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精品課程教材,同時也是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作者云集了國內著名的刑法者。各位作者在保持原版教材架構體系和編寫風格不變的基礎上,根據刑法修正案九進行了相應的修訂,增加了相關的內容,根據的司法解釋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釋。作者針對近年來的學術發展,修改了一些觀點,體現了的研究成果。本書適于法學本科生和實務部門的工作者學習使用。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趙秉志,男,1956年生,河南南陽人。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暨中國分會主席,較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較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司法部社區矯正工作特邀專家,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
上編 緒 論
及時章 刑法學概述 3
及時節 刑法學的界定 3
第二節 刑法學的研究對象 5
第三節 刑法學的體系 6
第四節 刑法學的地位和作用 7
第五節 刑法學的研究方法 9
第六節 新中國刑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2
第二章 刑法概述 18
及時節 刑法的概念和性質 18
第二節 刑法的目的和根據 21
第三節 刑法的機能和任務 23
第四節 刑法的類別和體系 26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30
及時節 刑法基本原則的界定和意義 30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 33
第三節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 42
第四節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43
第五節 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則 46
第四章 刑法立法 50
及時節 刑法立法概說 50
第二節 刑法立法的原則 52
第三節 刑法立法的模式 54
第四節 新中國刑法的創制與發展 56
第五章 刑法解釋 70
及時節 刑法解釋概述 70
第二節 刑法解釋的理論與原則 76
第三節 刑法解釋方法 80
第六章 刑法的效力 86
及時節 刑法的時間效力 86
第二節 刑法的空間效力 90
第三節 刑法效力的限制 96
中編 犯罪論
第七章 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 103
及時節 犯罪的概念 103
第二節 犯罪構成 109
第八章 犯罪主體 117
及時節 犯罪主體概述 117
第二節 刑事責任能力 119
第三節 與刑事責任能力有關的因素 122
第四節 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 129
第五節 單位犯罪 136
第九章 犯罪主觀方面 139
及時節 犯罪主觀方面概述 139
第二節 犯罪故意 141
第三節 犯罪過失 154
第四節 無罪過事件 157
第五節 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 159
第六節 認識錯誤 160
第十章 犯罪客觀方面 165
及時節 犯罪客觀方面概述 165
第二節 危害行為 169
第三節 危害結果 181
第四節 刑法上因果關系 189
第十一章 犯罪客體 200
及時節 犯罪客體及其種類 200
第二節 犯罪對象 208
第十二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211
及時節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概述 211
第二節 犯罪既遂形態 217
第三節 犯罪預備形態 220
第四節 犯罪未遂形態 222
第五節 犯罪中止形態 228
第十三章 共同犯罪 234
及時節 共同犯罪概述 234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形式 243
第三節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247
第十四章 一罪與數罪 254
及時節 一罪與數罪的區分 254
第二節 實質的一罪 259
第三節 法定的一罪 266
第四節 處斷的一罪 271
第十五章 正當行為 282
及時節 正當行為概述 282
第二節 正當防衛 284
第三節 緊急避險 293
第四節 其他正當行為 297
下編 刑事責任與刑罰論
第十六章 刑事責任 303
及時節 刑事責任的概念 303
第二節 刑事責任的根據 306
第三節 刑事責任的過程 309
第十七章 刑罰概述 313
及時節 刑罰的概念 313
第二節 刑罰的目的 316
第三節 刑罰的功能 323
第十八章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332
及時節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概述 332
第二節 主刑 335
第三節 附加刑 343
修訂說明
本書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與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共同組織的"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之核心教材之一,曾于2008年6月與其他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一起榮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自2012年9月再版后,因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比較重視體系的完整性、內容的科學性以及知識學習的啟發性與引導性,故而受到了讀者的好評和歡迎,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鑒于該書第二版問世以來,我國刑法立法又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刑法修正案(九)》的頒行,對刑法規范從總則到分則、從宏觀到微觀、從犯罪論到刑罰論,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刑事司法實踐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刑法理論研究不斷向縱深推進。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委托,本著對讀者負責的精神,主編趙秉志教授組織對本教材進行了再次修訂。
本教材的修訂注意吸收近年來我國刑法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并以《刑法修正案(九)》及新近出臺的重要司法解釋為基本依據,采納刑法理論研究中較為通行的觀點,努力、正確、充分地論述我國刑法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力求提高本教材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