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德國著名的來華傳教士、文化交流者湯若望的一生。湯若望學識淵博、不倦於學,熱心傳道,歷經明清交替,為中國的曆法、科技與宗教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作者魏特從家世、出生、童年、學歷、傳教活動方面,對其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予以揭示。同時通過湯若望的相關記載,也展示了明清歷史的若干片段。上冊主要記述其家世、出生、赴華傳教至清朝初建之間的活動。
本書適合對湯若望、中國歷史與中西文化交流領域的學習者、研究者與感興趣者閱讀。
楊丙辰,1891年出生,德語文學學科的創始人;北大、清華的代中國籍德語教授(他果然是馮至先生的老師);北大德文系任系主任(英文系主任為胡適);中德學會中方創始人;蔡元培曾為他的本譯著寫序;開拓歌德研究的代學者之一。
目錄
原序
及時章湯若望之家世,他在可崙城的幼穉時代
第二章在羅瑪——肄業德意志學院,入耶穌會,
中國之呼聲
第三章赴東方之航程
第四章澳門(Macao)
第五章湯若望到首都後之開始時期,西安之轉赴
第六章明朝末後皇帝統治下之各方面
北京和中國
科學的與技術的工作
傳教工作
第七章明朝國基之根本動搖與皇室之顚覆
第八章滿廷攝政時期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