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埠頭,來到湖心寺樓閣,乾隆憑欄眺望西湖盈盈一水,淡淡群山,月光水光交相輝映,真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他看得高興,禁不住又贊嘆道:[好一個]!]
九小姐與乾隆
一、同年同月同日生
二、摜碎玉如意
三、私情結識豆腐郎
四、寧死棗林
五、母子相會難相認
六、千秋奇名高天賜
"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
橘鄉罰戲
"鳳凰蛋"的由來
端平橋之訛
候補狀元
月夜湖心寺
凈慈寺遇"詆毀"
五難圓智僧
龍鳳鼓的秘密
真趣亭佳話
機房聽歌
酒樓硬退"全家福"
聽王周士說書(一)
聽王周士說書(二)
鯽魚宴風波
錯賜廣覺寺
歌姬妙對
一夜滿街七星石
問聯思游
解詩懲官
窮鄉取士
九小姐與乾隆
一、同年同月同日生
清朝康熙皇帝有十幾個兒子,其中第四個兒子叫雍親王。雍親王挖空心思想繼承皇位,偏偏他的王妃不爭氣,生不出男孩子。
這天,雍親王王妃又做產了,哇的一聲,生下來又是個女的。氣得雍親王三天吃不下飯。
說也湊巧,這天雍親王和王妃正在唉聲嘆氣,一個心腹內侍為了討王爺歡心,笑嘻嘻進來說:"叩見王爺!我家王爺添了個公主,陳家閣老添了個公子,公主和公子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生,你們說奇也不奇,巧也不巧?"
王妃自己生不出男孩,聽到別人生"公子",越加觸心,連說:"下去下去!"可雍親王一聽卻高聲叫道:"慢。好一個`公主公子`,只一字之差啊!你送個請帖去,叫陳閣老把公子抱進王府來讓我看看。"然后對內侍關照停當,就差他去了。
這一來,王妃被弄糊涂了。然而當雍親王向她說明內中奧妙后,王妃不忍母女從此分離,就伏在案上嗚嗚哭泣。雍親王說:"傻傻傻!你想想,公主在陳家會不會吃苦?正宮娘娘你要不要做?太子接任皇位你是不是太后?"
三句話,問得王妃啞口無言,終于收住眼淚,轉悲為喜。
過了一會兒,陳閣老興沖沖地抱著公子到王府。雍親王把那公子抱過去,看看笑笑,笑笑看看,又把公子抱到內房讓王妃去看。可是,當雍親王再抱那嬰兒出來時,面色變了。他對陳閣老喝道:"呔,一派胡言!明明是個女的,怎么說是男的?欺騙王爺,可知罪嗎?"
這一記"悶棍"打得陳閣老全身打顫。"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沒奈何,陳閣老只得跪下來連連叩頭,說自己年老糊涂,請王爺開恩。
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紅臉。這時,王妃出來了,她手拿玉如意,對陳閣老說:"閣老請起,王爺恕你無罪了。我喜愛這個小姐,賜她無價之寶`玉如意`一個。愿她長大成人,一生榮華富貴,萬事如意。你快謝過王爺,回府去吧!"
就這樣,陳閣老把那公主抱了回來。他左思右想,越想越怕:這種事天知地知,他知我知,萬一走漏風聲,雍親王定會對我下毒手的。于是借一由頭,奏過康熙皇帝,告老還鄉,帶公主回到了老家海寧。
那么這個被掉了包的陳閣老兒子呢?他從此就留在雍親王的身邊。后來康熙一死,雍親王真的當上了皇帝,叫雍正皇帝。那孩子也就成為皇太子了——他就是再后來的乾隆。這都是后話,暫放下不提。
二、摜碎玉如意
回頭再說陳閣老回到海寧,把公主喚做"九小姐"。對她是百般照料,精心撫養,提心吊膽,唯恐出什么紕漏。
一年又一年,日腳過得快,轉眼九小姐十六歲了。人家是"娘邊的女兒骨邊肉",可是九小姐從來不在閣老夫人身邊。年幼無知的時候,倒沒什么,反正一年到頭有奶媽和梅香丫頭陪她在花樓上嬉戲;可是后來長大了,懂事了,"爺娘"待她雖然好,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玩的是奇花珍鳥,但總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在九小姐十三歲那年,她生父雍正一登基,陳閣老更是戰戰兢兢,唯恐對這金枝玉葉的公主保護不周,便借口立出一條家規:相府小姐重千金,不可隨便下花樓。這可把九小姐悶煞了:元宵花燈看不到,中秋大潮望不著,做相國的千金小姐,無非是一只金絲籠中的鳥,還不如平民百姓的女兒哩!她越想越氣,躺在床上不起來。這一來,陳閣老和夫人可急煞了。九小姐飯不吃,茶不喝,要是鬧出個三長兩短,在皇帝和娘娘面前怎么交代呢!只得暫時答應讓她下樓。
陳閣老夫婦為了這事,日愁夜愁,常常在房里私下商量,但總想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這24小時,閣老夫人說:"我看還是給她配一個新科狀元郎,從此夫唱婦隨,我們也可脫掉干系。"陳閣老搖頭嘆道:"唉,此事談何容易!你婦道人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難道忘了,她是皇上的公主!要是我擅自做主,一旦這乘龍快婿不合娘娘心意,豈不反而有罪!如若奏明皇上,由他定奪,那等于故意泄密,罪加一等。唉,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十六年前去生個男孩子,結果換來這樣一個公主!說她是皇家人,皇家又不相認;說她不是皇家人,娘娘有玉如意在此。罷罷罷,好在公主年紀還小,過個一年半載,再作商議吧!"聽陳閣老這么一說,夫人想想也是,對九小姐的婚事,只好暫且不提。
無巧不成書。陳閣老和夫人說的秘密事,卻被在花廳外面走過的梅香聽見了。這梅香是九小姐的貼心人。九小姐十歲的時候,她就給九小姐當使女了。她比九小姐大兩歲。六個年頭,她服侍著九小姐,無話不說,無事不談,情同姐妹。此刻聽了九小姐的身世,又是嚇,又是悲。嚇的是,如果走漏風聲,難免有滅頂之災。悲的是,想不到小姐就是公主,公主也有這不明不白的苦情!梅香想到這里,心里一陣難過,慌忙離開花廳走廊,生怕被陳閣老看見,惹出是非來。當她回到花樓時,心里突突亂跳,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九小姐見了奇怪,忙問她這是為何。梅香含糊說沒有事,只把頭低著,不敢看九小姐一眼。
九小姐生氣道:"怎么?有事瞞著不說!我一向把你當親人,可你現在卻把我當外人了?"
梅香被問得目瞪口呆,心想:小姐平日真心實意待我,我今日對小姐就不該假心假意。心一橫,就把剛才聽到的話一五一十全告訴了九小姐。
九小姐一聽,愣住了。她摘下身上佩戴著的"玉如意",看了看,摸了摸,終于明白過來:陳閣老確實不是親生爺,夫人曾經說過,這"玉如意"是娘娘賜的。娘娘還說愿我一生榮華富貴,萬事如意。天哪!做父母的把女兒一出生就拋棄了,這還有什么情?這算什么"萬事如意"?公主手一揮,嘭啷啷一聲響,把"玉如意"摜碎在地上。這一來,嚇得梅香慌忙跪了下來。
九小姐見梅香渾身打顫,就好言勸慰說:"梅香別怕,我不會去追問閣老和夫人的。爺娘既然不要親生骨肉,我何必去問!快起來吧,你是個孤兒,我也沒親人,你就是我的親人啊!"
梅香含著眼淚說:"謝謝公主!"
九小姐說:"什么公主?我不稀罕!快別叫。今后叫我妹妹好了。"說著扶起梅香,禁不住滾下了辛酸的眼淚……
這真是:只道男尊女卑民間事,誰知皇家男女也有分!說什么"萬事如意"盡欺人,摜碎了寶物難解公主恨!
三、私情結識豆腐郎
自從摜碎"玉如意"之后,九小姐更感到人世茫茫,只身孤零,怨憤滿懷。她再也不想下樓,每日里只借彈琴、吟詩解悶,或者和梅香站在花樓的走馬廊上憑欄閑眺,思量著今后的日子,恨不得生出兩個翅膀,飛出這門深墻高的閣老府。
這天夜里,天氣悶熱,九小姐又翻來覆去睡不著,一早就起床,呆癡癡地站在走馬廊上。正沉思著,不覺手里的一把檀香絹畫扇掉到樓下。正好后院小門吱嘎一聲響,一個身穿青布衣裳的后生,挑著豆腐進門來。這后生約莫十八九歲光景,生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此刻正怯生生地朝閣老府的大灶房走去。忽然,他見到地上有把扇子,便放下豆腐擔子,撿起來看了看扇面上的詩句,只見上面寫著:
虎狼雖惡卻愛幼,
昏皇無道棄親生。
滿腹怨屈無處訴,
牢籠悶煞吟詩人!
一看這詩句,嚇得那后生心慌意亂。他想把扇子放回地上,但又覺得不對,萬一此物被陳閣老照眼,這寫詩人的性命定然難保……正為難,抬頭猛見花樓上站著位小姐,見她又羞又急,嘴張張,想喊又不敢喊。幸好梅香從天井走過,那后生就趕忙把扇子遞給梅香,告訴她這是上面掉下來的,說完挑起豆腐,低著頭就向灶房走去。九小姐這才放下心來,心想:看來這后生是個善良的人,要是這詩句被另外人看見,難免要惹出禍祟。九小姐想到這里,不免朝那后生的背影又看了幾眼。
一會兒梅香已上樓來,九小姐接過扇子,臉一紅,就轉過頭去看盆里的羅漢松。梅香覺得九小姐有什么心事,就故意問:"小姐啊小姐,羅漢松天天看,有什么好看的?"
九小姐說:"我不是只有天天看羅漢松過日子嗎?唉,羅漢松已經活了幾十年,不知我還能活幾舂!"
梅香勸慰道:"小姐別這樣說。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小姐保重身體要緊。"
九小姐問梅香剛才樓下拾扇子的是什么人。梅香說:"他叫豆腐阿二,住東門外九里橋村。以前是他爺每天送豆腐來的。一個月前他爺過世,如今只好他自己來送了。阿二孤苦伶仃,是個苦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