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馬云:決定生死的27個節點(修訂升級版)》中你將看到一個真實的馬云:一個公司是不是偉大,不是看它賺了多少錢,要看它有沒有為社會解決問題。上市只是一個加油站,目的是走得更遠。態度比能力重要,選擇同樣也比能力重要。我花時間多的是研究國內外企業是怎么失敗的。這兩年我給我們所有高管推薦的書都是講別人怎么失敗的。因為失敗的道理都差不多,就是這么四五個很愚蠢的決定,但是每個人都以為這個錯誤別人會犯,我怎么會犯。但是你一定會犯,即使提醒過你,你還是會犯。這是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在學習別人的失敗時,除了覺得自己沒在這兒跌倒心里竊喜外,還要反思,因為這些失敗遲早都會來,關鍵是想好今天該做什么樣的防范。
王利芬,優米網創始人&CEO,央視博學欄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2006年,創辦《贏在中國》電視節目,它是迄今為止國內具影響力的創業節目。2007—2009年,馬云連續三個賽季擔任總決賽評委,并擔任"36進12"和"12進5"的評委。2009年底,創辦北京優視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擔任制片人、主持人,制作《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公益真人秀節目,馬云再次擔任總決賽評委。
高紅冰,現任ALBB集團副總裁、政策研究室主任,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信息社會50人論壇發起人,微金融50人論壇發起人。2000年以前,高紅冰先后在國家電子工業部、國務院信息辦、信息產業部工作,從事中國信息化發展戰略和互聯網政策、法規的起草制定,曾深度參與早期中國互聯網監管架構設計和政策法規制定。
李翔,記者和作家,擁有超過10年的商業報道經驗,長期跟蹤采訪ALBB,曾數次采訪馬云,被很多人視為馬云信任的記者。2004年,在《經濟觀察報》開始職業生涯。2011-2013年,任esquire中文版的主編。隨后重新回到商業報道領域,出任《財經天下》周刊主編。
序言
馬云對我創業的決定影響較大/1
節點1
1992年,及時次創業:海博翻譯社
[創業新視角]
初次創業在項目選擇上的局限/3
這是一次找創業手感的過程/4
略知商業中管理和制度的重要/5
[阿里聲音]
及時次創業,始于一技之長/6
[時代大視野]
被忽略的開始/8
節點2
1995年5月,成敗中國黃頁
[創業新視角]
被上帝祝福的行業選擇:互聯網/13
在別人的反對中仍然堅信/14
得到用戶需要先用媒體啟蒙/14
不了解資本的滋味導致創業的失敗/15
[阿里聲音]
1995年,一生較大的轉折點/15
[時代大視野]
敏銳的機會發現者/17
節點3
1997年12月,外經貿部商務信息中心
[創業新視角]
創業團隊理念相同的重要/22
三次失敗換來了最重要的創業智慧/22
[阿里聲音]
任職外經貿部的得與失/23
[時代大視野]
馬云的學習時期/25
節點4
1999年1月,湖畔花園創立ALBB
[創業新視角]
ALBB核心團隊的建立/30
凝聚團隊是創始人的核心能力/32
[阿里聲音]
初選B2B模式/33
[時代大視野]
建立愿景,建立"神話"/35
節點5
1999年,蔡崇信加入ALBB
[創業新視角]
蔡崇信的加入是上帝的祝福/40
十八羅漢是ALBB成功的秘密之一/42
[阿里聲音]
融入ALBB團隊/43
[時代大視野]
最重要的合伙人,往后退一步的合伙人/46
節點6
1999年10月,及時次融資:高盛
[創業新視角]
在硅谷見過幾十位投資人一無所獲/50
及時筆投資的重要性/51
[阿里聲音]
"客戶及時"的市場法則/51
[時代大視野]
陣容豪華的投資人/54
節點7
2000年1月,軟銀孫正義投資ALBB
[創業新視角]
孫正義的到來是馬云最 好的運氣/58
蔡崇信的才能再次發揮巨大作用/59
[阿里聲音]
"我們都明白對方是想做大事的人"/60
[時代大視野]
又一個媒體"神話"/62
節點8
2000年,首次危機:裁員
[創業新視角]
ALBB創辦后馬云犯的及時個大錯/67
中國公司國際化步驟必須謹慎/68
[阿里聲音]
互聯網的冬天,馬云的危機/69
[時代大視野]
泡沫的遺產,示弱的藝術/71
節點9
2000年9月,西湖論劍,打造企業文化
[創業新視角]
小公司的行業大格局/76
互聯網泡沫中抱團取暖/77
品牌和市場活動早于產品出現/77
[阿里聲音]
ALBB的武俠文化/78
[時代大視野]
武俠文化與借勢金庸/80
節點10
2000年10月,中國供應商
[創業新視角]
將互聯網觀念濃縮成可售賣的產品/85
讓互聯網服務那些沒機會去廣交會的人/86
統一思想提振士氣同樣是基礎/86
[阿里聲音]
誠信通:用互聯網的手段解決信用問題/88
[時代大視野]
如何靠賺錢贏得輿論/90
節點11
2003年5月10日,再入湖畔花園做TB
[創業新視角]
戰略選擇決定公司未來格局/95
孫正義的價值突顯/95
成熟的商業項目運作/96
[阿里聲音]
TB如何能生存下來?/97
[時代大視野]
TB,馬云又講了一個好故事/99
節點12
2003年至2006年,大戰eBay
[創業新視角]
商業智慧以一當十/104
決斷力決定了創業者的高下/105
[阿里聲音]
市場挑戰者/106
[時代大視野]
戰勝eBay就是最 好的市場營銷手段/108
節點13
2003年,創立支付寶
[創業新視角]
走中國特色的道路/112
沒試過的人和事永遠不要說不可能/113
生態系統是點狀的連接,不是規劃出來的/114
[阿里聲音]
支付寶:由于信任,所以簡單/115
[時代大視野]
人們為什么樂于談論支付寶/117
節點14
2004年6月,網商大會
[創業新視角]
為電子商務的生態圈鳴鑼開道/122
[阿里聲音]
"網商時代"來臨/124
[時代大視野]
造詞的藝術/126
節點15
2005年,楊致遠和雅虎并入ALBB
[創業新視角]
較大投資額再次震驚國內外/131
雅虎投資是禍是福/132
[阿里聲音]
"雅巴聯姻"始末/134
[時代大視野]
開始名滿天下,謗亦隨之/136
節點16
2006年,《贏在中國》任評委
[創業新視角]
《贏在中國》與馬云是相互成就對方/141
[阿里聲音]
企業家精神/143
[時代大視野]
贏在電視/145
節點17
2007年11月,B2B上市
[創業新視角]
務實的商業模式/150
創業者對上市時機的把握/151
[阿里聲音]
互聯網公司上市大潮的重要里程碑/153
[時代大視野]
成為符號,但也開始沉默/155
節點18
2008年,布局云端
[創業新視角]
電商業務中逼出來的云計算/159
不懂技術的創業者要會判斷技術/160
[阿里聲音]
云計算服務的時代場景/160
[時代大視野]
技術雄心/164
節點19
2009年,阿里造節:"雙 十 一"
[創業新視角]
市場需求決定了節日的狂歡指數/169
[阿里聲音]
購物狂歡節/172
[時代大視野]
順勢造節/174
節點20
2010年,支付寶內資化、VIE事件、拆支付寶
[創業新視角]
在水中游泳的人比看客艱難多了/179
[阿里聲音]
"支付寶內資化"起因/183
[時代大視野]
無法遏制的負面輿論/185
節點21
2010年,合伙人制度激活102年價值文化
[創業新視角]
合伙人制度是獨特文化和氣質的重要保障/190
[阿里聲音]
102位合伙人/191
[時代大視野]
隔空論辯/194
節點22
2011年2月,誠信反腐
[創業新視角]
搶業務增長量與規范管理的平衡/199
[阿里聲音]
ALBB七大誠信體系/200
[時代大視野]
透明化處理內部問題:"將傷口給別人看"/203
節點23
2011年6月,TB一拆三,三拆七,七拆二十五
[創業新視角]
變革不涉及組織結構調整是空話/208
[阿里聲音]
行進中的故事/211
[時代大視野]
了不起的拆分試驗/213
節點24
2013年5月,布局物流,做"菜鳥"
[創業新視角]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布局/218
平臺思維是ALBB打造產品的基本思路/219
[阿里聲音]
物流難題/220
[時代大視野]
食言與圈地?/222
節點25
2013年6月,余額寶誕生
[創業新視角]
進入更為艱難的領域/226
[阿里聲音]
互聯網金融/227
[時代大視野]
余額寶沖擊波/229
節點26
2014年,IT到DT,ALBB的移動戰略
[創業新視角]
數據是ALBB打造的近期的平臺/234
ALBB的并購邏輯/235
[阿里聲音]
"云+端"的戰略布局/236
[時代大視野]
馬云恐懼了嗎/238
節點27
2014年9月,美國上市
[創業新視角]
穿布鞋的馬云/243
[阿里聲音]
"我們唯 一的背景只有市場"/246
[時代大視野]
一個成功故事,但又不止于此/249
后記
還有87年的路該如何走/254
附錄
馬云臺灣大學演講:永遠相信年輕人才是未來/256
馬云內部郵件:2015,阿里人,改變自己,創造未來!/262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馬云演講/264
馬云:創業好的時機
1.現在是世界變化快的時候,也沒有比現在這個時代更好的時候,因為我們從來沒遇上現在這般的機會。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職責,有每一代的機遇。This is our time。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分別釋放了人的體能和能源,而我們在經歷的這一次技術革命,是在釋放人的大腦和智慧,是基于互聯網、大智慧,在從IT時代向DT時展。IT時代是"以我為中心",DT時代是"以別人為中心";IT是"只有我知道",DT是"創造新的東西",未來的時代,將會是DT時代—以前是愈封閉愈好,未來是愈開放愈好,這是思想觀念的變革。
2.未來30年,整個變革會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
社會需求的個性化愈來愈烈,過去的大規模、標準化、流水線……已經跟不上了。很多年輕人不愿意接受工廠模式,那你可以做出更佳的創新。有人說超市不好賣,都是因為—但他沒明白,沒有你也會不好賣。因為消費者需求愈來愈個性化,而這,就是社會的發展。
3.創新是無窮無盡的,人人都看好的不叫機會。
有個大學生在上賣夏天蚊子的標本,還賣得很好。他說在夏天復習功課的時候蚊子咬他,他就抓住蚊子給女孩子做成耳環,結果有人要兩只一模一樣的蚊子,他就很苦惱。前幾年在上賣得很好的美國黑人經常用的假發,有人買了一頂,下水去游泳,結果假發的膠水融化了,她不滿意就跟我們提,于是幾個星期后,世界上就誕生了款可以下水游泳的假發。
4.別人的不高興,可能是你的機會。
創新的路上依舊艱難,你們在創業的路上不會比郭臺銘和其他幾位輕松到哪里去,也會很累。但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沒有比這個時代更好了。大家都不高興的時候才是機會來了,人人在抱怨的東西你解決了就是機會。機會怕的是輪不到你,憑什么你可以做到?反而因為大家都不看好,你把它做好,這就是屬于你自己的機會。
5.永遠相信年輕人才是未來。
年輕人的知識結構,對計算機、對手機、對互聯網一定超過我們這一代人。有朋友說現在做的手機,屏幕太小了。我說不是太小,是你眼睛花了,人家年輕人覺得正好。我想告訴大家,我相信這一代年輕人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關于未來的方案,并且我永遠相信。