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了國內外研究"中國民族性"的著名學者、專家或有識之士的著名論斷,如梁啟超、陶行知、張君勱、魯迅、、杜威、麥華陀等,所選文章既有肯定中國民族性中積極因素者,亦有全盤否定者,各種觀點超越了時空之限制,為讀者奉獻出一部評析中國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經典著作。
沙蓮香,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社會心理學和中國民族性研究,其代表性著作《社會心理學》、《中國民族性》等聲播海內外,對總結和認識中國民族心理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和中國人(1849)/[英]亨利·查爾斯·薩
中華帝國追想(1854)/[法]古伯察
中國人及其叛亂(1856)/[英]密迪士
誘人的課題——中國國民性(1858)/[英]庫克
東方宗教(1872)/[美]約翰遜
在遙遠中國的外國人(1872)/[英]麥華陀
獨立種族(1877)/[德]利希霍芬
中國問題之解決(1894)/孫中山
中國人的特性(1894)/[美]斯密斯
世變之亟(1895)/嚴復
十種德性相反相成(1901)/梁啟超
文化偏至論(1907)/魯迅
中國人的明面與暗面(1909)/[美]麥嘉溫
東西文化在中國的沖突(1911)/[美]羅斯
東西思想之差異(1915)/陳獨秀
國人之公毒(1915)/遠生
矛盾的中國人性格(1916)/[日]服部宇之吉
靜的文明與動的文明(1916)/杜亞泉
中國:從遠古到今日(1916)/[英]莊廷齡
中國的特征(1916)/[美]柏賜福
吾國國民弱點(1917)/光升
東西文明根本差異(1918)/
心氣薄弱的國人(1919)/傅斯年
中國人的中國(1919)/[英]倭納
東西思想異點(1920)/[美]杜威
吾國無國民(1921)/陶行知
中國古代文學上的社會心理(1921)/朱希祖
中國國民特性(1922)/[英]羅素
中國文化要義(1922)/梁漱溟
國人思想習慣之弱點(1923)/唐鋨
中國的禍根(1926)/[法]格爾巴特
現代中國文明(1926)/[德]勒津德
中國:地理、經濟、政治(1926)/[英]奧特
站起來的中國人(1929)/
中國國民性論(1929)/[日]渡邊秀方
中國人特點(1929)/[日]和進哲郎
機器與精神(1929)/林語堂
中國國民之改造(1929)/張君俊
中國人——人種地理學的心理論(1929)/[法]勞德
東西文化之比較(1930)/胡適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1930)/[德]韋特福格爾
中國人經濟心理(1930)/[德]威爾海姆
中華民族與中庸之道(1931)/蔡元培
國民心理(1932)/王造時
中國人心理(1933)/[美]海威
國民精神上之勁敵(1935)/郎德沛
中國人的精神結構(1935)/[日]大谷孝太郎
民族性與民族衛生(1937)/潘光旦
民族性與教育(1938)/莊澤宣
中國命運(1946)/
民族特性比較(1946)/孫本文
鄉土中國(1947)/費孝通
中國心理之分析([949)/蕭孝嶸
中國民族(1949)/繆鳳林
中國文化與世界(1957)/牟宗三等
美國與中國(1958)/[美]費正清
從傳統到現代(1966)/金耀基
中國家庭制度(1968)/吳自建
漢民族(1968)/吳主惠
明日之中國文化(1970)/張君勱
中國民族特性(1970)/項退結
中國人哲學思想之特性(1971)/成中英
中國家族主義與國民性(1971)/楊懋春
從中國傳統價值看國民性(1971)/文崇一
從歷史看中國人(1979)/錢穆
文化超越前進論(1980)/胡秋原
假面的告白(1980)/陳其南
孔子仁學(1981)/杜維明
農民性格的蛻變(1981)/吳聰賢
中外社會思想之比較(1984)/謝康
中國人的人格發展(1984)/孫隆基
丑陋的中國人(1985)/柏楊
中國傳統文化之分析(1986)/張岱年
個人既是載體也是實體(1993)/費孝通
中國人的社會取向(2004)/楊國樞
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反應(2004)/楊國樞
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并存(2004)/楊國樞
儒家的人文精神(2006)/杜維明
儒家的困境及世界倫理重建(2006)/劉述先
中國文化的內傾性格(2006)/余英時
附錄1 韋伯談中國人的性格/王容芬
附錄2 關于中國國民性的10種見解/梁漱溟
附錄3 中國17省人的性格特點
主題索引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