事。祖父的真正職業(yè)是個畫家。他年輕時和當時著名的畫家一起工作,并且一直和他們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在他的晚年,只要視力允許,他會不知疲倦地畫畫。他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有些保留在展覽館,特別是他的作品《教皇的游行》這幅畫保存在梵蒂岡,他的畫嚴肅而直白地反映不同的品質(zhì)。他年輕時去過很多的地方,尤其到過東方,帶回了許多新鮮的水墨畫,顏色非常鮮亮。在我的祖母的影響下。祖父的作品越來越傾向于宗教作品,現(xiàn)在許多教會和禮堂都裝飾著他的作品。"
顧拜旦兄妹四人,他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大哥布爾,后來繼承了母親在諾曼底的房子——一座18世紀的城堡。二哥愛波特是位騎兵指揮官,死時是位陸軍上校,姐姐叫馬瑞。顧拜旦是個性格文弱平和的人,這一點上很像他的母親。他喜愛寧靜的游戲,他可以獨自畫畫幾個小時,而他的母親總是在一旁默默地注視,并悄悄地花大量的時間為兒子提供這種場景。
"顧拜旦聰明、智慧、勤奮、文雅,是那種所有母親都喜愛的好兒子。也是我們這個家族中。孩子們的榜樣。"比顧拜旦小16歲的熱夫雷•德奈瓦賽爾如是說。
年輕時的顧拜旦是個熱心的保皇主義者,這種性格很大程度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后來他又有自由主義和激烈的革命思想,這兩種傾向很奇怪地綜合在他一個人身上。
他參加了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教會大學。作為一名走讀生,他一度是大男孩協(xié)會的會長。他是家庭生活的積極參與者。
軍隊的訓練在當時被人們看作一種好職業(yè),顧拜旦考慮了很久。決定不去軍事學院,而是到政治學院學習。在那兒,他熱情地跟隨老師學習,直到后來,他還跟老師們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他也在這所學校做過多次演講,這所學校培養(yǎng)了他的外交能力,并形成了其高效率工作的習慣。也在那時,他對歷史和教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不久,他就到英國考察,對英國的考察改變了他終生的事業(yè),并且決定了他的職業(yè)。
熱夫雷•德奈瓦賽爾說,"他給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是他既沒有書生氣,也不是過分嚴肅,而是充滿激情和快樂,他所做的事都是符合社會現(xiàn)實的。他的父母都向他開放自己在巴黎的社交,讓他參加各種沙龍,他充分地利用了這些機會。此外,他還是個友好的合作者。人們都喜歡與他交往,他經(jīng)常自己組織派對活動,與人交流。"
在娛樂中,他總是有些孩子氣和書生那種風趣,在這種聚會中,他總是能夠從苦行僧的工作和思索中找到快樂和放松。比如,當他和父母在一起度過整個夏天時。他總會是家庭聚會的靈魂,并會制造和安排無數(shù)有趣的活動。
"我現(xiàn)在仍然記得他玩弄那些小技巧和游戲時,近乎孩子般的大呼小叫。"幾十年后,顧拜旦的后輩親友們對這些場景還歷歷在目,"在某些場合,他組織有抽獎活動的游戲,而在湖邊,他與朋友們激烈地爭論。"
他還有很高的藝術天賦,畫畫也很好,而且是個天生的鋼琴家。他喜愛裝飾和布置。他曾裝飾過一個場景,那是他經(jīng)過美國的亞特蘭大時組織的一個派對,一個快樂的令人難忘的派對。他母親在諾曼底的城堡旁邊有個池塘。他最喜愛的就是泛舟其中,并且樂意帶領小伙伴們劃船戲水,玩得不亦樂乎。
當網(wǎng)球運動剛剛開始流行,他就在城堡的一塊小的草地設置了一個網(wǎng)球場,雖然當時還沒有劃線:當自行車出現(xiàn)后,他又成為一個自行車的熱衷者,并稱自己的及時輛自行車為"空中芭蕾舞者",這個稱呼來自于當時著名的舞蹈演員。他還解釋說這個稱呼很適合自行車。因為自行車的一個踏板在下面的時候,總是有一個在空中。他的幽默的性格從中可以窺見一二。
顧拜旦的記憶力也非常好。從來不會記錯時間,總是地記得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事。小伙伴們經(jīng)常能夠欣賞到他在鋼琴上彈奏的喜愛的曲子。他總是通過耳朵和他的音樂天賦彈琴,從不用將樂譜放在面前,并開玩笑說,自己并不確切能夠閱讀樂譜,也從沒有努力特意去做。毫無疑問,他的天賦來自于他的母親。
"叔叔一次來看我是在1934年。盡管他好長時間沒有彈琴,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在熟悉了一會琴鍵后,他又能輕松自如而快樂地為我彈琴了……"對顧拜旦充滿崇拜的德奈瓦賽爾在回憶叔侄一次見面的情景時,仿佛又回到了那幸福的似水年華中。
顧拜旦的朋友也總能說出他許多迷人的性格,與他一起交談總是令人愉快的,總是讓人學到許多東西,總是平等而有趣。當然,他的性格也有不為人所知的一面,比如他也有脆弱的一面。
他還喜歡收集各種紀念品,總是賦予這些紀念品以記憶的價值。比如,無論他到何處,總是收集干花,他將他們收集起來,將干花放在信封中,并寫上日期、地點和具體細節(jié)。他總是引起人們對于往事的回憶,即使是一些不被人注意的事,他都會珍藏。從他與親朋好友的信件中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性格,他非常注重傳統(tǒng)和各種紀念日,對于每個值得紀念的往事都可以在他這兒得到生動的展現(xiàn)。這些性格使他有些敏感,而因為他的聰明又不會使他這種性格過分地突出,但他的一生都有這個性格。盡管他肩負重擔。
這就是年輕的顧拜旦,一個從親人、朋友零碎片斷中拼湊而成的顧拜旦,一個遠離嚴肅的、深沉的、令人敬而遠之形象的顧拜旦,而這恰恰又還原了一個最接近真實的顧拜旦。
1894年。顧拜旦與來自法國東北部的阿爾薩斯的Mariedx姐結婚。她的父親是個著名的外交家,也是一個著名的收集家,擁有一個私人油畫集。
……
《百年奧運變》以生動的筆觸描述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以鮮活的故事再現(xiàn)了奧林匹克運動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互動的真實景象,是一部專業(yè)性與趣昧性.性與可讀性、科學性與普及性兼具的奧林匹克專著。 ——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奧林匹克專家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